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長率是一把雙刃劍,高股利是投資者的未來——讀西格爾《投資者的未來》有感

2022年11月18日22:01:04 財經 1723

特約 | 施磊

投資者的未來》是一本另類的經典之作。價值投資大師西格爾(Jeremy J. Siegel)教授沒有化身佈道者,揮舞價值投資的大旗,指點江山。而是務實地以投資者收益的基本來源為視角,通過對標準普爾500指數1957年以來近半個世紀的研究,以嚴謹的數學方法,在詳實的計算與比較的基礎上,鮮明地對投資者幾乎脫口而出的主流觀點提出了批判。並明確指出,股利才是價值投資的康庄大道,是投資者長期存活的重要法門。

當下,全球股市劇烈波動,A股市場再度深陷3000點保衛戰。市場遍地虧損,投資者情緒跌落谷底,再次掉入了「這次不一樣」的恐懼。此時,讀教授的這本《投資者的未來》,更能感受到理性的光輝,彌足珍貴。



高估值在70年前的美國

和現在的A股都是「皇帝的新衣」

高增長率是一把雙刃劍,高股利是投資者的未來——讀西格爾《投資者的未來》有感 - 天天要聞

追逐新技術、新概念、新賽道是股票市場的鮮明特徵。人們堅信,技術的日新月異將推動新企業為人類不斷創造價值,當然,自己的財富也會跟隨企業不斷的水漲船高。西格爾教授果斷提出,與我們的直覺相反,增長率是一把雙刃劍,甚至是一個陷阱。它刺激著經濟機器不斷前進,同時又不斷地讓投資者失望。這結論無疑讓廣大投資者驚掉下巴。增長,讓經濟蛋糕不斷做大,才能惠及更多人,難道要陷入存量博弈嗎?投資者總是被感性誤導,把邏輯拋卻。

教授認為邏輯在於,增長被狂熱地追逐,導致投資者為新技術支付了過高的價格。同時,大量的資金進入熱門行業,導致過度競爭,最終「樹又長不到天上去」。贏家是極個別的企業家、風險投資家、投資銀行。而中小投資者,將吞下虧損的苦果。

書中列舉了IBM和新澤西標準石油的例子。儘管IBM在每股收益、股利、利潤、行業增長等每個增長指標上均大大超過新澤西標準石油。但是1950年至2003年,傳統行業的垂垂老者新澤西標準石油的年化收益率要比新經濟標杆企業IBM高出0.59%(見附表),總收益整整高出31%。

原因在於人們對IBM的前景十分看好,導致高買入價(高市盈率)。而新澤西標準石油的投資者對公司的增長率預期要溫和許多,股價得以保持在較低的價位上,投資者可以通過股利再投資,積累更多的股票。而這些多出來的股票成就了新澤西標準石油投資者的勝利。

西格爾教授的觀點,與投資宗師格雷厄姆在《證券分析》中對預期增長率的建議一脈相承。格雷厄姆提出的著名估值公式:

企業價值=當期正常收益*(8.5+2G)*4.4%/RF


G是未來7到10年的預期增長率分子值,RF為無風險收益率。其中,對於預期增長率,格雷厄姆非常謹慎,他寫道:「預期增長率的取值必須相對保守。」

在之後出版的《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格雷厄姆提出「安全邊際」理論,更加強化了他對於增長率的謹小慎微。「安全邊際」是格雷厄姆及其弟子們長期勝出的核心(早期謂之「煙蒂股」投資)。即必須在一個足夠的低價買入,以確保在最保守、最極端的估計下,股票的內在價值能為投入的資金提供足夠的安全擔保巴菲特曾不止一次地告誡投資人,安全邊際是聰明投資或成功投資的基石所在。

市盈率鼻祖,共同基金三劍客之一的約翰·涅夫(John Neff),幾乎只投資於沒有想像力的、低市盈率的股票。他認為,高知名度高成長的股票受到過多關注,把估值推升至不合理的水平,而緩慢成長股及低知名度股票估值偏低,成為優秀的投資標的。他戲稱自己為股市的「拾荒者」。詹姆斯·奧肖內西(James P.O』Shaughnessy)在《華爾街股市投資經典》中也對低估買入大加讚賞,大意是:市場在不斷回報那些買進低市盈率、低市凈率、低市銷率股票的投資者。

A股市場更加頻繁地上演大起大落的走勢,相比於美股,A股的特點是極高的波動性和更短暫的股價周期。從眾人拾柴到踩踏成災轉眼即會發生。過高的估值永遠都是「皇帝的新衣」。


一個比標普500指數更穩定的「組合」

高增長率是一把雙刃劍,高股利是投資者的未來——讀西格爾《投資者的未來》有感 - 天天要聞

高估值還會拖累指數基金的表現。

西格爾教授以標準普爾500指數最初500家公司為樣本,構建投資組合,計算了1957年3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的長期收益。結論出乎意料,無論怎樣定義,由原始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組成的投資組合的收益,比將投資組合隨時按照指數成份的變化更新得到的收益高出21%至26%。教授認為,指數為了保持自身的代表性,必須吸收一些新公司,不管是否被高估或熱炒。

