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進出口企業、單位主動披露涉稅違規行為,這些情形不予行政處罰

2022年07月02日09:33:05 財經 1185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推動外貿保穩提質,助力穩經濟穩產業鏈供應鏈,現就進出口企業、單位在海關發現前主動披露影響稅款徵收的違反海關監管規定行為(以下簡稱「涉稅違規行為」),且已按海關要求及時改正的處理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進出口企業、單位主動披露涉稅違規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行政處罰:

(一)自涉稅違規行為發生之日起六個月內向海關主動披露的;

(二)自涉稅違規行為發生之日起六個月後一年以內向海關主動披露,漏繳、少繳稅款占應繳納稅款比例30%以下的,或者漏繳、少繳稅款在人民幣100萬元以下的。

二、進出口企業、單位主動向海關書面報告其涉稅違規行為並接受海關處理,海關認定為主動披露不予行政處罰的,進出口企業、單位可依法向海關申請減免稅款滯納金。符合規定的,海關予以減免。

三、進出口企業、單位主動披露且被海關處以警告或者100萬元以下罰款行政處罰的行為,不列入海關認定企業信用狀況的記錄。高級認證企業主動披露涉稅違規行為的,海關立案調查期間不暫停對該企業適用相應管理措施。

四、進出口企業、單位對同一涉稅違規行為再次向海關主動披露的,不予適用本公告有關規定。

五、進出口企業、單位向海關主動披露的,需填制《主動披露報告表》(見附件),並隨附賬簿、單證等材料,向報關地、實際進出口地或註冊地海關報告。

本公告有效期自2022年7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161號同時廢止。

特此公告。

  海關總署

  2022年6月30日

來源:海關發布

海關總署:進出口企業、單位主動披露涉稅違規行為,這些情形不予行政處罰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熊市不買股票,難道等牛市去接盤? - 天天要聞

熊市不買股票,難道等牛市去接盤?

本周繼續回撤,年內收益率從最高20%降到3%了,沒有不開心,但也談不上開心,這種過山車,我坐過無數次了,去年也是從最高20%的收益率回撤到虧損,然後年末只賺了3%,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了,以後還會無數次發生,但是,這是在股市賺錢必須承受的,
浙江一股民150萬全倉愛康科技,躺平3年,卻發現賬戶己歸零! - 天天要聞

浙江一股民150萬全倉愛康科技,躺平3年,卻發現賬戶己歸零!

"啥情況!我的150萬就這麼沒了?!"浙江股民周某怔怔地盯著股票賬戶,臉上寫滿了不敢置信。沒錯,人家就是3年前滿懷憧憬地殺進股市,夢想著靠一隻光伏股翻身,結果現在150萬全打了水漂,37萬都不剩!這賬戶,簡直是慘絕人寰啊!事情還得從2021
6月23號,郵儲銀行最新存款利率表來了:10萬存1年,利息多少? - 天天要聞

6月23號,郵儲銀行最新存款利率表來了:10萬存1年,利息多少?

對於郵儲銀行作為國有6大銀行之一 ,是我國營業網點最多的銀行,在每個鄉鎮都有郵儲銀行的營業網點,但是在郵儲銀行存錢尤其需要防止存款變保險。存10萬,怎樣存拿到手的利息更多?其實,我們要考慮的有3點第一點就是選對存錢的銀行第二點就是存款的期限
別無選擇,美國財政部將長期依賴短期國債 - 天天要聞

別無選擇,美國財政部將長期依賴短期國債

隨著美國財政赤字持續擴大,增發短期國債似乎成了「唯一出路」。花旗在本周五的報告中指出,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更新的展望,預計財政部將面臨長期融資挑戰。未來十年,除非利率大幅下降,否則財政部幾乎沒有其他選擇,只能更多依賴短期國庫券(T-bills),預計短債比例將接近25%甚至更高。本周,CBO把本財年美國...
企業數據跨境流動需求強烈,臨港:發布清單傾向於企業可落地可操作 - 天天要聞

企業數據跨境流動需求強烈,臨港:發布清單傾向於企業可落地可操作

「臨港新片區大力發展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民用航空、智能新能源汽車等前沿產業,這些產業對數據的跨境流動有著強烈的需求,推進國際數據合作交流,對促進臨港產業發展和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在日前由上海臨港新片區跨境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臨港新片區高水平開放大會系列活動——高水平國際數據合...
跌不動了!也不要高興太早了,後面還有大招! - 天天要聞

跌不動了!也不要高興太早了,後面還有大招!

大家好,今天是2024年的6月23號,星期天下周開始,會有逐步的反彈!說幾個數據:滬指半年線3002點,周五開盤2998.24點,最後集合競價前3003點,最後收盤2998.14點。僅僅看開盤的2998.24點到收盤2998.14點,操作痕
鋰電池不安全,要禁用?以後不用再擔心了,鋰電新規下半年實施 - 天天要聞

鋰電池不安全,要禁用?以後不用再擔心了,鋰電新規下半年實施

電動車給出行帶來了便利,但是最近兩年,電動車起火事故明顯增加,僅在2023年里,電動車火災事故就達到2.1萬起,所以各地加強對電動車安全管理,很多人說電動車鋰電池不安全,要禁止使用鋰電池。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以後不用擔心了,鋰電新規下半年將會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