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每年高考後都會出現一陣「醫美」熱潮,「雙眼皮手術爆單」「打瘦臉針要搶號」……不少高中畢業生趁暑假做醫美,準備「改頭換面」迎接大學生活。未成年人適合做醫美手術嗎?這類手術背後,潛藏著哪些容易被忽視的風險?
醫美成為「高考獎勵」
有醫生一天做七八台手術
進入暑假,不少醫院皮膚科、整形美容門診里多了很多准大學生的身影。
浙江部分醫院迎來「整形美容」小高峰,有整形美容科醫生直言:「常規的15個號被3秒搶完,現在已增加到35個號,還有醫生一天做了七八台微整形手術。」
在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皮膚科的門診中,學生患者較平日增長10%到30%,醫院整形美容中心7、8月的手術量月均增加一百多台。
這股高中畢業生「醫美熱」,如今在多地醫院普遍存在。據多家醫院估算,每年暑假整形美容科業務量增加三成,每年都呈遞增趨勢,這些增量以高中畢業生為主。
據醫生介紹,除了雙眼皮手術、去痣等常規問題就診外,手術治療腋臭,打「瘦臉針」、注射玻尿酸是高中畢業生的熱門項目。最近三年,最受高中畢業生追捧的是「瘦臉針」,適合解決臉方、臉大,臉部左右不對稱、輪廓不流暢等問題。

△圖片來源:潮新聞
「醫美是高考獎勵。」社交平台上,關於「高中畢業生如何微整形」的話題引發關注,並且得到不少家長的支持。有家長認為,在外貌上建立優勢有利於孩子社交、求職,甚至還有家長催促孩子來做微整形。
然而,有醫生表示,一些整形美容項目並不適合高中畢業生,做雙眼皮手術、打「瘦臉針」,效果也因人而異,以做雙眼皮手術為例,需要現場面診評估,挑選適合的病人。還有整形外科醫生認為,除非是有較明顯外貌缺陷、不得不通過醫美整形方式改善的,對未成年人一般會進行勸退。
微整形沒有風險?
可能有諸多併發症!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針對高考後出現的「醫美」熱潮,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主任醫師王永前表示,「微整形沒有風險」的說法是錯誤的。
王永前介紹,「醫療美容」可分為手術類、非手術類兩大類:
手術類主要包括雙眼皮、隆鼻、吸脂、面部輪廓整形等;
非手術類主要包括光電療法、注射以及線技術(也稱「線雕」)等,俗稱「微整形」。
「微整形」雖然具有創傷小、恢復快、風險低等優點,但並非沒有風險,須在醫療機構內接受相關治療。
激光、射頻、等離子體等光電治療手段,短期併發症有皮膚紅斑和結痂、燒灼感、局部皮膚乾燥、局部腫脹等。雖多數可逐步緩解,但有時可能出現長期的色素沉著、瘢痕、蕁麻疹、接觸性皮炎等。
注射填充的併發症包括注射部位不平整、皮下結節、肉芽腫形成等。比較罕見的嚴重併發症包括血管栓塞導致的皮膚壞死、失明甚至腦梗。
線技術的併發症包括術後線頭外露,血腫、神經或腮腺導管損傷,皮膚拉痕、凹凸不平或左右不對稱等。
專家提醒:
不建議未成年人做醫美手術
王永前還表示,未成年人生理結構尚未發育成熟,審美觀處於形成階段,會隨著年齡增長和社會環境變化而發生變化,也較容易受外界宣傳等因素影響而盲目追求不切實際的醫美效果。
同時,未成年人對手術風險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如果手術未達到預期效果,容易造成心理創傷。
王永前表示,家長應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導,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健康自然的審美追求,避免「外貌焦慮」。如果孩子因嚴重倒睫、上瞼下垂等影響視力,確實需要進行功能性矯正,家長應選擇有資質的醫療機構和專業醫生治療。
最後提醒,醫療美容的本質是醫療行為,務必選擇有資質的醫療機構由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治療。切勿因貪圖便宜或心存僥倖,在生活美容機構、采耳店、美甲店等非醫療機構內接受手術、激光美容等醫療美容服務,或在家自行注射除皺針等產品,一旦出現意外情況,嚴重會威脅生命安全。另外,未經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同意,機構不得擅自向未成年人提供醫療美容服務。
綜合央視網、潮新聞
總台央視記者/楊陽 史迎春
來源: 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