我們來看A股的情況,2021年12月10日收盤,有「寧王」之稱的寧德時代首次納入滬深300指數。中金測算初始權重達3.91%,僅次於茅台,列全A股第二。滬深300加權平均市盈率13.58倍,市凈率1.63倍,而寧德時代分別為149倍和20.4倍。從結果上來看,截至2022年10月底,寧德時代較剛納入滬深300指數時,下跌了約42%,這意味著被動指數基金,在高位接盤了寧德時代。

西格爾教授說,那些流行的指數為了所謂的與時俱進,引入了估值過高的公司,損害了基金的收益。指數過高的估值是沒有投資價值的,甚至是價值毀滅者。

近一年,中概股指數的遭遇就是鮮活而又慘痛的例子。中概股指數上漲,既包含業績上漲推動股價提升,同時,也包含很多跟風進場的投資人的投機資金。

西格爾教授並非徹底否定指數投資。他說,我依舊相信指數化是股票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投資者應綜合分析指數公司、產業業績、IPO和股利等情況,採用相應策略來完善投資組合,以獲得更好的收益。


關注股利

跳出價格和價值的複雜關係

高增長率是一把雙刃劍,高股利是投資者的未來——讀西格爾《投資者的未來》有感 - 天天要聞

西格爾教授自信地說,歷史已明確了答案,股利一向是股東收益的最重要來源。1871年至2003年,除去通脹因素後,97%的股票收益來自用於股利再投資的股利,僅3%來自資本收益(可理解為買賣差價)。

李嘉誠在退休時回顧他的創業歷程,他說,當年長江實業上市時就買入,中間不斷用分紅再投資,36年間回報超過5000倍。

國內著名投資人唐書房在他的《價值投資實戰手冊》中假設了一個四川酒企遭遇連續27年超級大熊市的荒誕例子,即投資者在1994年9月,該酒企上市時的山頂價20元買入20萬元,然後便遭遇每半年跌5%。假設投資者惟一的操作是收到分紅後,無腦再買入該酒企的股票。則當27年後,潘多拉魔盒打開時,投資人20萬元本金已經變成了約3.15億元,並已持有公司約28.65%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股利再投資的威力是驚人的,它完全不需要接盤人的出現,完全依賴於企業真實盈利所產生的現金流,股價波動只是「可有可無的影子」。

巴菲特在2022年股東信中說,「請特別注意,我們持有股票是基於我們對其長期業務表現的預期,而不是因為我們視為利用短時市場變動的工具。這一點很關鍵,查理和我不是選股者,我們是業務選擇者。」 Gotham資本創始人喬爾·格林布拉特(Joel Greenblatt)說:「股票代表的是你正在評估並試圖以折扣價購買的企業的所有權。」「企業所有權」觀點出自格雷厄姆《證券分析》,他認為,股票並不是一張用以擊鼓傳花的紙條,而是代表著企業資產和業務的部分所有權憑證,這種憑證的價值由企業本身的內在價值確定。這在當時像一道閃電,衝破了投資混沌的迷霧。至此,曾經主流的內幕、操縱和差價漸成小丑。

以企業所有權的角度,關注點始終是生意能不能賺錢分紅,而不是把公司賣個差價。股利,從根本上說就是如果市場再沒有接盤者,資產本身能否實現持續增值,這才是投資的本質。

西格爾教授繼續寫道,股利是確信公司利潤貨真價實的一種方式,因為利潤是可以粉飾的,而股利造假相對要難很多。尤其是股利在熊市中再投資所積累的股票,等到牛市會創造奇蹟。股利也可以補充家庭現金流,幫助度過難熬的熊市。

當你追求股票價差,由於股票價格與價值之間的複雜關係,會讓投資人處在一個並不有利的冒險之中,就可能陷入以貪婪和恐懼為核心的博弈當中。你會成為一個相信運氣,盼望傻子出現的賭徒。而這時候,股票就成了賭博的籌碼,而籌碼,由於沒有股利等底層價值,無法被評估,因此很有可能成為泡沫及騙局的載體。


投資者的未來

高增長率是一把雙刃劍,高股利是投資者的未來——讀西格爾《投資者的未來》有感 - 天天要聞

西格爾教授將研究成果提煉為3個「指標」,即D-I-V,並以此來構建投資組合。D(Dividends)是股利。購買那些擁有可持續現金流,並將這些現金流以股利形式返還給投資者的股票。

V(Valuation)是估價。積累那些相對於其預期增長而言有著合理價格的公司股票。避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熱門股票和其他那些被普遍認為「必須」投資的公司和產業。

D-V兩點筆者非常贊同,它們是投資的本質。

至於I(international)是國際化。《投資者的未來》成書於2005年,中國加速融入世界,全球化蓬勃向上。整個世界的界限驟然變小,成為一個地球村。人們有理由相信,世界化的大分工使各國人得利,人類必將不斷受益於全球化。

