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條
吸引外資投資A股又一重大舉措,外資公募持股5%後將享公募與社保同等待遇:6個月內可做反向交易。
一家基金公司管理的多隻公募基金合併持有同一公司的股份達到或超過5%的,並在6個月內買賣的,不認定為短線交易。對全國社保基金也作了類似安排。最新制度安排下,對外資的要求,顯然也將對等於境內公募基金與社保的相應安排。此次政策的推出施行,將被視為符合條件的外資、北上資金可以進行特定的短線交易。
對外資短線交易制度的放寬,將有助於提升外資在國內的投資活躍度,提升市場交投活躍度,並加大金融對外開放力度,與國際交易制度接軌。
二﹑宏觀經濟政策
央行:推動出台、修訂《金融穩定法》等一批重大金融立法項目
央行條法司發文稱,下一步,央行將加快法治建設步伐,充分發揮金融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一是持續做好立法統籌,從全局角度把握金融法律體系建設,推動出台、修訂《金融穩定法》《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等一批重大金融立法項目。二是完善制度規則,規範履職程序,不斷提升金融監管和執法水平。三是推動金融司法服務保障更加有力,繼續做好金融法治宣傳教育工作。
多地部署四季度穩經濟工作,穩投資促消費仍是重頭
據證券日報,9月28日召開的穩經濟大盤四季度工作推進會議強調,四季度經濟在全年份量最重,不少政策將在四季度發揮更大效能,要抓住時間窗口和時間節點,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記者表示,當前抓項目、擴投資、促消費是我國穩經濟穩增長穩預期的重要手段。數據顯示,9月有超1.5萬億元基建項目密集開工,包括多個總投資30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
專家:積極財政政策將持續發力,年四季度有望提前下達部分明年新增專項債額度
據中證報,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個地區披露了10月或四季度地方債發行計劃,其中計劃於10月發行的新增專項債逾3000億元。專家認為,為進一步穩住經濟大盤,包括專項債在內的積極財政政策將持續發力。四季度有望提前下達部分明年新增專項債額度,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拉動基建投資,助力穩增長,11月下達的可能性更大,預計今年提前下達的2023年新增專項債額度在1.4萬億元至1.8萬億元。
首個省級「團購買房」政策來了!貴州: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開展商品房團購
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貴州省推動復工復產復市促進經濟恢復提振行動方案》。在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方面,《方案》指出,實施更大力度的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加強已出台政策的優化落實,有力引導購房消費;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開展商品房團購,團購優惠價格不計入商品房備案價格跌幅比例範圍。
中國9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0.9%,前值10.7%;1-9月增長4.0%
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1-9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6493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8.4%;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6%;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4.9%;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增長13.5%。單看9月份,全社會用電量709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9%。分產業看,第一、二和三產業用電量分別同比增長4.1%、增長3.3%和下降4.6%;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下降2.8%。
「二師兄」攜手菜、蛋上漲,9月CPI同比漲幅或有所擴大
據中新網,10月14日,國家統計局將公布9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豬肉、蔬菜、雞蛋等食品價格走高下,多家機構預計,9月CPI同比漲幅或有所擴大。據同花順iFinD統計,19家機構對9月CPI同比漲幅的平均預測值為2.99%。若上述平均預測值兌現,9月CPI同比漲幅將有所擴大,或創年內新高。
三﹑固定收益/外匯
專家:人民幣不具備趨勢性貶值基礎,配置A股有助於在全球範圍分散風險
據證券日報,央行文章《深入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指出,2022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但貶值幅度明顯小於同期美元指數升值幅度;人民幣對歐元、英鎊、日元明顯升值,是目前世界上少數強勢貨幣之一。專家認為,人民幣匯率彈性不斷增強,雙向波動成為常態,不具備長期持續貶值的基礎。A股對於全球投資者仍具備相當的吸引力。
四﹑大宗商品/股市
證監會:優化上市公司回購條件 優化禁止回購窗口期相關規定
證監會就修訂《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規則》公開徵求意見。修訂內容包括,優化上市公司回購條件,將上市公司為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所必需的回購觸發條件之一,由「連續20個交易日內公司股票收盤價格跌幅累計達到30%」調整為「連續20個交易日內公司股票收盤價格跌幅累計達到25%」。優化禁止回購窗口期的規定,將季度報告、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的窗口期由「公告前十個交易日內」調整為「公告前五個交易日內」。
多家私募機構出手自購,9月以來合計認購金額近50億元
