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0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央行等9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公布氣候投融資試點名單的通知》,北京市密雲區等23個地方位列其中,成為首批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
密雲何以在全國脫穎而出,成功獲得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資格?試點建設如何實現?下一步又該怎麼做?北京市密雲區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蘭天接受了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的專訪,介紹了密雲區試點建設計劃,將從4個方面安排22個項目任務來推動實現目標。
蘭天透露,密雲區將以試點為契機,探索構建「活水、盤林、促產、降碳」的氣候投融資模式,建立完善的氣候投融資服務體系,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保水富民、減污降碳協同發展。

北京市密雲區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蘭天。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趙方園 攝
談入選原因:「京師鎖鑰」生態優勢明顯
新京報貝殼財經:密雲區有何地域優勢和資源稟賦,能夠在競爭激烈的試點評審中脫穎而出?
蘭天:密雲自古以來就是戰略要地,有「京師鎖鑰」之稱,因密雲水庫而聞名,資源稟賦突出,可以概括為「生態好、碳排低、碳匯多、綠能全、金融活、科技新」。
密雲區的生態基礎良好,是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二氧化碳排放低,我們在全市較早啟動雙碳研究工作,率先成立區級碳中和研究發展中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約佔全市1/60;碳匯儲備多,密雲區森林資源蓄積量全市最高,濕地面積全市最大,碳匯儲備約佔全市1/6;綠能基礎較為全面,水力發電、光伏電站、生物質發電相繼投入使用。
此外,密雲區金融基礎堅實,密雲區編製完成「十四五」時期綠色金融發展規劃,率先出台加快發展綠色金融的實施意見,密雲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台上線運行。密雲第一家綠色金融專營機構掛牌成立,推出專項信貸產品「蜜蜂貸」「森林保險」等。
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也離不開科學技術賦能。坐落在密雲的科學城東區,主要聚焦氣候領域,1+5」大科學裝置聚集國內頂尖科研院所和高校,一系列重大科技創新研究成果,將推進科技創新和綠色產業體系建設,助力試點建設。
談試點建設:下一步工作目標是通過氣候投融資試點實現保水、降碳協同發展
新京報貝殼財經:試點名單公布後,密雲區生態環境局介紹了下一步工作目標:通過氣候投融資試點實現保水、降碳協同發展,到2025年實現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計降低21%,森林覆蓋率達到70%,實現氣候投融資信貸餘額年均增長20%以上,累計帶動資金50億元。密雲區該如何實現工作目標,推動試點建設?
蘭天:我們計劃從4個方面安排22個項目任務來推動實現目標。可以概括為「十個一」。
加強組織領導,深化「一個機制」,用好區委生態文明委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小組機制。
面向企業,我們主要開展五方面工作,可以概括為「建立一個庫、一本賬、一系列產品、一攬子政策和一個講壇。」
具體來說,我們要建立「一個及時動態更新的氣候友好型項目庫」,制定入庫的評價、管理、評估標準,培育一些龍頭項目,作為典型案例推廣,吸引更多的氣候友好型企業加入。我們要做細「一本賬」,建立重點企業碳排賬戶庫,把企業的碳排家底摸清,這些企業和碳相關的評價因子,可以為項目入庫標準及小微企業、「微碳貸」等產品提供依據。圍繞項目庫,我們要推出「一系列用來支撐氣候友好產業落地及科技成果轉化的金融產品」,比如開發碳中和債券、氣候保險等產品,支撐鼓勵氣候友好型產業、技術的低碳發展創新。我們還要出台「一攬子吸引氣候友好產業落地、科技成果轉化的招商政策」。比如在稅收、貼息、人才落戶等方面探索一些鼓勵政策,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同時,我們會通過舉辦「一個講壇」,面向廣大企業打開氣候投融資金融產品信息發布的窗口,幫助企業對接符合自身需求的金融產品、交流培訓等氣候投融資信息,提升氣候投融資整體能力水平,使資金、人才、技術等各類要素資源向密雲氣候投融資領域充分聚集,助力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
面向公眾主要開展兩方面工作,建立「一個碳普惠平台」,開發「一系列面向公眾的金融工具」。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中公眾也是關鍵主體之一,只有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進來,才能形成完整的大環境。我們將通過建立碳普惠的平台,以積分兌換、消費抵消等方式,激活公眾減碳的積極性。另外,面向受氣候不確定因素影響的蜂養殖、農業種植等群體,我們將創新推出像森林保險、農業保險、「蜜蜂貸」等類別的金融產品,幫助公眾有效應對、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衝擊。
除此之外,科技創新力量也很重要。我們要建立「一個動態評估密雲雙碳進程的監測網路」,並「與一組專業研究機構開展合作」。2020年8月30日,在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建設和守護密雲水庫的鄉親們回信,飽含了對密雲人民的親切關懷,也對密雲保水保生態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今年8月30日,總書記回信兩周年,密雲和清華大學成立了密雲水庫生態文明建設研究中心,這也標誌著這樣的合作有了很好的開端,希望能和更多機構一起,為密雲氣候投融資建設加持,走出一條具有密雲特色的試點路徑。
談「密雲樣板」:創新碳貸款產品、推進本地能源脫碳化
新京報貝殼財經:目前密雲已開發並應用「蜜蜂貸」,未來還會有哪些金融產品,以及「氣候支行」等服務主體出現?從長期看,如何深化碳金融系統?
