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江山難還是守江山難?
作者 | 姚悅
編輯丨高岩
來源 | 野馬財經
昔日「服裝巨頭」紅豆集團「企三代」周海江全面掌舵以來,第一個資本大手筆竟然是賣掉當前最「能打」的通用股份。
4月1日晚間,通用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紅豆集團計劃以總價21.18億元,轉讓公司24.5%的股份。
如果交易順利完成,通用股份將「易主」江蘇省國資委,紅豆集團持股比例將從41.35%降至16.85%,紅豆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比例降至19.31%。
圖源:公司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月紅豆集團還在籌劃向廣東國資下屬企業轉讓通用股份控制權,但該筆交易3月宣布停止。從買家「無縫銜接」的情況來看,紅豆集團似乎在「急售」已經控制了23年的通用股份。
紅豆集團共控制3塊資本拼圖——兩家a股上市公司紅豆股份、通用股份,以及新三板掛牌企業紫杉葯業。目前,紅豆股份、紫杉葯業都不及通用股份「能打」。尤其是「資格最老」的紅豆股份,剝離地產業務之後,業績持續低迷,跨界鋰電也最終無果。
上述「易主」公告發布後,通用股份股價先漲後跌,4月2日報收5.62元/股,上漲1.44%;4月3日報收5.27元/股,下跌6.23%,總市值84億元。
通用股份「易主」國資
與廣東國資交易未果,紅豆集團便馬不停蹄地接洽江蘇國資。
4月1日晚間,通用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紅豆集團計劃向蘇豪控股轉讓公司24.5%的股份,轉讓價格為5.44元/股,總對價約為21.18億元。
蘇豪控股是江蘇省國資委旗下的大型國有獨資企業集團,旗下擁有匯鴻集團、江蘇舜天、弘業期貨等多家上市公司。若交易順利完成,通用股份的控股股東將由紅豆集團變更為蘇豪控股,實控人將由周氏家族成員——周海江、周海燕、顧萃、劉連紅變更為江蘇省國資委。
而就在1月,通用股份發布公告稱,紅豆集團計劃向廣東國資下屬企業廣州工控轉讓24.41%的公司股份。若上述交易完成,公司控制權將發生變更。但在3月,這起交易突然因「客觀情況發生變化」,而宣告終止。
圖源:罐頭圖庫
通用股份成立於2002年,由紅豆集團控股的南方橡膠參與發起設立,2016年在上交所上市。通用股份主營輪胎研發、生產和銷售,旗下擁有千里馬、赤兔馬、騏馬、喜達通、通運等品牌。
當前,通用股份正處於業績復甦狀態,股價也隨即「觸底反彈」。
就通用股份扣非凈利潤來看,上市之初的2016年為1.62億元,此後4年連續下滑,2021年、2022年分別虧損0.49億元、0.07億元。
而受益於汽車行業產銷增長、海外輪胎市場需求旺盛,以及公司中國、泰國、柬埔寨三基地優勢,2023年通用股份扣非凈利潤扭虧為盈1.96億元;2024年,歸母凈利潤預增85.19%到131.48%,為4億元至5億元;扣非凈利潤預增88.78%到139.8%,為1.74億元到2.74億元。
圖源:wind金融終端
股價方面,通用股份自2022年創下3.43元/股的歷史低位後,一直在底部徘徊;2024年5月,一度漲至6.89元/股,創出近三年內新高。截至停牌前3月26日收盤,通用股份股價報5.54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8月,紅豆集團就已經向九益投資轉讓了通用股份6.92%的股份,對價為4.37億元。不過,截至3月,該筆股份轉讓尚未過戶。
目前,通用股份的董事長為周氏家族成員顧萃。有通用股份方面工作人員表示,如果公司更換實控人的話,從這個初步的協議上來看,要進行董事會改選,那董事會、高管這些會有一些相應的變化。
跨界鋰電未果,
紅豆股份股價2年多跌超60%
紅豆股份是紅豆集團最早的上市公司。2001年上市不久後,紅豆股份就形成了「服裝+房地產」雙主業運行模式,二者營收佔比長期五五分。
