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在7月上映,在全球多個國家同步發行。
但不包括中國。
可這是諾蘭的作品。
不少人很期待。
尤其是本片跟原子彈有關。
但諾蘭畢竟是諾蘭,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的堅持。
這次的《奧本海默》也不例外,全程實景拍攝,無CG。
但觀眾的問題來了:既然不用CGI,意味著電影畫面都是來自攝像機拍攝捕捉到的畫面,那麼諾蘭真的爆了一顆原子彈嗎?
答案顯然是:不可能。
任何核反應也沒有。
因為這太危險了。
就算他是諾蘭,一個再厲害的電影導演,也不可能獲得引爆核彈的許可!
但用了真實的炸藥,倒是真的。
據說這些數量驚人的炸藥,經過精心設計後,炸出了原子彈的蘑菇雲效果。
除了這個好奇點之外,《奧本海默》的另一個宣發重點是:強調IMAX。
據說跟我們以往看到過的IMAX相比,衝擊感會更加強烈。
「IMAX帶來的圖像清晰度和深度,別的沒法比。這次是在IMAX70mm毫米的膠片上拍攝的,可以讓觀眾產生一種屏幕消失了的錯覺。不用戴眼鏡就能看到3D效果!——諾蘭談為何用IMAX」
諾蘭這次選用這麼高規格的技術,來拍攝《奧本海默》,跟業內另一位技術流大咖詹姆斯·卡梅隆有相似的想法:都想藉助電影畫面來說故事。
可能不少導演習慣在劇情上來推動故事的發展,之後是藉助特效來讓觀眾的體驗更加身臨其境。
這是很多電影人習慣的方式。
而諾蘭這次是,所有畫面都靠攝像機來捕捉。
在IMAX的前提之下,用這種真實來震撼觀眾。
他的這部《奧本海默》跟別人的創作出的奧本海默,不一樣。
就該片而言,這是一部傳記片。
說的是奧本海默研發原子彈前後的故事。
但諾蘭此次執著的地方是,「一切都是從奧本海默的角度講述的」。
即第一人稱視角。
在劇情編排,和畫面呈現上,諾蘭都在試圖無限靠近最真實的奧本海默。
但「矛盾」,是諾蘭對《奧本海默》的刻畫標籤中表述最明顯的一個。
在諾蘭看來,歷史上的奧本海默深知自己研製出來的原子彈,對這個世界的破壞有多大。
同時他也是一個深受精神疾病折磨的天才科學家。
在種種困惑的前提下,他還是堅持搞出了原子彈。
這當中,他的心理必然有很多掙扎。
男主基里安·墨菲(Cillian Murphy)就是在諾蘭的這個要求下去塑造奧本海默。
按照以往的宣傳安排來看,《奧本海默》里的許多內容早已向外透露,但諾蘭這次下令,尤其是男一號墨菲,不許劇透任何劇情。
目的就是希望觀眾能在影院得到最大的震撼。
(歷史上三位一體核試畫面)
「它有時感覺像傳記片,有時像驚悚片,有時又像恐怖片。不誇張的是,它會讓人暈倒。(諾蘭)對電影的做法,會讓你興奮的」!——主演墨菲談自己對《奧本海默》的看法。
除了「奧本海默」本人外,諾蘭還還原了奧本海默當時十分厲害的工作圈。
大家也知道,原子彈的面世,不止奧本海默一個人的功勞。當時秘密進行曼哈頓計劃的科研人員超13萬人。
因而,《奧本海默》里將那些在歷史上做出貢獻的科學家,放進了電影里。
由許多實力派演員出演。
除了跟原子彈研發有關的人,諾蘭還給片里的「奧本海默」加了很多親密的戲份,包括床戲在內。
尺度非常大。
而且還是用IMAX上拍攝的。
「說實話,炸彈會撕掉每一個人的衣服,不是嗎?」
很多人得知《奧本海默》有床戲後,第一反應都是很驚詫。
一度以為自己看錯了。
因為在涉及原子彈爆炸、人類毀滅這類非常嚴肅的話題時,卻要給裡面的關鍵人物添加各種裸露的戲份。
不怪觀眾猜測諾蘭鏡頭下的奧本海默到底是要神化,還是要拉下神壇。
電影里的大量的長時間的裸露戲份,發生在奧本海默和他的精神治療醫生吉恩身上。
而不是和「奧本海默」的妻子。
這是觀眾的疑惑之一。
另外一個問題,大家最想問的是,這部不是專門講原子彈研發的電影嗎?
