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春和
編輯|洲洲影視娛評
話劇舞台上拿遍白玉蘭、金獅、梅花獎大滿貫,《蝸居》里把「國民姐夫」蘇淳演繹鮮活的老戲骨,卻在影視圈摸爬滾打二十載仍被喊「那個演員」。
出演《狂飆》,火了張頌文,他卻依舊籍籍無名,如今54歲二搭張譯,他終於再度翻紅。
入行之路
1971年生於陝西西安的郝平,自幼便與文藝結下不解之緣。
在那個收音機尚是家庭主要娛樂載體的年代,電波里傳來的相聲段子,成了他童年最鮮活的記憶。
那些抑揚頓挫的包袱、妙趣橫生的對白,像一顆種子深深埋進心田,讓成為相聲演員的夢想在他心中悄然生根發芽。
帶著對曲藝的美好想像,從高一開始,他便跟著陝西人藝的一位老師學習表演。
考上專業院校是他的渴望,結果連著兩年考中央戲劇學院,他都落榜了。
好在他沒有放棄,靠著不斷學習和前兩次考試積累的失敗經驗,第三次進入考場。
18歲這年,他被上海戲劇學院錄取。
能被專業院校錄取是好事,但他整個大學生涯卻只出演過一部電視劇和一部電影,還都是打醬油般的角色。
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了福建話劇團,能從事自己熱愛的職業是好事,可現實條件卻逼著他不得不去改變現狀。
在福建工作的這3年,正值全國話劇市場蕭條,話劇團經營狀況十分困難。
收入微薄看不到未來的他,面臨選擇。
《超級訪問》片段
離開福建話劇團成為了他的選擇,不過他並沒有因此放棄演戲。
前往上海做「滬漂」,他在各個劇組中徘徊打雜,從場務、群演到龍套演員,有活就干成為了他能堅持做「演員夢」的必要條件。
為夢想拼搏的人總會被看見,在從上戲畢業後的第7年,他輾轉福建又回到上海的第4年,終於成功試鏡到了話劇《正紅旗下》傅勝之一角。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他推掉了在艱苦歲月為他帶來不少收入的配音工作。
他用兩個多月時間融入角色,跟著劇團認真排練。
因為這個角色設定是個正直卻迂腐的書生,他體會角色的過程中,在唱腔上加入了大量的戲曲程式,讓角色更加鮮活。
對角色的琢磨和付出,也讓他因出色的表現拿下了白玉蘭戲曲表演藝術配角獎。
獲得行業如此認可後,他也被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以特殊人才招收。
此後一步步靠著話劇表演拿到話劇界「獎項大滿貫」的他,並沒有就此放棄突破自我。
滕華濤導演看中了他在話劇《秀才與劊子手》中的表演,邀請他出演自己執導的《蝸居》。
從話劇到電視劇,他打開了自己演藝道路的另一種可能。
成為演員
2008年,在房地產蓬勃發展的年代,《蝸居》這部電視劇應運而生。
為了在上海這座大城市有立足之地,有自己的房子,不同年齡段不同薪資水平的各類人群開始為此苦苦奮鬥。
郝平在其中飾演了蘇淳這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作為一家之主,承載了家庭「在上海買房紮根」的重擔。
可自帶「文人氣息」,為人處世較為隨和的他,在外面對狼性的職場規則總是笨拙,在家和妻子吵架時用古話俗語打圓場。
全家工資追不上上漲的房價,他在其中將這個角色演繹鮮活。
被妻子逼迫買房時,他攥緊煙蒂低頭沉默的肢體微動作;
為湊首付偷偷借錢被騙後,他蹲在地上反覆搓手的慌亂,都讓他的角色更加立體。
