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不值得被歌頌
父母早亡被哥嫂嫌棄使喚大半輩子的老光棍馬有鐵,和不能懷孕身患尿失禁的貴英,在家人的安排下走在了一起。
他們的第一次見面,一句話沒說,家裡面的人覺得合適。
一桌子的菜肴,老四隻是一個勁的吃著饅頭。
自己的婚姻大事沒有半點觀點,他們不僅是婚姻的「失語者」他們也是生活的「失語者」。
以為為老四娶個老婆,就是家人最大的善意,真相則是給老四娶了老婆,就可以讓老四搬出去住,這樣就可以給子的兒子騰位置,好讓自己的兒子娶老婆。
沒有熱鬧的婚禮,沒有親人的祝福,可能在眾人眼裡,兩個家庭的包袱終於甩掉了,牆上的喜字成了這個家唯一的色彩,顯得格外明亮卻刺眼。
在一起的第一晚,貴英漏尿了,這也是貴英第一次沒有受到打罵和屈辱。
老四默默起身出去給驢添夜草,進門之後熟練的添了炭火,加了炭火貴英就可以晒乾被尿浸濕的褲子,受過苦難的人更加懂得惺惺相惜,這也是第一次老四小心翼翼地維護了貴英的尊嚴。
兩個可憐人組建的家庭儼然是一部悲劇,本劇中造成悲劇的根本原因是苦難,悲劇的意義在於將醜惡的事件拋出根來給人看,給世人以警醒。
我們不歌頌苦難,但是我們不能缺失悲憫之心。我們不歌頌苦難,歌頌的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卻依然用力活著的人。
這世上有千千萬萬個老四和貴英,他們依舊熱烈的活著。
他們喝我的血,卻嫌我臟
貴英和有鐵從相識到相知,一切開始步入正軌。
村裡收糧的老闆得了一種怪病,需要輸血,但是全村偏偏老四是熊貓血。
全村人都嘲笑唯一熊貓血的馬有鐵,為了讓老闆的病好起來,還上全村人的糧食錢,村支書帶著村民還有老闆的兒子來到馬有鐵家,老四就只好答應,坐在車上的貴英因為第一次坐車,後遺症又犯了,上吐下瀉。
餐桌上,護士拿著化驗單:「血裡面沒有傳染病,可以采」,帶著去采血的那一刻,貴英和有鐵坐著的凳子上面套兩個塑料袋,一邊抽著他們的血,一邊還嫌棄著他們臟。
第二天,三哥兒子結婚定了一些傢具,為了節省一筆開支,找上門來讓有鐵這個免費的包袱去拉,起早摸黑出門,回來完之後又收到三個的一通抱怨,嫌棄他走的太慢,辦事沒有效率。
電影裡面老四的一番台詞:
被風刮來刮去,麥子能說個啥?被飛過的麻雀啄食,麥子能說個啥?被自家驢啃了,麥子能說啥?被夏天的鐮刀割了,麥子能說個啥?被當成種子了,麥子能說個啥?放磨盤裡了,麥子能說個啥?」
短短的幾句台詞,天地不仁,萬眾無力,世間實苦。
浪漫的底色是並肩活著
整部劇他們都是小心翼翼的,寄人籬下,任人宰割,受人白眼,身體殘疾,活得都不如家裡的一頭小毛驢,生命是多麼堅韌,即使這樣他們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生活。
從住的房子被推掉,到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一磚一瓦,每一幀都是努力生活的印記。
有鐵總說,
「各人有各人的命數呢,麥子也一樣,它也有它的命數,就算長得再好,到了夏天,還不是讓鐮刀拔掉了」。
可自從有了媳婦,他就不想讓媳婦受苦了,每天起早貪黑耕地種田,東拼西湊借來雞蛋孵小雞,就算白天再苦再累,可家裡的燈光始終暖如橘,溫馨到了極致,就算再破舊,也是他們緊緊守護的家。
浪漫的底色不是這片土地,而是這片土地上的貴英和老四,如果生活沒有賦予我們太多苦難的意義,請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珍惜當下和你相知相守的那個人。
西北的荒漠裡面開不出玫瑰
小麥花是有鐵給貴英最洶湧的愛意,早知道嫁給你這麼幸福,拍結婚照的時候就應該笑一笑。
故事的最後貴英死在了給有鐵送雞蛋和饃饃的路上,死在了人潮洶湧的橋下,死在了苞谷成熟的秋天。
有鐵還完了兩袋子土豆,還完了欠下的十個雞蛋,還完了一千七百五十塊錢,放生了跟了自己的一輩子的馿,右手捏著貴英編織的草驢,左手印著麥子花。
網友評論:
全劇不說苦,卻苦到了天際,全劇不談愛,卻愛到極致,吃了一輩子苦沒吃過雞蛋,唯一一次吃雞蛋是為了壓一壓農藥的苦。
西北的土地種不出浪漫的玫瑰,但滿天的黃沙揮灑他一生的愛意。
這是我看過最樸實的一部電影,只是頻繁地記錄著,堅韌與悲涼,生與死,都歸於塵土,心裡隱隱作痛,久久難以平息。
寫在最後
窮人的尊嚴和善良是一個笑話。
人人都希望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過得舒適快樂。然而,生活並不是一條康庄大道,更多的時候,是一條布滿荊棘的崎嶇小路。
在現如今的世界,我們見過太多美好的東西,苦難這是值得我們深究的問題,記住苦難,深刻地去體會它,領悟它,好好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