蘭天:隨著密雲區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不斷深入,我們將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積極創新,不斷豐富金融支持氣候投融資試點的方式方法,一是推動創新氣候類金融產品,包括推出氣候類保險產品、發行碳中和債券和其他氣候類債券、成立氣候基金以及開發氣候類信貸產品等,二是推動聚焦氣候領域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積極引導金融機構成立「氣候支行」,打造「碳中和」營業網點等,提升金融機構服務試點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從長遠看,密雲區將從三個方面深化碳金融系統。一是夯實理論基礎,積极參与碳金融產品的方法學開發;二是完善制度體系,推動建立碳匯資源確權制度。聯合林業等部門,探索出台碳匯資源管理的制度機制,明確碳匯所有權的劃分方式,並建立碳匯產品申報、核查、跟蹤評價的機制;三是推動產融對接。建立風險緩釋機制,引導金融機構通過碳匯產品抵質押方式,創新碳貸款產品,開發碳保險產品。
新京報貝殼財經:密雲提出要「打通零固碳等碳中和新技術』產學研』轉化路徑」。目前技術發展水平如何?你認為實現新技術「產學研」轉化路徑還需哪些支持?
蘭天:目前,已經有一些新技術在我們的低碳試點中得到廣泛應用。例如,首開集團打造的北京首個全被動式超低能耗小區項目,超低能耗建築建成後,可以大幅降低採暖和空調能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我們也將在垃圾焚燒處理中心、集中供熱單位試點探索應用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等技術手段,
此外,密雲區依託清華大學成立了密雲水庫生態文明建設研究中心,這個中心將聚焦水生態、水經濟、水機制三方面,為碳中和背景下密雲水庫高質量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我們希望爭取國家開發銀行科技創新和基礎研究專項貸款支持。積極引入證券公司和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參與設立中試孵化基金,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金融資本投入。鼓勵金融企業、龍頭企業探索以捐贈、建立基金、開展聯合資助等方式加大基礎研究投入,與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建立基礎研究長期投入和利益共享等合作機制。
新京報貝殼財經:在降低區域用能方面密雲會採取哪些舉措?
蘭天:一是推進用能終端電氣化。在能源使用方面,大力推進農村地區「煤改電」,力爭明年實現「無煤區」目標。已經完成265個村9.7萬戶煤改清潔能源,平原地區基本實現無煤化。
在低碳交通方面,大力推進機動車「油換電」工作,全區613輛公交車率先實現純電動替換,100輛計程車全部為純電動車。同時,加強充電樁這種基礎設施布局,計劃搭建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運營管理服務平台。
在低碳建築方面,全市首個全部採用被動式低碳小區於今年投入使用,小區售樓處改造項目已經申報全市低碳技術試點,年底前改造成碳中和示範建築。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綠色建築比例會進一步提高。
二是推進本地能源脫碳化。密雲綠能種類較為全面,在光伏發電、水電、垃圾焚燒發電、沼氣發電等方面一直持續輸送綠色清潔能源。近期,京能1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一期)已完成發改委立項;國電投5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正在辦理前期手續,這在未來將大幅提高全區可再生能源比重,降低全區碳排放總量。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趙方園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