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將關稅抬至145%的當天,中國電商巨頭京東亮出一把重劍。2025年4月11日,京東宣布啟動2000億元專項採購計劃,直指外貿企業轉內銷的生死困局。這記重拳,打的不僅是商業算盤,更是民族企業的脊樑擔當。
關稅數字飆升的背後,藏著多少企業的血淚?數據顯示,超60%的外貿企業訂單腰斬、庫存堆積如山,資金鏈瀕臨斷裂。美國揮舞的「對等關稅」大棒,看似公平,實則是將發展中國家逼入絕境的毒計——利潤歸零甚至倒貼,無異於讓企業自斷經脈。當美方沉醉於數字遊戲時,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反手甩出2000億真金白銀,猶如雪中送炭。
這錢怎麼花?京東的刀法精準狠辣。專業采銷團隊直插外貿企業腹地,駐點辦公、閃電採購;平台開闢「外貿優品專區」,流量傾斜、直播帶貨、全渠道轟炸,硬生生撕開國內市場缺口。更絕的是「0元開店」政策——企業只需在京東App輕點「開店」,1分鐘即可上架商品,徹底打碎轉型門檻。有業內人士直言:「這不是救急,而是重建生態鏈。」
京東的底氣從何而來?3856億美元晶元進口額佔全球62%的市場話語權,加上自營模式與供應鏈的十年磨劍,讓劉強東敢放話:「誰敢賣假貨,告到傾家蕩產!」此番豪擲2000億,既是將5億用戶的信任變現,更是把中國製造的質量招牌擦得更亮。
商務部早已吹響號角。內外貿一體化政策下,盒馬開通綠色通道24小時極速審核,永輝超市15天極速上架滯銷商品,華潤萬家2000家門店化身外貿展櫃。這場由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的轉型大潮,正形成合圍之勢。外交部發言人擲地有聲:「中國不願打貿易戰,但絕不怕打!」
諷刺的是,美國民主黨議員自揭傷疤:「高關稅將把本國經濟推向衰退」。歷史總是輪迴——1930年《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引發全球貿易崩盤,近百年後,145%的關稅恐成美國經濟的絞索。反觀中國,2000億扶持計劃僅是序章:半導體自給率突破30%,區塊鏈溯源技術封殺「洗澡豆」,每一步都踩在產業升級的鼓點上。
劉強東的2000億,買的不僅是商品,更是時間。當外貿企業借京東渠道回血重生,當「中國製造」通過內需市場涅槃升級,這場關稅戰的勝負天平已然傾斜。畢竟,能救企業的從來不是關稅數字,而是攥在手裡的核心競爭力和敢為人先的魄力。
京東的紅,從來不止於物流車的顏色。
信息來源:綜合經濟參考網、證券時報、新浪財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