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成都出放鬆限購政策了哈,以下省略1萬個字,政策原文點這個鏈接可以看:啊!政策來了!5+2區外取消限購!
先說哈26號的情況↓
當天很多嚇人巴薩的事情就來了
有新盤收回優惠

有新盤瞬間賣得巨好

還有人說團購大軍來了
甚至西藏官方也在搞氣氛
宇成不愧是紐西蘭的真愛

除了這西還有兩張包漿的圖
文儒德和復地金融島掛價比之前高2-3萬
我看到的時候鉤子都夾緊咯,咋個整哦二天
結果喃我眼睛尖手又賤
看到單價位置有篩選過的的痕迹

打開貝殼APP看了一哈真實的掛牌價
莫得那麼嚇人哈
當然我是今天早上6點過起來改大手的時候看的
有可能房東還沒來得及調價

等到尖早上,我的看房群也把我笑藤了
不愧是雞友些

很多人喊我預測得不得漲,我預測啥子嘛又不是神雞,還是要觀察一段時間市場動態多。
政策咋個都會有刺激作用,但分化還是主打歌,比如好板塊好房子價升,普通的量漲為主。

最高潮的是中介。
天天拿到豪宅最貴的幾個掛牌價到處發。
千萬級豪改跟我們沒啥關係,吸引的都是土豪些,本來房源也少,業主不出個意外也不缺錢,還有一些投資業主喃要專門調價搞氣氛。
這些房子掛10萬一平都可以,也不是賣給普通人的,等他們切耍嘛。

一般改善短期內可能難度要大一些。
資格釋放了那麼多出來,那些錢多沒地方用的也許還是會買套來耍,一旦多了要給墊腳上車的造成擠壓,比如售樓部減少優惠、好房源變少等等。
但保持得到好久也不曉得,最終還是要看整體市場。

普通剛需影響應該不是特別大,成交量會漲價格多半還是保持穩定。
一方面政策還在保護剛需,給面積設置了限購門檻免得哪個都來搶,另一方面就是成都的剛需房多得買不完根本買不完。
以貝殼找房為例,26號100-200萬總價房源掛牌量有11萬套,量在那管到起的咋個都叼得到,況且這些買房的房東還不是想把二手賣了切買改善,他們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惜售。
其他的想法留言區討論嘛噶~
最後是限購政策:
簡潔版如下:

複雜版如下:
①5+2是一個限購區,只限144平米以內(含),需要戶籍或者6個月社保。
5+2區144平米以上及二三圈層所有面積段不限購,你買100套都可以。
②以前二圈層的戶口或者社保可買主城和天府新區,現在不行了。
③高新沒有單獨限購了,5+2之間的資格可以互買。
④政策沒提到的投靠等等,可以有單獨的購買資格。
5+2:青羊、錦江、武侯、成華、金牛、高新南、天府新區
二圈層:雙流、龍泉、溫江、新都、郫都、高新西

成都的政策想得確實比較周到莫得那麼粗糙,應該是全國唯一一個限購範圍縮小到具體戶型的。
保護了剛需和首改需求,但是又不影響豪改的換房,每個群體都照顧到了的。
還有一個基本不會出現在購房群或者購房相關的內容裡面的群體,就是暫時買不起房的低收入人群。

這盤的政策把它放到了第一個:就是加大保障力度。
通過租賃、租賃補貼、保障房三種方式做好兜底,人人都房住。
現在成都的保障性產品主要以租賃為主,但是喃成都市考慮到人人都想有個家的夢想,以及配合國家的要求,下一步會出配售型保障性租賃住房。

然後是套數問題
套數同樣只針對還在限購的5+2(青羊、錦江、武侯、成華、金牛、高新南、天府新區)144平米以內(含)戶型。
套數分兩種情況:
戶口資格,兩人以上家庭總套數不超過3套(以前是2套)。
戶口資格,單身家庭總套數不超過2套(以前是1套)。
社保資格,兩人以上家庭總套數不超過2套(以前是1套)。
兩人家庭是指:你和你老公,或者你離婚了你和你娃兒,或者是你們一家三四口(成年人及未成年人娃兒,父母是單獨家庭哈)。
單身家庭指:一個成年人或者離異一個人(無娃或者有娃不跟你)。

在這個基礎上給多人家庭還增加了套數:
生二胎可以增加總套數1套,生三胎可以增加總套數2套(不分戶籍還是社保,生了都給)。
以戶口資格兩人以上家庭飽滿套數為例:
現在的基礎是3套,生3胎再加2套=5套。
結合以前的政策:拿一套房子放到保障性租賃住房平台上+1套。
那可以買6套。
再結合一哈離婚原地就有資格的政策,離婚後一人只要鋪蓋不要房子出戶=戶口單身資格,還可以單獨買2套。
買了後你們的房子可以累積到:8套!
得多有錢才會算這種帳,打擾了。

但是套數這麼多了,也不是都可以貸款。
貸款有一條:「生育多子女家庭商業貸款購買第三套住房認定為二套住房。」
生了2個娃兒及以上的家庭,買第三套房才按照二套標準放貸。
有粉絲問我生了3個買第二套可不可以按照首套標準來,不得行哈,這個只針對第三套房,因為以前第三套房不貸款,現在買第三套及以上如果不是生2個還是不得貸款哈。

增值稅的簡直是全城赦免
現在隨便你幾套房子,只要滿2年就免增值稅。
以前是滿5年或者滿2唯一才免,說到這個評論區不少人給我說才遭了十幾萬···



好傷心嘛。
針對開發商的,或者說是未來的新房市場
①首先是取消了限價,由開發商定價。
這個很多人都比較操心哈,覺得限價取消了開發商得不得騷整。
整不動的,其實就是回歸了市場。
一方面再開發商不可能跳出市場行情亂定價,定高了賣不出切;另一方面雖然限價取消了,但是地價還是:限價抽籤,跟以前一樣保持溢價率低於15%,價格高於平均水平太多也不得給批預售。
可以這樣理解:
均價2萬的板塊,開發商不可能定2.5萬,賣給鬼大爺。
---普通板塊看價格,均價他才賣得脫。
成交3.5萬的板塊,修個牛批產品賣3.5萬+也要得,板塊購買力承受得起也需要這種產品。
---高端板塊看產品,好產品價格肯定要高一些,而且購買力能接受。
總之不限價後,定價也會符合板塊購買力。

②其次是分別取消了配建要求(住要針對住宅配建人才公寓)、降低商業自持比例(在原來的基礎上降低10%)。
這個主要是增加開發商拿地積極性減輕負擔+修出更好的房子,畢竟配建人才房和自持商業都是增加開發難度,減輕開發商的負擔和資金成本,把錢花在正兒八經的產品上。
這個利好開發商也利好購房者,至少不用你的錢切幫人才房和自持商業彌補開發商的利潤了。

取消的精裝限價,也不焦
這個也不焦哈,雖然限價取消了,但是住建一直對精裝標準有要求,你收了好多錢就要給匹配到這個價格的精裝標準,不然不得批的。
其次站在開發商的角度普通住宅精裝標準也不會定價定得太高,還是那句話,回歸市場定高了賣給鬼大爺。
開發商會在利潤和去化之間做平衡,賣不掉標準弄到再高都等於0。

我說完咯,評論區見
這盤表情包是給夠了的
國慶節你們切哪兒耍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