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2025年07月10日18:22:13 教育 1861
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

動物園基本上是每個家庭從小遛娃的必選目的地,但作為一個佛系媽,我從來沒想過除了親近大自然外,逛動物園還能培養孩子的人文素養。

直到在BBC History雜誌里看到一篇文章,才讓我感慨,素質培養真還得向外思路打開。

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

9月的某個周天,我帶5歲的兒子去了一趟布里斯托動物園,這算是我們最後一次逛這裡。兩天後,這個園區將永久關閉,動物們將搬到城外更大的地方。

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

雖然孩子們喜歡這裡,是因為裡面有很大的遊樂設施,但這座古老的動物園卻與這座城市有著難以割捨的歷史情緣。它最早建立於1836年,在漫長而複雜的歷史進程里,這座動物園經歷著許多奇觀,人與動物的關係也穿梭其中,不斷更迭。

在引人入勝的引文後,雜誌編輯Joanne cormac,也是諾丁漢大學的一名歷史研究員,向我們展示了一場有關英國動物園歷史更迭的圖景,包括在19世紀全球珍奇動物「湧入」大英帝國時,它們被迫經歷的個體命運。

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

BBC History雜誌是一本面向各個年齡層讀者的歷史月刊,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讀者是在校中學生。

不得不說,這篇內容連我一個成年人讀完後,都感受到一種奇妙的穿越感,孩子們讀起來,肯定會有更為沉浸的體驗。

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

國內教育專家總說,我們的孩子太缺乏人文歷史內涵了,尤其是接受雙語教育的孩子,好像既沒有留住「根」,也沒能很好的理解英美文化。

解決前者時,父母手邊的資源還很多,但對於後者,中國爸媽們總苦於沒有氛圍感,也缺少適合的教育資源。

今天,我們編輯部為大家帶來了BBC History雜誌的原版,它在英國是一本頗有咖位的歷史月刊,內容幾乎涵蓋了整個世界史。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將我們現在世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議題,從歷史的角度進行分析解讀,視角還很接地氣

雖然語言難度在PET水平以上,但非常適合對世界史感興趣的中學生閱讀。尤其是備考托福、雅思、SAT或者A-level等標準考試的中學生,是非常難得的歷史、文獻研究素材。

年訂共13期

(12期常規月刊+1期聖誕特別刊)

原價1600元/年

限時優惠1348元/全年

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

當專業人士開始接地氣

我曾經供職於國內一家商業雜誌,領域聽上去很窄很專業,但其實它的受眾面非常廣泛,不僅包括金融機構的從業者,也包括各領域的職場白領,甚至高校學生中也有眾多擁簇者。

這段工作經歷給我最深的烙印就是,再高深的東西,一定都有適合普通人了解的切口。商業雜誌如此,人文社科類讀物更是如此。

作為英國本土最暢銷的一套歷史雜誌,BBC History雜誌真是匯聚了一群最懂歷史的學者專家,每篇文章的撰寫者幾乎都來頭不小。

看看雜誌的主筆們:

Dan Snow,畢業於牛津大學的歷史學家和電視節目主持人

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

Antony Beevor,英國最暢銷的歷史作家

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

Mary Beard劍橋大學教授,專註古羅馬研究;

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

大英博物館研究員,中世紀考古學博士

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

專業人士給大眾們講歷史,到底高在哪裡?一來,他們知道豐富的史實,二來,真是對歷史的洞見,才知道哪些是有趣的,哪些是值得探索的。

比如大家熟知的加勒比海盜曾在海上稱霸的時代,留下過不少傳奇故事。但極少有人知道他們對如今世界格局的影響。

在2023年1月的雜誌封面故事裡,專門研究海盜的歷史學家Rebecca Simon用極為豐富的史料,引人入勝地講述了加勒比海上的那些戰爭和掠奪。

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

在17世紀,海盜們一旦被抓住就會被處以絞刑,但如此嚴厲的懲罰並沒有嚇退投機者。相反17世紀底到18世紀初正是海盜們的黃金時代,他們甚至佔領了當時北美佛羅里達一帶的小島,在西班牙和英格蘭的衝突中收穫漁翁之利。

作者從西班牙和英格蘭的稱霸之路,再講到當時臭名昭著的海盜船長,甚至探討了海盜對西方移民史和種族影響。

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

# BBC History #

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

話題從社會到軍事,從事件到人物,甚至歷史類書評,真真切切地把歷史帶入生活,給閱讀者帶來一場場歷史「盛宴」

看完之後,不得不感慨,專家就是專家,這麼流暢而行雲流水的講述,既不枯燥,反倒讓人不斷思考:噢,原來帝國交替,西方多種族的歷史,還受到「海盜」這一角色的影響啊!

