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一中高一學生張旖軒。記者 許蔚菡 攝
晨報記者 許蔚菡
最近,廈門一中高一學生張旖軒成了校園裡的「紅人」。為啥?因為他在今年高考中考了653分,提前拿到中國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中科大」)少年班「入場券」。
他有多牛?
從全國2萬考生中脫穎而出
「入場券」是怎麼提前拿到的?故事得從頭說起。今年1月,張旖軒看到中科大少年班的招生簡章,心動了,決定報名試試。這可不是一般的考試,競爭超級激烈!3月,他跑到南昌,和全國2萬名尖子生一起參加數學和物理基礎考核。這第一關就刷掉了九成的考生,而他闖過去了。
4月,考驗升級,這一輪也是數學、物理基礎考試,接著是更具挑戰性的「現學現考」、綜合面試,還有體質測試。經過層層篩選,最後校方從全國2000人里挑出300人,張旖軒不僅成功入圍,還拿到了最好的a檔資格——這意味著,他高考只要過了福建省的「特招線」(今年是520分),被錄取就是板上釘釘的事!
拿到這張「優惠券」,張旖軒心裡就有底了。回學校後,他火力全開,開始主攻語文、化學、生物三門課,結果高考成績一亮相:語文115分、數學130分、英語136分、物理86分、化學93分、生物93分,總分653分。比福建省的「特招線」高出一大截,穩穩達標!
他怎麼學?
提前自學,沒上補習班
這個學霸是怎麼煉成的?張旖軒小學、初中分別就讀于思北小學和廈門一中。在學習能力方面,他很早就嶄露鋒芒。
據張旖軒說,從初二第一次接觸物理開始,他就琢磨「別人都提前學數學,物理我也可以自己提前學學看」。帶著這份樸素的信念,他走上了超前自學的道路。他沒有上校外補習班,而是全靠自學持續鑽研,然後通過了廈門一中拔尖人才選拔,沒有參加中考就被廈門一中高中競賽班提前「收編」。
這個競賽班裡有30個人,學的科目很集中:語、數、英、物、化、生、體育,其他課暫時不上。張旖軒是搞物理競賽的,屬於班裡6名物理競賽生之一。除了正常上課,每天下午競賽教練還會專門給他們「開小灶」。去年,他參加物理奧賽,奪得福建省一等獎。
記者問張旖軒學習有啥秘訣,他說,真要說的話,就是遇到難題卡住了,就先放一放,去學別的科目,稍後可以就這個難題向老師請教,或者和其他同學交流探討。
張旖軒沒有固定的學習時間表,碰到特別感興趣的「難關」,他一鑽進去就渾然忘我,忘了時間。「學習是有樂趣的。」張旖軒從來不覺得學習枯燥,他說自己也愛玩,幾乎所有牌類遊戲都會玩,而這與學習互不影響,都能給他帶來「爽感」。
聲音
班主任王老師:
競賽班這群少年「眼中有光」
在班主任王老師眼中,競賽班的這群少年「眼中有光」,「聰明、主動、自律」是他們共同的底色。
王老師說,老師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導和支持。張旖軒想考中科大少年班,他知道了就對張旖軒說:「那就考考看!」
王老師說,這群孩子其實挺不容易的,作為老師就要盡量做好後勤保障。比如,張旖軒通過中科大選拔後,問他怎麼準備高考的其他科目,他就趕緊幫張旖軒找書、找資料。談及張旖軒的高考表現,王老師笑著說:「這是張旖軒自己努力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