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f1中國大獎賽前天落幕,三天的賽期內,上海國際賽車場熱鬧非凡,全球車迷齊聚申城,享受賽車盛宴。成功的賽事背後,那些在賽場各個角落的志願者,算得上幕後英雄。他們中有參與過多次大型賽事志願服務的「經驗者」,也有關注f1多年的車迷,在中國站期間,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小青凝」。
f1上海站運營方久事體育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的f1賽事共有300餘名志願者參與,總計服務時長超過10000小時。為確保賽事志願服務工作高效有序開展,今年的志願者工作在招募、選拔、培訓等管理流程上作了優化升級,建立了更規範的系統管理機制。
f1中國大獎賽作為在全球範圍內備受關注的賽事,對志願者的語言和溝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賽事期間,相關方面遴選了50名英語口語流利的優秀青年志願者。同時面向全市高校,招募志願者近200人,更有來自美國、義大利、希臘等10個國家的15名外籍志願者,為賽事保駕護航的同時,也展現出f1中國大獎賽「國際化」特點。
值得一提的是,國際志願者不僅自己投身賽事志願服務,也帶動了遠在國外的家人、朋友來觀賽,在推廣賽事志願文化的同時,更促進了上海消費能級提升。
今年,f1中國大獎賽志願者團隊首次推出《2025年f1中國大獎賽「小青凝」志願者手冊》,內容涵蓋崗位要求、服務規範、應急流程等內容,成為志願者了解賽事、提升技能的必備指南。此外,賽場的各類服務更加細緻,志願者點位更多,還組建了無障礙服務團隊,他們佩戴著「賽事守護星」專屬標識為特殊需求觀眾提供全流程服務。
今年的f1中國大獎賽首次迎來全部由女車手參與的學院賽,點燃女性勇敢追夢的新激情。志願者工作也積極探索「賽事賦能+社會聯動」的模式,精心策劃舉辦了相關活動。在學院賽試車現場,志願者見證了年輕車手在賽道上的風馳電掣,不僅感受到了賽車運動的魅力,也更加理解了賽事背後所蘊含的技術與團隊協作精神。此外,首次推出的「職業生涯工作坊」,邀請上海交大學生深入賽事維修區,與賽事運營、技術研發等團隊交流對話,讓參與者拓寬職業視野,也為行業儲備專業人才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