大咖果然功力深厚,深入淺出的將歷史娓娓道來。

對未來想讀文史哲專業的孩子,這些文章都能直接用來做為寫作素材了。即便不是文史哲,用歷史的觀點了解外貿領域的野生史,也是非常有趣的補充材料。

年訂共13期

(12期常規月刊+1期聖誕特別刊)

原價1600元/年

限時優惠1348元/全年

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

看書就像看紀錄片

有趣又專業是最值得推薦的一點,但這本雜誌還有一個頗為吸引人的地方——BBC出品。

BBC的歷史紀錄片可謂是教科書般的存在。《十字軍東征》、《文明的軌跡》、《維多利亞女王和她的子女們》、《中世紀生活》等都是非常優秀的大製作。

曾有BBC紀錄片導演做過分享,為了拍攝珠穆朗瑪峰的場景,導演組甚至不惜在中國買了一架直升飛機。

還有拍動物遷徙的團隊,為了拍到大象的非洲之行,讓攝影師偽裝在一旁等候數小時。這種超常的敬業精神,不得不讓人服氣。這種態度下的製作內容,也就不難保證品質。

這本BBC History雜誌沿襲了他們一貫的製作風格,但又不僅限於紀錄片。內容嚴謹,再結合大量珍貴的歷史圖片,深入淺出的講述「你所知道但是不深入了解,或者你從來都不知道」的歷史

一起欣賞一下雜誌內頁和圖片史料:

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

每期的重點人物和事件,雜誌會花大量的篇幅,從起因到後果,不管是話題相關的歷史架構,還是細節都會講得清清楚楚。單獨拿出來,算得上一篇專題研究。

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

此外,雜誌版塊比較多,但內容深度層次分明。比如與新聞、頭條相關的歷史,也對應了新聞的特徵,簡明、扼要,旨在關聯歷史背景。

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

最讓人驚喜的是,本雜誌配套非常豐富,除了一大本紙質月刊,還配有播客等原版音頻、視頻資源供讀者參考學習。

總結下來,如果是中學生讀者,BBC History至少能提供5點幫助:

增進歷史知識,尤其是對世界史;

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因為該雜誌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撰寫,是提高閱讀能力的絕佳工具;

能激發人批判性的看待歷史,提出問題,並考慮不同觀點;

更好的了解世界多樣性;

培養人文學科的研究能力。

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

培養人文思辨,中學生該怎麼讀歷史?

宋代著名的史學家呂祖謙,就說過如何讀歷史的方法:

人二三十年讀聖人書,一旦遇事,便與里巷人無異,只緣讀書不作有用看故也。何取?觀史如身在其中,見事之利害,時而禍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當作何處之。如此觀史,學問亦可以進,智識亦可以高,方為有益。

如果你是讀了二三十年書的人,碰到事情卻跟沒讀過多少書的市井鄉民一樣湊熱鬧,發表一點個人的感想外,卻對於如何解決事情,一點方法也沒有,那讀書、讀歷史有什麼用?

呂祖謙自己提供了一個思考,人到底應該怎麼讀歷史?

當你讀一本歷史書,讀到書中的古人面臨重要的抉擇關頭時,請你這時立刻把書合上。好好想一想,如果你身處對方的位置時,你會如何決定?做什麼樣的決定?把一切都想清楚後,再把書打開,看看這個人物是怎麼做的,他最後做了什麼樣的決定?他的決定帶來的是成功還是失敗?原因何在?然後比較自己與古人,在選擇和方法上有何異同之處?