「為什麼這個男人會有這麼多性生活」?
很多人都在吐槽這一點。
因為大家對它的設想,都是圍繞原子彈來展開的。
怎麼也想不到還會有別的人類親密行為在裡面。
「考慮到成本的問題,拍原子彈和奧本海默之間的親密戲,是不可能辦到的。但退而求其次,拍人類的親密戲,簡單花的錢還少!」
有人笑言,諾蘭這次的《奧本海默》滿足了男性觀眾:既有原子彈,又不乏裸戲。
而且還是《浴血黑幫》》里的男人的裸戲。
看來諾蘭是懂觀眾的。
不過,雖然《奧本海默》有裸戲一事,受到了不少觀眾的質疑。
但它身上還有一點,是讓大家絕對不會去質疑的。
那就是《奧本海默》的出現,最尷尬的國家,就是日本。
沒有之一。
近年來,全球局勢動蕩,加上諾蘭推出了《奧本海默》,使得大家對原子彈的討論,變得異常熱烈了起來。
日本,因為歷史上挨過2枚原子彈的原因,使得他們無法get到我們的快樂。
尤其是當下,看美國人研製出炸日本人的武器的那種快樂。
奧本海默是原子彈之父,他帶領美國的科學家製造出原子彈的目的,是為了趕在德國納粹前面。
但是1945年5月的時候,德國投降了。
而日本沒有。
那個時候,美國已經開始進行是否將原子彈投用戰場的討論了。
在這中間的100多天的時間裡,美國給了日本足夠的時間來投降,但是日本就是不投。
後來廣島和長崎發生的事,全世界都知道了。
而現在,諾蘭的《奧本海默》出來了,一貫被認為是電影票房大市場的日本,卻在頭疼:是否要引進這部講述原子彈之父的電影。
有消息說日本禁映了諾蘭的《奧本海默》。
不過,這個消息還沒有最終確定。
對於全世界其他國家來說,奧本海默這個人沒啥敏感的。
但對於日本來說,只要是有關奧本海默的題材,都是敏感的。
「小男孩」造成廣島死亡超14萬人,「胖子」造成長崎超7萬人死亡。這些是直接死亡數據,受傷人數在數十萬以上。
戰爭結束以後,日本人老是以「核爆受害者」自居,全然不反思自己在二戰中做了多少喪盡天良的事。
它的這個受害者自稱是不被認可的,因為它沒有考慮歷史緣由。
那些在二戰中被日本侵略過的國家才是受害者。
因而,在這過去的數十年時間裡,外界也看清了日本對原子彈的態度。
在得知諾蘭的《奧本海默》出來了,紛紛在網路上取笑日本。
而且中外網友罕見的一致,就是要看日本人的笑話。
假如日本不禁映的話,那麼日本人看完《奧本海默》後的樣子,必然跟別國不一樣。
一旦日本禁映的話,梗也是玩不停。
同樣是看電影,日本人過的是地獄模式。
他們不需要IMAX來製造震撼。
因為他們早就經歷過了電影里說的一切。
而且還是親身經歷,不止一次喔!
即便諾蘭不在電影里加上核爆真實場面的話,日本人完全可以腦補這一出。
藉助跟《奧本海默》同期上映的《芭比》,網友們吐槽的這個段子特別應景:
芭比娃娃:「我的第一個產品是在日本推出的。」
奧本海默:巧了!我的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