據界面,近期,私募機構紛紛出手以自有資金申購旗下產品。據不完全統計,自9月份以來,近千家私募機構及其員工認購旗下私募產品,合計認購金額近50億元,其中自購金額超過2000萬元的私募機構近50家,更有一些私募機構自購過億元。評:在當前市場情況下,作為重要專業投資者的私募機構出手自購,用「真金白銀」顯示了其對市場優質資產價值的認可和長期看好資本市場的信心。
再加6家!科創板做市商共14家券商獲試點資格
據中證網,從業內獲悉,證監會已批複第二批券商科創板做市商資格,共6家,分別為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興業證券、東吳證券、浙商證券。截至目前,共有14家券商獲科創板做市商試點資格。業內人士稱,隨著越來越多券商獲得資格,基於做市制度的優勢,科創板的流動性、報價的合理性、市場的信心都將得以提升,且在風險可控的提前下,將更有利於價值發現,有利於資本市場的發展。
招商銀行:各項經營管理運行正常,經營業績穩定
招商銀行公告,面對當前經營環境,公司將繼續保持戰略穩定、公司治理機制穩定、經營管理穩定、人才隊伍穩定。目前,招商銀行各項經營管理運行正常,經營業績穩定。未來,招行將根據宏觀經濟環境政策變化和自身經營需要,不斷優化策略,提升能力,堅持模式轉型,發揮零售優勢和金融科技優勢,促進經營管理提升。
藏格礦業:預計前三季度凈利同比增長401%-413%
藏格礦業公告,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41.3億-42.3億元,同比增400.55%-412.67%,第三季度凈利潤預計同比增長355.67%-382.01%;公司氯化鉀產品銷售價格相比上年同期上漲,公司碳酸鋰產品銷售價格相比上年同期上漲且維持較高水平。此前Q2凈利15.82億元,據此計算,預計Q3凈利17.3億元-18.3億元,環比增長9%-16%。
贛能股份: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1.46億-1.86億元
贛能股份公告,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1.46億元-1.86億元,上年同期虧損860.88萬元;受火力發電售電單價上漲及公司所屬豐城三期發電廠#7機組於2022年7月正式投產發電影響,公司所屬火電廠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此前Q2凈利3579萬元,據此計算,預計Q3凈利1.12億元-1.52億元,環比增長219%-324%。
國光電器:預計第三季凈利同比增722%-805%
國光電器公告,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1.62億元–1.72億元,同比增長35.83%-44.21%;第三季度凈利潤1億元-1.1億元,同比增長722.3%-804.53%。
九安醫療:預計前三季凈利160億元-163億元 同比增318倍至324倍
九安醫療公告,預計前三季度凈利160億元-163億元,同比增31818.29%至32416.76%。報告期內受疫情影響,公司的iHealth試劑盒產品在美國市場需求旺盛,公司業績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美元匯率持續走高,公司匯兌收益較去年同期增加。
嘉麟傑:前三季度凈利同比預增5480%-7115%
嘉麟傑發布業績預告,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5800萬元-7500萬元,同比增長5479.61%-7115.01%。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影響,匯兌收益增加,對本報告期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天齊鋰業:預計前三季凈利152億元–169億元 同比增2769%-3090%
天齊鋰業公告,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152億元-169億元,同比增長2768.96%-3089.83%;預計第三季度凈利潤50億元-65億元,同比增長1026.1%-1363.92%。公司預計本報告期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主要原因系受益於全球新能源汽車景氣度提升,鋰離子電池廠商加速產能擴張,下游正極材料訂單回暖等多個積極因素的影響,本報告期公司主要鋰產品的銷量和銷售均價較上年同期均明顯增長。
通達股份:預計第三季凈利同比增208倍-230倍
通達股份公告,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7893萬元-8850萬元,同比增長64.99%-85%;第三季度凈利潤4672萬元-5164萬元,同比增長20778.72%-22977.42%。公司主營業務訂單快速增長,新產品科研進展良好,鋼芯鋁絞線、電力電纜等產品銷售量同比大幅增長。
兄弟科技:預計前三季凈利同比增8622%-9963%
兄弟科技公告,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2.6億元-3億元,同比增長8621.61%-9963.40%,公司部分維生素產品以及鉻鹽產品價格相比上年同期出現不同幅度的上漲。
圓通速遞:前三季凈利27.71億元 同比增190%
圓通速遞發布三季報,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9.98億元,同比增長223.44%;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27.71億元,同比增長190.47%。
洋河股份:預計前三季扣非凈利86.65億元左右 同比增26.5%左右
洋河股份公告,經初步核算,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264.4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0.5%左右;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86.6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6.5%左右。
贛鋒鋰業:預計前三季凈利143億元-153億元 同比增478%-519%
贛鋒鋰業公告,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143億元-153億元,同比增長478.29%-518.73%;第三季度凈利潤70.46億元–80.46億元,同比增長567.19%-661.88%。鋰鹽產品的價格維持在較高水平,公司鋰鹽產品銷量和銷售均價同比增長,公司鋰電池板塊新建項目陸續投產、產能逐步釋放,故公司的經營性業績同比大幅增長。