這種學習歷史的方法,重視的不是「記憶」,而是「思辨」。

像呂祖謙這樣學歷史,每個人都可以透過一件又一件史事的鍛煉,一位又一位人物的分析,來一步步鍛煉自己的思辨。最後不僅歷史知識會有所增長,連處世智慧也會不斷提高。

我想,如果有雜誌能夠引導孩子們用思辨的角度讀歷史,即便沒有去到海外,也能很好的理解世界,理解我們在世界中的位置。

年訂共13期

(12期常規月刊+1期聖誕特別刊)

原價1600元/年

限時優惠1348元/全年

英美中學生這麼讀歷史?看完BBC這本原版雜誌,魔都老母親服了…… - 天天要聞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舉行2025屆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 - 天天要聞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舉行2025屆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

2025年7月9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2025屆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北區舉行。中心(院)主任(院長)、研究生院院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王健偉,中心(院)領導班子成員、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各培養單位和總部處室領導、教師代表、校友代表、2025屆全體畢業生及親友代表共400餘人出席典禮...
馬上上高中了,初高中英語銜接的關鍵,利用暑假背完3500詞 - 天天要聞

馬上上高中了,初高中英語銜接的關鍵,利用暑假背完3500詞

初高中英語銜接階段,非常重要。每年都有中考英語接近滿分的同學,在中考結束的暑假不背高中英語3500單詞,導致高中一開學就不及格。即便背了單詞,如果不按照應試要求優先掌握單詞的意思,也可能導致低分的情況。在高一開學之前,如果能背完高中的3500詞,熟練度達到「看到英文可以條件反射說出中文意思」,高一難度的試卷...
青年外交官模擬大會頒獎禮在中西創新學院落幕 - 天天要聞

青年外交官模擬大會頒獎禮在中西創新學院落幕

由澳門基金會贊助,中華青年進步協會主辦,中西創新學院、國際青年綠色設計創新聯盟、大灣區競爭與產業發展研究協會、澳門模擬聯合國交流協會協辦,陝西省對外友好協會支持的「青年外交官」模擬聯合國大會,於2025年7月9日至10日在中西創新學院中土大
多名事業單位在編人員,被清退! - 天天要聞

多名事業單位在編人員,被清退!

據中國新聞周刊近日報道:不法分子利用考場安檢及信號屏蔽缺陷,竟成功讓十餘名考生作弊入職事業單位。「斷崖式分數」牽出跨省作弊利益鏈2023年6月,重慶市萬州、黔江等17個區縣開展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聯考。
考編成績「斷崖式」領先?清退作弊者確保用人公平 - 天天要聞

考編成績「斷崖式」領先?清退作弊者確保用人公平

摘要中青評論有關部門有必要在事前防備、事後糾察兩個方面同步發力。近日,《中國新聞周刊》對一起公職招考作弊案展開深度報道,引發社會關注。報道顯示:2023年8月,重慶警方查辦一起公職招考作弊案,在當地一場事業單位招聘聯考中,多名考生筆試成績「斷崖式」領先,引起有關部門懷疑。警方調查後,一個分工明確、配合緊...
先睹為快!2025軍校錄取通知書亮相第一彈 - 天天要聞

先睹為快!2025軍校錄取通知書亮相第一彈

來源:中國軍號客戶端高考出分後最令人激動的時刻莫過於拿到理想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了!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2025軍校錄取通知書第一彈看看你的學校位列其中嗎?聯勤保障部隊工程大學今年6月28日陸軍兵種大學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聯勤保障部隊工程大學三所新調整組建的軍校舉行成立大會三所新軍校均為高等教育院校面向社會招收...
780分難保上重點!遼寧中考卷出新高度,瀋陽第一僅差4分滿分 - 天天要聞

780分難保上重點!遼寧中考卷出新高度,瀋陽第一僅差4分滿分

今年的高考被大家吐槽,好像變得更「卷」了,其實是高分學霸變得更多了,這對中上段的學生來說越來越不友好。就像在河南,今年700分都不一定能上清北,這似乎有點太誇張了。不過看了中考的競爭程度之後,突然就明白為啥現在的高中有這麼多高分學霸了。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