年均集聚青年人才超80萬!山東撬動新質生產力「最大增量」

2024年10月30日12:44:05 財經 1954
年均集聚青年人才超80萬!山東撬動新質生產力「最大增量」 - 天天要聞

近年來,山東著力構建「大人才」工作格局,形成人才騰飛與區域發展的雙向奔赴。

10月27日至29日,第三屆山東人才創新發展大會暨第十三屆「海洽會」人才引領發展成果展在山東大廈舉辦。本次展會聚力打造「2+N」新時代人才集聚高地,深化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融合,激發人才引領發展效能的生動實踐。

讓「塔尖」更「拔尖」

在第十三屆「海洽會」人才引領發展成果展先進位造展區,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每一個細分領域全球第一、世界唯一的創新成果,每一個成果背後的領軍人才團隊,都展示山東作為工業大省和製造業大省的人才「軟」實力和創新「硬」實力。

經濟導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了一款擁有「一指觸停」絕招的機器人,其由山東首屆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引進的國家級領軍人才、泰山產業創業領軍人才庹華領銜研發。這款機器人採用了全球首創的新一代協作機器人關節力控技術,具備其他機器人無法完成的柔順力控、「一指觸停」等功能,已出口到德國、俄羅斯等40多個國家。從3人創業小組成長為年產值3億元、稅收2400萬元的國家級高速高精度機器人「鏈主」企業,庹華團隊和珞石機器人的成長見證了山東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的引才歷程。

年均集聚青年人才超80萬!山東撬動新質生產力「最大增量」 - 天天要聞

「太神奇了,AI竟然還能像大夫一樣寫病歷。」泰山產業創新領軍人才、浪潮雲信息技術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肖雪團隊研發的浪潮海若大模型吸引了不少人駐足。作為首批通過國家雙備案的AI大模型,浪潮海若大模型在政務、醫療行業成熟度排名國內第一,並在國際權威大模型常識推理挑戰賽中擊敗谷歌,至今保持著世界第一的紀錄。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張濤在推介省高層次人才服務體系時表示,在山東,每一位人才都是一粒寶貴的種子,山東為青年人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讓「塔尖」更「拔尖」,將積極大力引育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拔尖人才,夯實人才「家底」,搶佔「智」高點。如山東省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已持續舉辦6屆,累計吸引來自海內外5200多名科創人才帶技術、帶項目落地山東。

「目前,山東已建成省級概念驗證中心6家、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示範基地40餘家。2024年山東省新增博士碩士點143個,增量位居全國首位。」山東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山東吸引著五湖四海的人才匯聚。截至2024年上半年,山東國家級省級以上領軍人才達到8623人。在人才的引領下,山東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達52.44%。

「四鏈」融合發揮人才效能

從一名學徒工成長為「大國工匠」,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管路安裝班班長楊德將從業20年多年已攻克100餘項關鍵技術,打破多項國外技術壟斷,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模」、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等多項稱號。

「從全球最先進的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藍鯨1號』到亞洲最大的滾裝運輸船,山東強大的產業鏈條和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體系,為工程師研製『大國重器』提供了堅強保障。」一路走來,楊德將親身體會到了「四鏈融合」機制對人才成長發揮著關鍵作用。

年均集聚青年人才超80萬!山東撬動新質生產力「最大增量」 - 天天要聞

3個領域類國家創新中心、11條標誌性產業鏈、41個工業門類、2.67萬家高新技術企業、3.5萬家科技型企業……一組數據反映了山東推動「四鏈」融合的成果。近年來,山東加快構建「2+N」人才集聚雁陣格局,著力推進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著力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近日,由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發布的《中國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2023)》中,青島科技大學榜上有名,4項單項合同金額過億,位列全國高校首位。作為「四鏈」融合的典範,青島科技大學依託化工、材料等優勢特色學科,深入行業企業摸排真實技術需求,與企業協同開展科研、培養人才,加快創新成果向產業轉化應用。

山東梳理、編印青島科技大學這類「四鏈」融合典型案例,指引全社會提升融合質效。同時,探索建立「四鏈」融合監測體系,科學設置融合基礎、人才引領、融合平台、融合要素供給和融合成效5類監測指標,有針對性加強和推進融合工作。