不過,運行多年後,強調穩健經營和適度負債的服裝主業與依賴高槓桿、高負債模式的地產主業之間不可調和的運作矛盾逐漸爆發,導致上市公司資本分散難成合力。
由於地產業務的盈利能力較弱,2017年5月紅豆股份向紅豆集團出售所持有的紅豆置業60%股權。但隨著創收支柱被剝離,紅豆股份業績也難言樂觀。
2016年,紅豆股份營收30.41億元,同比增長13.92%;凈利潤1.76億元,同比增長108.99%。此後,2017年-2021年,公司營收分別增長-10.76%、-8.89%、2.31%、-6.14%、-1.72%;凈利潤分別增長245.68%、-65.99%、-17.22%、1.34%、-54.26%。
圖源:wind金融終端
業績持續低迷,紅豆股份又開始尋求跨界,開闢第二增長曲線。
2022年7月,紅豆股份公告,控股子公司紅日風能擬與超壹動力簽訂《合作協議書》,並同超壹動力、烏蘭察布市集寧區政府簽訂《3gw大功率固態鋰電池智能製造項目投資協議書》,投資設立項目公司(紅超能源)負責實施項目建設。項目計劃於2022年8月開工建設,於2023年投產,二期工程將於2024年全部達產。
不過,彼時鋰電池行業的集中度已經普遍很高,頭部效應十分明顯,大多數鋰電企業都只能在夾縫中求生。
果不其然,2024年上半年財報中,紅豆股份表示,已於當年4月持有的紅日風能68%股權轉讓給江蘇紅豆國際發展有限公司,交易價格748萬元。截至報告期末,上述股權轉讓價款已全部收到,工商變更手續已辦理完成,公司不再持有紅日風能股權。
截至目前,紅豆股份業績仍未顯現復甦跡象。業績預告顯示,2024紅豆股份預計凈利潤虧損2.3億元到1.8億元。紅豆股份解釋,業績虧損主要由於內銷增速放緩、服裝等可選消費需求偏弱等,導致公司營收下降,同時,公司店鋪租金、員工薪酬、營銷推廣等固定性費用增加等。
股價方面,紅豆股份近3年的收盤最高值出現在2022年8月,為6.03元/股。截至4月3日收盤,紅豆股份報收2.33元/股,兩年多已經跌超60%。
圖源:罐頭圖庫
再看紅豆集團「資本市場新苗」紫杉葯業,其主營紫杉烷類抗腫瘤藥物一體化為特色的醫藥中間體、原料葯、製劑、中藥飲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及cmo服務。
2022年12月,紫杉葯業掛牌新三板,便於2023年8月緊鑼密鼓啟動北交所上市輔導,並被受理,計劃在完成新三板掛牌滿一年後,申報上市。目前還沒有最新進展。
而業績方面,由於原料葯市場競爭加劇,銷售價格下滑,以及管理費用中智能新車間折舊增加,2024年上半年,紫杉葯業營業收入為9417.55萬元,同比減少12.1%;歸母凈利潤為1434.65萬元,同比減少51.28%;扣非凈利潤為1139萬元,同比減少56.36%。
「企三代」掌舵以來,
頻頻面臨家族套現質疑
1957年,棉花匠人周林森創辦了港下針織廠,這家小工廠就是紅豆集團的前身。1983年,周林森之子周耀庭來到港下針織廠任職。在「企二代」周耀庭的推動下,主營服裝業的紅豆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紅豆股份得以成立。
作為「企三代」的周海江,非常早期就已經成為家族事業的核心角色。1987年底,周海江辭去河海大學教職回鄉,被媒體稱為「改革開放後全國第一個辭職的大學教員」,周海江也是紅豆集團第一名大學生。
2001年,紅豆股份上市,成為紅豆集團發展極具里程碑的事件。此後的2004年,周海江高票當選集團總裁,更被委以重任。在周海江任職總裁的期間,集團營收由2003年的60億元到2015年的503億元,企業規模增長了近9倍,使集團位列中國民企500強第64位。
2016年,通用股份上市,這是繼紅豆股份上市後,時隔15年紅豆集團資本市場的又一個里程碑。
歷史又是如此相似,紅豆集團擁有兩塊上市拼圖後,周海江向家族權力中心又進一步。2017年1月,周耀庭因年齡原因辭去集團董事局主席職務,董事局聯席主席、總裁周海江接任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ceo)。
