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投資實戰派預見2025之「對等關稅」落地解讀
北京時間4月3日凌晨4點,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兩項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美國對貿易夥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並對某些貿易夥伴徵收更高關稅。
今日開盤,國債期貨大幅高開,截止發稿,30年期主力合約漲1.30%,10年期主力合約漲0.48%,5年期主力合約漲0.35%,2年期主力合約漲0.17%。
就此帶來的市場影響,中金公司表示,對等關稅不僅沒有緩解不確定性,反而會進一步加劇擔憂,將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都產生重大影響。經過計算,如果上述關稅完全落地,美國的有效關稅率從2024年的2.4%大幅上升了22.7個百分點,至25.1%。這一水平超出了此前預計的極端情形,也將超過1930年《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實施後美國的關稅水平。
方正富邦基金固收投資部分析,關稅加征的目的一是降低美國貿易逆差,促使製造業迴流美國,解決美國就業和經濟問題。二是增加談判籌碼,後續談判可能涉及芬太尼和非法移民的問題。
對中國出口的影響,按照1.3的關稅彈性測算,及對華關稅提高1個點,對應出口下降1.3個點,今年以來加征的54%關稅大概拖累出口7個點,對應衝擊gdp約1.4個點。
從目前來看,關稅的影響在一季度尚未體現,目前高頻觀察3月出口仍有韌性。
觀察降息的條件相對苛刻,需要看到關稅對出口和經濟的拖累明顯體現,還需要1-2個月的數據進行評估。降准相對更為靈活,補充流動性的同時,又能起到提振預期的作用。2018年美國加征關稅時,4月也曾進行降准應對,所以我們認為短期4月或5月份降准概率較大。
據浙商證券宏觀研究團隊《如何理解美國對等關稅?》報告,本輪對華加征關稅落地,且生效較快基本關閉「搶出口」的窗口,預計對我國基本面存在擾動。預計未來我國通過以下方式予以應對:一是匯率雙向波動空間加大;二是存在增發特別國債可能,重點用於兩新和商業銀行補充資本金;三是4月可能降准應對。
對於全球經濟,中金公司認為,對等關稅範圍廣,幅度大,實施後,各國會如何反應?會選擇報復,還是忍耐?如果採取報復措施,可能導致關稅戰進一步升級,對全球經濟產生更多下行壓力,這一風險值得關注。
對於債市的影響,方正富邦基金固收投資部認為,短期市場風險偏好降低,出口及經濟數據下滑,而關稅談判還未展開,政策加碼也需要數據驗證和時間考量,在經濟面臨較大不確定性情況下央行態度或有所軟化,短期有利於債市。長期來看,債市基本面能否全面復甦還需要進一步觀察,這使得債市的基本面定價邏輯尚未轉變,我們認為當前新舊動能的切換大邏輯未改,長期來看仍看好債市後續走勢。
延伸閱讀:
以下圖表引自浙商證券宏觀研究團隊《如何理解美國對等關稅?》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