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磨鍊品格;勞動,使人快樂
勞動,促進成長;勞動,締造幸福
勞動教育不放鬆
實驗幼兒園結合一日生活各個環節開展了勞動教育,通過孩子的自我服務、服務他人和服務集體的意識培養,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這不僅增強孩子的勞動觀念,而且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新學期,孩子們進入幼兒園開始新的生活。進入集體生活,孩子們從心理上和行為上的調整需要一個過程。實驗幼兒園從暑假家長工作開始摸底。
自己喝水 50%
自己洗手 50%
自己如廁 50%
自己吃飯 50%
收拾玩具 50%
勞動 ▪ 自我服務
為了讓孩子們從小班開始就在生活中勞動、在勞動中學習,教師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入園不久的孩子學會了自己搬椅子、自己動手整理玩具,堅持飯前便後洗手、自己吃飯、自主取拿點心、午餐。勞動從自我服務開始。
勞動 ▪ 服務他人
結合幼兒的一日活動開展「自然滲透式」勞動教育,將豐富多樣的勞動隱藏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教師幫助幼兒養成自己動手疊衣服、挽衣褲、拉拉鏈等生活技能,將勞動與幼兒的生活緊密結合自然無痕,孩子們用稚嫩的雙手感受勞動的意義,體會勞動帶來的快樂。在自我服務的基礎上,教師鼓勵孩子們相互幫助,服務他人,體會幫助他人的快樂。
勞動 ▪ 服務集體
孩子們生活在集體中,幫助集體做事情是他們喜歡並樂意的。比如:給植物澆水,用餐時擦桌子、分餐具、整理餐盤等。讓幼兒在勞動中不斷認識自己,知道自己能做很多事,並且能夠做好,同時又受到老師的表揚和小朋友們的稱讚,不但增強自信心,還能體會到為集體服務是很光榮的事,並樂意去做。
勞動 ▪ 社會實踐
美好生活,勞動創造。成人眼中苦累的勞動,在孩子們眼中卻是好玩的遊戲。教師鼓勵孩子們在家幫助爺爺奶奶收稻穀、干農活,在社會實踐中進一步提高孩子們的勞動能力。
勞動 ▪ 家園配合
教育不但應當培養學生對勞動的尊敬和熱愛,還需要培養學生勞動的習慣。要讓孩子意識到勞動在生活中的意義,培養孩子勞動的意識和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教師鼓勵孩子們在家多多參與勞動,主動做力所能及的事,體驗勞動帶來的樂趣。
實驗幼兒園遵循「勞動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增強孩子們理解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傳統美德,不斷發展孩子們的自身能力,培養孩子們愛勞動的行為習慣、感恩之心和良好的勞動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