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1年國劇收視冠軍是《裸婚時代》。
這部劇的男女主人公都已經淡出貴圈了,但有一個情節我到現在都印象深刻。
劇中,劉易陽的奶奶住院了。
劉易陽的父母需要去醫院照看老人。
那個時候,市面上還沒有外賣。
於是,做飯送飯的事情就落地剛剛結婚的童佳倩和劉易陽身上了。
這邊劉奶奶點名要吃魚。
大家理所當然這是孫媳婦童佳倩的責任。
童佳倩從小嬌生慣養,親媽哪裡捨得讓她進廚房呢?
童佳倩下廚房,差點把劉家的廚房弄成爆炸現場。
劉易陽乾脆找飯店代做,然後裝作是小兩口做好的飯菜,送到醫院去。
可惜,兩個人忘記打掃廚房這個犯罪戰場。
等到劉易陽的父母從醫院回來,看到亂糟糟的廚房,立即明白過來了。
劉母聽到童佳倩一頓飯就用完她可以一個星期的菜油後,整個人完全失控。
童佳倩看到暴躁失態的婆婆,受盡了委屈,但無法回嘴一句。
二
別以為童佳倩的遭遇,僅僅是影視劇的誇張操作。
我們在社會新聞上,能看到太多類似的新聞。
有個兒媳婦要離婚。
聽到她的離婚原因,無數網友都支持她。
她在月子期間,消耗掉12個南瓜。
她的婆婆要死要活,大鬧全家。
那架勢好像是兒媳婦一個月內吃光了老公家的金山銀山。
現在這個年代,12個南瓜還能值多少錢呢?
還是在兒媳生孩子這麼重要的節點上。
對此,婆婆第一個反應是心疼12個南瓜,而不是感到羞愧——兒媳婦坐月子期間,連婆婆家的肉都吃不上幾口。
無論是劉母還是這個心疼南瓜的瘋癲婆婆,其僵硬的邏輯就是,家裡的物品和錢,比人和人的感受更加重要。
三
奚夢瑤曾經在綜藝上分享自己的生產經歷。
作為賭王家的兒媳婦,奚夢瑤享受了最好的醫護條件。
奚夢瑤說生孩子不痛,也沒有什麼不愉悅的體驗。
奚夢瑤的感受,和普通大眾對生孩子的認知,完全相反。
奚夢瑤的感受,都是用錢砸出來的。
光是一個剖腹產護理,就高達十萬元。
這個錢,在賭王家的財力面前,九牛一毛都不算。
換到普通人生孩子,多少婆婆的第一個反應——都是省錢。
要順轉剖,矯情;
要打無痛,「你不是一般的矯情」;
在這樣的場合,女人為難女人的古老劇情,重複上演。
四
物比重要人的情況,僅僅存在於婆媳之間嗎?
一些父母對於孩子,情況也是如此。
一個朋友和父親的關係極其疏遠。
她對父親始終親近不起來,源於一樁童年往事。
年幼的她幫著母親把菜湯端上飯桌。
她年紀太小,手一滑,碗摔碎了,菜湯也撒了一地。
她父親一生氣,直接打了她一頓。
再說一個大家熟悉的場景。
有些粗心的父母,會把孩子誤鎖到車裡。
孩子哭得聲嘶力竭。
有些父母想都不想,立即想盡辦法就要砸窗把孩子給弄出來。
有些父母強烈要求孩子堅持一下,甚至暴躁要求孩子不要哭鬧,最多等著開鎖師傅過來開門,絕對不能破壞自己的車子。
說了這麼多,大家想必也明白了。
窮人最大的問題在於生存資料太少。
在壓力面前,什麼親情、愛情和生命以及生活里的感受,都沒有錢來得重要。
這樣的窮人家庭,關係大多冷漠不和。
當然也有貧窮而溫馨的家庭。
這些家庭大多都有一個類似點,物質的貧窮沒有吞噬內部的正能量生態。
面對貧窮,他們的關係有愛而溫馨。
窮可以靠一家人的努力來改變。
家人不是你貧窮的原因,而是你抱團取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