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重慶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成效如何?市場主體獲得感怎樣?
10月9日,上游新聞記者從重慶市稅務局獲悉,從企業承擔的稅負來看,2021年重慶企業宏觀稅負比2012年降低了3.1個百分點。十年來,全市新辦涉稅市場主體累計達到197.89萬戶,年均增加逾19萬戶,逐漸形成了「放水養魚」「水多魚多」的良性循環。
採訪中,稅收優惠不斷擴圍,也成了重慶眾多市場主體的共同體驗。

重慶稅務工作人員走進企業,宣講輔導稅費優惠政策。重慶市稅務局供圖
從宏觀「降稅負」到微觀「降成本」
減稅降費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90後曾胡鑫,是重慶市永川區南大街八角寺的一位村民,也是當地最早的一批「家庭農場主」。
近十年來,他經營農場的拳頭產品——有機番茄產量逐年遞增,增長了230%。對近年來的稅惠政策,曾胡鑫感受頗深。
「創業以來,產量不斷上漲,收入也不斷上漲,不過稅收優惠的力度越來越大。」曾胡鑫算了筆賬,2013—2021年,農場的年銷售收入從不到5萬元增長到130多萬元。與此同時,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稅標準也在提高,從月銷售額2萬元,陸續提高到3萬元、10萬元、15萬元,農場一年減免的增值稅也達到近4萬元。
這也讓曾胡鑫做大農場的信心更足。他聘請了更多賦閑在家的村民參與到農場種植中來,在當地帶起了一股「家庭農場熱」。
目前,在永川區,這類家庭農場已有近500家,從業人員上萬人,促進了當地農村經濟發展,解決了部分農村人口就業問題。「在家門口乾活日子越來越好。」村裡的方澤宇、方澤偉兩兄弟2017年返鄉後跟著曾胡鑫種蔬菜,目前人均年收入已達5萬元。
像曾胡鑫這樣從稅收優惠中受益的市場主體還有很多。
重慶市稅務局數據顯示,僅2019年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以來,重慶累計新增減稅近千億元,相當於全市稅收收入的10.1%。從企業承擔的稅負來看,2021年重慶企業宏觀稅負比2012年降低了3.1個百分點。
「十年來,減稅降費從宏觀『降稅負』到微觀『降成本』,呈現出規模力度大、惠及範圍廣、政策聚焦準的特點。」重慶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年來,從「結構性減稅」到「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並舉」,再到「堅持階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減稅與退稅並舉」,減稅降費步步擴圍、層層遞進,對實現宏觀經濟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並且政策在直接減輕市場主體總體負擔的同時,發力點更多聚焦在服務小微企業、製造業和科技創新等方面,兼顧了公平與效應。
涉稅市場主體年均增加逾19萬戶
逐漸形成「放水養魚」「水多魚多」的良性循環
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是近年來持續擴圍的一項典型普惠性稅收優惠政策。
2017年將科技型中小企業加計扣除比例從50%提高至75%,2018年將75%加計扣除比例擴大至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2021年將製造業企業研發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2022年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不斷加大支持企業研發創新力度。
重慶厚元汽車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厚元汽配」)就是該政策的受益者。
厚元汽配總經理吳志剛介紹,2018年起公司按照75%的比例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2020年加計扣除金額達250餘萬元;2021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企業加計扣除金額達536萬元。4年來,得益於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厚元汽配累計減免企業所得稅達60餘萬元。此外,因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不斷擴圍,2013年以來公司已累計減免企業所得稅近77萬元,加上六稅兩費稅收優惠、安置殘疾人即征即退等政策,十年來累計享受稅費優惠合計320餘萬元。
「這些年我們發展非常快,越來越多、力度越來越大的稅收優惠,讓我們有更充足的資金投入研發,提高產品的科技附加值。」吳志剛說,在研發費用投入方面,公司連續三年增長幅度超過8%,堅持研發換來豐碩成果:十年間,公司陸續獲得國家專利30餘項,在座椅連接件板塊打破了外國「世界500強企業」對國內細分市場的壟斷。公司收入也持續上漲,從2011年成立之初年收入僅20餘萬元,發展到2022年預計銷售收入超4000萬元,增長了近200倍。
投入研發越多,稅收優惠越多,對鼓勵企業持續加強研發、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具有顯著作用。
數據顯示,十年來,重慶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的企業戶數從2012年的154戶增加到2021年的7192戶,加計扣除金額從最初不到12.8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319.7億元,累計有23310戶次企業享受加計扣除額972.9億元。
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教授、中國財稅法治研究院研究員王婷婷認為,十年來,減稅降費兼具短期逆周期調節和長期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雙重目標,政策實施緊緊圍繞市場主體展開,並根據宏觀經濟形勢作相應的調整和優化,對激發重慶市場主體發展活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助力穩定全市經濟大盤發揮了重要作用。
數據顯示,十年來,重慶新辦涉稅市場主體累計達到197.89萬戶,年均增加逾19萬戶,逐漸形成「放水養魚」「水多魚多」的良性循環。
「減稅降費讓利於民、藏富於民。」重慶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推進退稅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快准穩好落到實處,用稅收的「減法」換取經濟增長的「加法」,進一步助力重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上游新聞記者 孫瓊英
編輯:陳璐 責編:廖磊 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