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這樣一個快節奏的社會,吃飯是快餐,上網是5G,早上在西安吃肉夾饃,下午就可能在北京吃烤鴨。一切都是以快為主題。但是,快節奏一是讓我們的生活靜不下來,二是生活的辯證法,也要求我們有時候需要懂點慢的節奏和方式。就像讀書,無論你想不想,願不願意,讀書是一件需要我們靜下心來體會,研讀,領悟的心靈層面的陶冶和沉浸的過程。如今世面上的一些快餐書籍,雖簡單易懂,但卻沒有多少營養和知識。也許,只有我們靜下心來,拿起那些經典著作,一頁一頁翻過,一頁一頁研讀和體味,用昨日的經歷,感悟書中的哲理。現代社會,電子產品大行其道,人們每天手指在屏幕上不經意間滑過而不自知。碎片化的閱讀雖精準推送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點,但缺乏一種體系化的理論化的知識構建和認知,我們容易忽略和遺忘每一個知識點之間的系統性銜接。你有沒有一種感覺,每當我們拿起書本,讓書香浸潤我們渴望知識的內心之時,整個人的收穫,和看手機和電子書的體會完全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在信息漫天飛舞的時代,我們仍然需要紙質版閱讀的理由。
米蘭昆德拉說,慢一點,因為自在有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確實,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而生活不是這樣。生活是一種慢下來的方式,是一種圍坐一桌,在家常飯菜之中品味情懷、人生、感動、美好、浪漫、溫馨、夢想的過程和體會。千百年來,無論地域遠近、風霜雪雨,這種過程和體會,就像是一種每逢佳節就會望著明月而吟出「今夕是何年」的人生感概,把所有的人間美好、赤子情懷,化作一張張跨越千山萬水的回鄉的火車票,也許,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快一點,就是為了一家人重逢和甜蜜時的慢一點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