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對車沒有任何概念的女性,我非常不理解男性對車的熱愛與執著。每當他們高談闊論時,我只覺得聒噪,由於所知甚少我甚至喜歡刻意迴避關於車的話題。
我記得當年高考一結束,我父母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就直接替我報了駕校。當時正直直「學車熱」,花了將近四千多塊。可笑的是當時我們家一輛汽車都沒有,礙於父母的威嚴,我硬著頭皮去學開車。
我當年是個只會讀死書的四肢不發達,方向感差,膽子也小的女生。自行車會騎但不敢上正路,電瓶車就更別提了。
由於排隊練車的人很多,我必須每天早早就要乘公交車去駕校,七八月頂著烈日,很快就成了「黑妹」。
年紀小不懂社交,又不愛說話,和教練也沒打好關係,手動擋的車不好學,上車每次都戰戰兢兢,反應遲緩,氣得教練直罵「笨豬」,自信心大受打擊。當時我就想要是有容易掛擋的車該多好。
終於後來出事兒了,學習「側方位停車」時,我把教練車的保險杠給撞了,嚇得我膽結石也發作了。
回家求爹告媽不練了,我爸媽可能也覺得丟臉,認為我不是學車的料,至此不再強求,所以到現在我還是沒有駕照!
工作後有事也就打車,雖然開銷不便宜,但仍然沒有動搖我不要學車的心。
後來戀愛了,對象不錯,感情穩定,談婚論嫁,涉及買車,當時他考慮到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雙方都不會開車,要是有出行一車就能載完的車就完美了。但現實選車卻讓我們崩潰,當時市面上根本沒有合適我們的六到七座的車,因為不是價位過高,就是配置過低,不然就是外觀難看,空間小,性能差,不舒適,所以最終選了個我對象還認為不錯的四座轎車,畢竟是他開。
開始還能將就,平時多跑一趟或者多叫輛車也就過了,可隨著近兩年經濟環境的不景氣,油價的大幅度上漲,孩子的出生,開車出行真是苦不堪言。
二孩三胎暫時放一邊,我現在一胎,你知道孩子出行要攜帶多少東西嗎?除了媽咪包,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各種玩具,書本你是肯定要帶一些的,再加上我們自己的物品,一輛車就顯得多麼擁擠,更別提過年加上父母和年禮了,後備箱是真放不下。
終於我和我老公爆發了:換車!必須換!
隨著新能源的崛起和自身需求,我們不再執著於油耗車,我們參考了市面上目前的六至七座的新能源車,例如別克的GL8,理想的理想L9等,始終感覺缺了點什麼。
有一天我無意間瀏覽到即將上市的AITO問界M7,怎麼說呢,它突然就戳中了我的…心巴。
問界M7
2+2+2的車內布局,華為技術的加持,航空頭枕,長5020MM,寬1945MM,高1775MM,空間又大又舒適。配備採光面積超大天窗,後排設有空調出風口,主駕是全液晶儀錶盤及懸浮式中控大屏。綜合續航里程超過1000KM。
你知道一位女性,一位妻子,一位媽媽對車最看中的是什麼嗎?
不是外觀,不是裝飾,不是品牌,而是安全,是舒適,是實用。
問界M7幾乎滿足了我目前對車的所有需求,我直接就拉上了我老公預約到時候去看車。
有人認為我在吹噓,但我想說有的人一輩子就是膽小,她嘗試克服,卻無力改變。
我這輩子可能都無法學會開車,但我還是想讓我的孩子和父母坐車時安全舒服一點,想讓我的老公開車時順暢有面兒一點。想讓我自己外出時不再焦頭爛額,讓我能在滿足家人需求的同時帶上我自己喜歡的東西。
#問界M7到底動了誰的蛋糕#你沒有動任何人的蛋糕,你只是用心重做了一個全心為家庭考慮,被普通母親認可的新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