但時間到了2022年,疫情持續、俄烏衝突、美國主導對華脫鉤、歐洲日韓式微,逆全球化鐵幕緩緩落下。西格爾教授的international美好展望能否實現,需要打個問號。


寫在最後

高增長率是一把雙刃劍,高股利是投資者的未來——讀西格爾《投資者的未來》有感 - 天天要聞

2020年初以來的3年,疫情讓人們對不確定性有了刻骨銘心的感受,經濟會停擺,交通會切斷。企業都是按預期運轉的機器,不確定性讓投資者很難看對企業的未來,搞懂產業周期宏觀周期更是難上加難。因而投資者必須降低預期,堅持底線邏輯、信奉股權思維。選擇高股利、低估值、低負債率、高凈資產收益率的行業龍頭,拒絕槓桿、分散投資、閑錢投資才是合適的。在當下這個恐慌的時點,我們相信國家發展還在上升通道上,我們需要些勇氣,選擇上述優質股票,熬過寒冬,加上一些運氣,獲得適當的收益是值得期待的。

筆者認為,西格爾教授的《投資者的未來》是熊市中守正投資的誠意之作,他告訴我們,立足於企業持續創造的股利(現金流),投資於合理價格的優質公司才是投資價值投資的正道。


(作者繫上海公職律師。本文已刊發於11月12日《紅周刊》,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推薦。)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廣交會觀察:從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氣象 - 天天要聞

廣交會觀察:從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氣象

中新社廣州5月4日電 (記者 程景偉)作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廣交會持續展現中國企業出海新氣象。在國際市場上,「中國製造」曾是「貼牌代工」的符號。改革開放數十年來,中國製造業一路迅猛發展,並逐步建立起自主品牌,在複雜多變的全球
特朗普關稅大棒之下,轉口貿易有用嗎?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關稅大棒之下,轉口貿易有用嗎?

劉遠舉:特朗普的極限施壓,從他的社交媒體到各國現實,隔著無數出於利益的阻礙。想把這些產業鏈從中國帶到美國,短期內是不可能的。 文 |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遠舉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僅13小時後,他又在其社交媒體平台上突然宣布,對超過75個國家實施為期90天的關稅暫緩措施,同時將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從104%提升至125...
緬甸洋蔥出口價如何? - 天天要聞

緬甸洋蔥出口價如何?

根據四月第三周的出口市場報價,緬甸出口的洋蔥按規格不同,FOB(離岸價)定為每噸240至370美元。 緬甸洋蔥、大蒜及廚房作物種植生產出口商協會每周都會發布出口洋蔥、大蒜、酸角、薑黃、長辣....
訂單多了!一季度醫藥研發外包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 - 天天要聞

訂單多了!一季度醫藥研發外包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陳琳輝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不完全統計,國內11家CXO(醫藥研發外包服務)上市公司已發布2025年一季度最新財報,其中藥明康德、凱萊英、康龍化成和博騰股份新簽或者在手的訂單超預期,公司業績有所改善。據葯明康德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葯明康德持續經營業務在手...
三個「爆品」,藏著中國外貿秘籍 - 天天要聞

三個「爆品」,藏著中國外貿秘籍

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商雲集,我國製造業的產品琳琅滿目,最近,和各大景區一樣火熱的,還有廣交會現場。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廣州分三期舉辦。截至4月27日,也就是第二期落幕時,已有來自全球219個國家和地區
直擊奧馬哈中國投資人峰會|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觀點,判斷投資的可為機會 - 天天要聞

直擊奧馬哈中國投資人峰會|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觀點,判斷投資的可為機會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閆軍)又是一年巴菲特時刻,當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宣布計劃今年年底退休時,不僅震驚在場股東,也讓今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彌足珍貴。陪伴了國內投資者15年中國投資人峰會在5月4日如約而至,由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在奧馬哈場進行。...
寧泉資產李源海:關心AI進展,重視估值和現金流 - 天天要聞

寧泉資產李源海:關心AI進展,重視估值和現金流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周曉雅)由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奧馬哈場正在進行中。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李源海就投資與社會公益之間的良性循環注入新思考。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 李源海財聯社記者梳理主要觀點,以供讀者參考。李源海強調,投資不應止步於...
2025年的投資機遇有哪些?寧泉資產李源海、睿郡資產薛大威,興證全球基金童蘭在奧馬哈亮觀點 - 天天要聞

2025年的投資機遇有哪些?寧泉資產李源海、睿郡資產薛大威,興證全球基金童蘭在奧馬哈亮觀點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周曉雅)在當前科技浪潮席捲下,如何看待新舊動能轉換中的投資機遇?投資與財富觀、社會價值之間又有怎樣的關係?2025年5月4日,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在奧馬哈進行。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李源海,睿郡資產合伙人、副總經理薛大威,興...
每分鐘超1000萬元! - 天天要聞

每分鐘超1000萬元!

每分鐘超1000萬元!中歐貿易持續向好今年是中國和歐盟建交50周年,從建交初期的24億美元到現在的7800億美元,中歐雙邊貿易持續向好發展。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對歐盟進出口1.3萬億元,同比增長1.4%,相當於每分鐘都有超過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