瀘州老窖:預計前三季凈利同比增28.32%-31.58%
瀘州老窖公告,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80.52億元-82.57億元,同比增長28.32%-31.58%。本期歸屬母公司凈利潤較同期實現增長主要系公司核心產品銷售收入增長影響所致。
士蘭微:擬定增募資不超過65億元
士蘭微公告,擬定增募資不超過65億元,用於年產36萬片12英寸晶元生產線項目、SiC功率器件生產線建設項目、汽車半導體封裝項目(一期)、補充流動資金。
五、公司與行業
未來十年上海交通發展藍圖出爐,到2025年上海新能源汽車產值突破3,500億元
據上證報,近期,《上海市交通發展白皮書》編製完成。上海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預計超過1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值突破3500億元,占上海全市汽車製造業產值35%以上。到2025年,上海將建成充電樁76萬個,換電站300座,車樁比不高於2:1……這是2025年上海新能源汽車行業預期可以達到的數據。
BDI指數漲幅超100%,干散貨航運市場回暖
據央視,8月底開始,BDI指數從965點開始持續上漲,截至10月10日已站在1900點上方,短短一個多月漲幅超100%。業內分析,?從全球看,9月阿根廷針對大豆出口商實行優惠匯率刺激出口和創匯,大豆集中發運增加了海運需求;?國內對鐵礦石需求回升;?冬季臨近,歐洲各國開始搶運煤炭過冬,拉動巴拿馬型船的運價,這些因素促成了干散貨航運市場的回暖。除基本面的改善外,業內人士認為「超跌反彈」也是本輪BDI指數上漲重要原因。
三部門約談後多晶硅價格企穩,機構預計下月或現調整
近期,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三部門集體約談部分多晶硅骨幹企業一事備受業內關注。集邦諮詢指出,目前,10月硅料訂單大多已簽訂完畢,雖硅料市場整體供應明顯增加,但下游拿貨積極,硅料仍處於無庫存狀態,價格依舊堅挺。針對上述監管部門約談的影響,該機構判斷,月末洽談11月硅料訂單時,硅料價格或將有所調整,但預計10月硅料價格仍將保持高位。
證監會原則同意開展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向投資者實物分配股票首單試點
證監會已原則同意上海臨理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實物分配股票試點申請。申請人將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證監會關於私募基金實物分配股票試點的要求,履行相應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適時向投資者分配股票。其他符合條件的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實物分配股票試點申請也正在積極有序推進過程中。
上交所: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準備就緒 全力推動科創板高質量發展
上海證券交易所積極推動引入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新機制,全力以赴做好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各項準備工作。目前,上交所已完成各項準備工作,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上線已準備就緒。
下一步,上交所將在中國證監會的領導下,持續深化科創板改革創新,全面推動科創板高質量發展,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國家醫保局:暫未考慮將種植牙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國家醫療保障局日前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6184號建議的答覆》,針對將種植牙納入醫保支付範圍的建議給出相關答覆。國家醫保局表示,當前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立足於保障參保人的基本醫療需求,種植牙屬於更高層次的醫療需求,暫時未考慮將種植牙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二線城市已降4個!天津、石家莊首套房貸利率分別降至3.9%、3.8%
武漢、貴陽首套房貸利率降至4%以下後,再有二線城市下調首套房貸利率下限。財聯社記者從天津、石家莊多位房產中介以及當地銀行個貸人員處獲悉,天津、石家莊自10月14日起均下調了首套房貸利率,由此前的4.1%分別降至3.9%、3.8%。
專家認為後期生豬價格存在下行風險建議養殖戶及時出欄生豬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組織部分業內專家,對近期生豬市場供需和價格形勢進行分析研判。專家認為,近期生豬價格明顯上漲,重要原因是部分養殖戶為博弈後市行情,出現非理性的過度壓欄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為,減少了市場供應量。當前國內能繁母豬、新生仔豬、育肥豬存欄量連續多月上升,總體並不缺豬,一旦壓欄和二次育肥生豬集中出欄,屆時豬價可能階段性快速回落。
電池級碳酸鋰報價周五上漲4000元/噸 創歷史新高
據上海鋼聯發布數據顯示,周五部分鋰電材料報價上漲,電池級碳酸鋰漲4000元/噸,均價報53.15萬元/噸,工業級碳酸鋰漲5000元/噸,均價報51.55萬元/噸,齊創歷史新高;氫氧化鋰漲3500-4000元/噸;三元材料漲2500元/噸。
(本文完)
【重要提示】股市、基金等投資都有風險,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投資需謹慎。以上觀點僅代表相關作者或媒體意見,不代表聞基有道立場,也不構成對閱讀者的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研究和學習使用,所涉及的股票、基金等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部分內容綜合自道瓊斯、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