圖源:罐頭圖庫
周海江在管理層面「接班」以來,紅豆集團在資本運作方面推動紫杉葯業上市,業務方面推動紅豆股份轉型。而與此同時,周氏家族也頻頻面臨減持套現質疑。
針對紅豆股份,2022年6-8月,紅豆集團以4.22-5.25元/股的價格減持了公司1.92%的股權,套現約1.87-2.32億元。同年11月,紅豆集團又向文智投資轉讓了公司5.99%的股權,套現6.35億元。
此外,2022年9月起,周耀庭的另一個兒子周鳴江,以及由周氏家族全資持股的私募基金寬投天王星26號也宣布減持紅豆股份股權。其中,周鳴江將所持的0.33%股票全部清倉,套現0.38億元。寬投天王星26號則減持了0.61%公司股份,對價為0.58億元。
通過減持紅豆股份,周氏家族至少取得了11.5億元資金,如果加上向蘇豪控股、九益投資轉讓通用股份的股份所得4.37億元、21.18億元(均尚未過戶),周氏家族通過兩家a股上市公司將至少取得37億元。
除了減持紅豆股份和通用股份,周氏家族還積極推動兩家a股上市公司的分紅,2021年至2023年,從兩家上市公司的分紅中取得的資金約為2.06億元。
此外,目前紅豆集團在兩家a股上市公司大部分股份都處於質押狀態。其中,在紅豆股份的質押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79.94%,占公司股份47.07%;在通用股份的質押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79.98%,占公司股份33.07%。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8月20日,通用股份公告顯示,紅豆集團未來半年內將到期的質押股份數量為4800萬股,占其所持股份的7.3%,占通用股份總股本的3.02%,對應融資餘額為1.71億元。該筆股份理應在2025年2月20日前就解除質押,但截至目前,通用股份未發布相關公告。
圖源:罐頭圖庫
此外,截止2025年3月22日,紅豆股份整體質押股份為11.24億股,整體質押佔總股本之比為48.96%,累計質押市值27.43億元。
其中,公司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質押11.02億股,其質押占其持股比例為76.7%。公司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質押股價預警線(預估)為2.66元/股,平倉線(預估)為2.33元/股。截止2025年3月22日,公司股價為2.44元/股,較質押預警線漲跌幅為-8.24%,較質押平倉線漲跌幅為4.87%。
據「新浪財經」鷹眼預警評級模型,基於股價、質押率及質押比例等因子,對上市公司質押風險進行動態監測,紅豆股份公司整體質押比例48.96%,核心股東質押比例76.7%,核心股東質押股價疑似觸發預警線(預估),觸發「 風險 」類評級。
2024年2月,紅豆集團發布公告,原實際控制人之一的周耀庭因年事已高,將其所持紅豆集團股權轉讓給其他家族成員,退出實際控制人行列。這一舉措,也表明年過80歲的周耀庭全面「退休」,周海江全面掌舵。
數月後,針對外界對周氏家族減持套現質疑,周海江公開予以回應。據《證券時報》2024年9月報道,周海江表示,從2001年紅豆股份上市以來,他個人不僅沒有減持一股,反而先後12次增持紅豆股份股票。據了解,外界所謂的「頻繁減持套現」,實際是「紅豆集團」的減持行為。紅豆集團相關人士進一步表示,所得資金全部進入紅豆集團賬戶,用於集團的發展,並未落入個人腰包。
周海江全面掌舵以後,目前最「能打」的通用股份被賣出,「資本新苗」紫杉葯業上市還沒有最新進展,紅豆股份業績持續低迷。如何重振紅豆集團,成為周海江及周氏家族面臨的不小挑戰。
你認為周海江能夠重振紅豆集團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