「山東已經形成人才引領驅動、產業牽引驅動、高校輻射驅動、平台賦能驅動、要素保障驅動五種有代表性、較為成熟的典型路徑。」山東省人才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武常岐在發布「四鏈」融合發展報告時介紹,山東聚焦融合發展需要,打造了一批多方協同的新型人才發展載體平台,充分發揮在集聚創新資源、服務重大戰略需求方面的作用,牽引帶動「四鏈」深度融合。

武常岐表示,下一步,山東應把響應產業創新需求、解決產業實際發展難題作為推進「四鏈」融合的落腳點,積極聚力打造人才、教育、技術等各類資源集聚融通的產業創新生態,不斷提升人才引領發展效能。

人才撬動新質生產力「最大增量」

當前,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愈發迫切。山東必須牢牢把握住人才這個「關鍵變數」,通過傾心引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讓人才成為驅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最大增量」。

年均集聚青年人才超80萬!山東撬動新質生產力「最大增量」 - 天天要聞

在人才展現代農業展區,一組由5位泰山人才領銜創製的優質種源和技術引起了不少市民的讚歎。有累計種植3.6億畝、增產小麥164億斤的「濟麥22」;有我國第一大強筋小麥品種「濟麥44」;有解決了小麥赤霉病這一素有小麥「癌症」之稱、登上Science封面文章的「山農48」;有全國種植範圍最廣的大豆品種「齊黃34」;有創造了實收單產世界紀錄的花生單粒精播技術。

作為首個農業總產值過萬億元的省份,山東近年來先後引進了鄧興旺、朱健康等多名農業生物育種國際頂尖人才,涉農領域國家級省級領軍人才達957人。在人才引領下,我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6.84%,高出全國水平約4個百分點。2023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25萬億元,穩居全國第一。

據了解,近年來,山東深入實施科教強魯、人才興魯戰略,在全國率先將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升格為由省委書記、省長任「雙組長」的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以完備的人才服務加速創新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國家級省級領軍人才達到8600餘人,較2020年增長超過1倍,年均集聚青年人才超過80萬人,凈流入態勢持續鞏固。持續深化泰山人才工程,發揮人才引領作用,支撐發展新質生產力。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張濤表示,山東應樹牢人才引領發展理念,構築新時代人才集聚高地,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以完備的人才服務加速創新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使齊魯大地成為各類人才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熱土,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作出「山東貢獻」。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 天天要聞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之前小智說了,本月會有一大波的新機發布,均搭載高通和聯發科的新處理器,尤其是高通的驍龍8s Gen4機型眾多。不過對於驍龍8s Gen4新機的定價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曝光,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批新機會比較尷尬,因為驍龍8s Gen4的性能處於不上不下的水平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 天天要聞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縱觀近兩年手機市場,在性能上格外內卷,就連3000元左右的中端機型也會配上當年最新的旗艦處理器。反觀平板電腦市場,基本上都是選擇的當年中端處理器或者上一代的旗艦處理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這和它的產品定位有關係,不少廠商認為平板電腦還是以輕辦公和娛樂為主,
有些網路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 天天要聞

有些網路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扭歸扭,打歸打,打完我們還是一對兒看著不太像是P的賣相就不太好喝的感覺實在太慘了一點如今有些網路審核也太離譜了請不要灌酒,否則後果堪憂俺的帽子威力不容小覷白子取得了碾壓優勢小孩哥:別鬧了我都尷尬死了不要在馬路上放飛氣球場面似乎有點羞恥?沖著這髮型也得加點工資當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 天天要聞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近日,上美科技園智慧工廠正式投產,標誌著美妝行業在智能製造領域邁出重要一步。該智慧工廠總投資3億元,佔地面積達20000平方米,作為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每日產能高達200萬瓶,其全流程AI智能化生產體系備受矚目。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 天天要聞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戰略實施是關乎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環節。它如同一場精心策劃的長途旅行,企業設定的戰略目標是目的地,而戰略實施則是通往目的地的具體行程。然而,這並非是一條坦途,途中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和挑戰。市場環境風雲變幻,競爭對手虎視眈眈,技術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