該劇在上海電視劇頻道首播後,僅4天就創下頻道收視新高。
在北京衛視播出,其收視率也高達6.35,全國範圍內來看,這部劇最終收穫了7%的高收視率,幾乎拿下所有頻道播放收視冠軍的《蝸居》,卻並沒有讓他因此走紅。
作為主要演員在劇中出現,觀眾在後來卻只認得他的臉,說不出他的名字。
但人到中年有著精湛演技的他,憑藉著這部劇在影視圈站穩了腳跟。
伴隨著後來一部部影視劇的播出,他的面孔越來越為觀眾熟悉,他是公認的好演員,卻不是一個知名的演員。
這份「戲紅人不紅」的狀態持續了15年,直到2023年《狂飆》的劇本擺在他面前。
出演老刑警的他,是劇中張譯的師父,卻在後來被名利迷惑了雙眼。
想要晉陞卻沒有門路的他,受人蠱惑,成為了黑幫頭目的線人,為其提供警隊內部消息以快速獲利。
伴隨著以張頌文飾演的高啟強黑暗勢力的擴大,他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獲取更多利益,企圖殺死高啟強。
沒想到卻在行動過程中,死在了高啟強手下的槍聲中。
白切黑的角色為他帶來了不少演技高光。
與張頌文的對手戲堪稱「高手過招」,郝平用「內斂克制」構建角色的心理防線,張頌文以「外放細膩」撕開人性的複雜褶皺,二者在鏡頭前形成的張力場,讓觀眾瞬間入戲,心情隨劇情起伏。
然而在這部劇播出之後,張頌文火了,他卻依舊是個「沒有名字」的演員。
演戲20餘載,54歲的他再次與張譯合作,這次他用紮實的演技讓觀眾記住了「郝平」這個名字。
再與張譯對戲
如同《狂飆》中的角色設定差不多,兩年後他出演了《以法之名》的檢察官謝鴻飛。
在劇中,他為了當上第一檢察部主任而對同事深懷不滿,在「萬海涉黑案」中,他掩蓋了事實真相,成為了直接構陷張文菁的黑手。
他被黑惡勢力拉攏,成為檢察院中的內鬼,成為真正的「保護傘」,收受賄賂,涉及命案。
不同的是,演技卓絕的他及時出演設定類似的角色,卻完全做到了角色「去臉譜化」。
此前《狂飆》中,他與張譯飾演的安欣還有著一層師徒關係,面對自己的徒弟,他總是有些隱忍和悔恨,這次張譯飾演的洪亮是他的上司,負責調查這次的涉黑案。
面對這次張譯飾演的洪亮,他有了完全不同的表現。
在雞窩藏金情節中,謝鴻飛先是試圖阻撓洪亮調查,甚至不顧形象咬了洪亮的同事,當金條被發現後又跪地求饒。
之後回到單位面對問話時,又能聲淚俱下地訴說委屈,試圖用謊言和情感牌來洗脫罪名。
前後態度的巨大反差,被郝平演繹得十分生動,將一個狡猾、貪婪又善於偽裝的腐敗分子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
洪亮作為檢察官,秉持正義,步步緊逼,試圖揭開謝鴻飛的真面目;
而謝鴻飛則想盡辦法掩飾罪行,不斷狡辯和周旋。
這種正邪之間的較量,通過兩人的台詞、表情和動作展現出來,讓觀眾彷彿置身於緊張的查案現場,感受到了劇情的跌宕起伏。
再次與張譯合作,他終於被觀眾所在意,他的名字郝平,也逐漸開始為大眾所知曉。
好劇能帶火演員,在好劇中多次出現的他,終於迎來事業的春天。
結語
當54歲的他在《以法之名》里用「雞窩藏金」的反差演技驚艷全網,人們才突然發現,這個總在配角位發光的男人,早把大器晚成活成了職業信仰。
演藝圈從不缺一夜爆紅的神話,但郝平用半生證明,真正的演員從不在流量里浮沉,而是在每個角色里紮根。
部分消息
相約演員郝平,見證舞台上的絕對實力派|澎湃新聞
《超級訪問》2011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