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鼻塞,是感冒還是鼻炎?也許2個都不是!

2020年11月16日20:36:03 育兒 1149

你是否考慮過這7種病因?

孩子一鼻塞,大多數家長首先想到的是感冒或者鼻炎。但其實感冒大多7~10天即可恢復,如果按感冒治療10天左右,還是不見好轉或者按照鼻炎治療沒有明顯療效,是不是應該考慮考慮其他因素呢?

因為引起鼻塞的原因有很多,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鼻塞的常見病因。

1

鼻腔異物

相信很多家長都看到過氣管異物的科普文章,也了解過海姆立克急救法,很少聽過鼻腔異物的那些事。

別忘了,孩子們天生好奇,不僅想嘗嘗奇形怪狀的東西,還喜歡探索未知的領域,比如往鼻子里或者耳朵里塞個東西。

鼻腔異物特點:

鼻腔異物多發於1~6歲孩子,年齡稍大可自訴有異物塞入史。

鼻腔異物引起的鼻塞大多是單側。統計發現,右側異物常見,可能是因為兒童右利手的數量占絕大多數。

除了鼻塞,還會出現鼻腔異味和/或流膿涕、血性分泌物等。

異物位置不同,取出方法有差異:異物位於鼻前庭後部和鼻腔前下部間,可於門急診以簡單器械取出;位於鼻腔中後部,需全身麻醉下取出。

2

腺樣體肥大

腺樣體是免疫器官,位於鼻腔後面,反覆呼吸道感染易刺激腺樣體,導致肥大,可將後鼻孔堵塞從而阻塞氣道,出現鼻塞。

典型特點是入睡後打鼾。

另外,由於孩子呼吸受影響,被迫用口呼吸,時間一長,影響孩子的面部骨骼的發育,出現「增殖體/腺樣體面容」。其特點是顴弓高拱,切牙外突,牙列不齊,上唇上翹,面部表情滯呆、精神萎靡。當增大的腺樣體壓迫鄰近的咽鼓管開口時,還可並發中耳炎,影響聽力。

孩子鼻塞,是感冒還是鼻炎?也許2個都不是! - 天天要聞

電子鼻咽鏡可直接觀察到患病兒童腺樣體大小及評估腺樣體阻塞後鼻孔比例,臨床上常作為診斷腺樣體肥大的「金標準」。

因鼻咽鏡檢查無輻射,相比於鼻咽部側位片,更易於家長接受。

目前推薦藥物治療多為:鼻用糖皮質激素多為6周,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治療周期為8~12周。孟魯司特及鼻用激素用藥2周左右,鼻塞癥狀可明顯好轉。

經保守治療無效,患兒缺氧癥狀明顯,則需手術治療。

3

鼻息肉

鼻息肉是贅生於鼻腔或鼻竇黏膜上突出於鼻腔黏膜表面的增生組織團。

鼻息肉特點:

鼻息肉雙側多發,單側較少。常見的癥狀為持續性鼻塞,隨息肉體積長大而加重。

鼻腔分泌物增多時伴有噴嚏,如並發鼻竇感染,分泌物可為膿性。

多有嗅覺障礙。鼻塞重者說話呈閉塞性鼻音,睡眠時打鼾。

若息肉阻塞咽鼓管口,可引起耳鳴和聽力減退。

息肉阻塞鼻竇引流,可引起鼻竇炎,患者出現鼻背、額部及面頰部脹痛不適。

鼻鏡檢查可確診。

小息肉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控制生長。藥物治療無效者行功能性內鏡鼻腔鼻竇手術。

4

鼻中隔偏曲

以前,筆者也覺得鼻中隔偏曲是先天發育異常所致,但最近查了資料才發現,很多原因都可以導致鼻中隔偏曲:

外傷;

常與高拱齶弓同時存在,源於腺樣體肥大,張口呼吸所致;

鼻腔一側的鼻甲肥大或腫瘤壓迫;

遺傳因素。

鼻中隔偏曲的鼻塞主要是因為對側鼻腔寬暢,日久因生理性的補償作用使黏膜及鼻甲代償性肥厚或增生致鼻腔縮小。同時伴隨張口呼吸、咽喉不適或異物感,或入睡後出現鼾聲

此病主要是治療原發病,同時手術整形。

5

鼻竇炎

急性鼻竇炎:指鼻腔和鼻竇黏膜細菌感染後的急性炎症,鼻部癥狀持續10d以上,12周內完全緩解。

慢性鼻竇炎:鼻部癥狀持續12周以上,癥狀不能完全緩解甚至加重。

主要癥狀:鼻塞(張口呼吸、氣粗或夜間睡眠打鼾)、流涕、咳嗽、頭痛。

伴隨癥狀:嗅覺障礙、聽力下降、行為異常(注意力不集中、易煩躁、易激惹等)。

主要體征:下鼻甲充血、腫大,鼻腔、中鼻道有黏(膿)性分泌物,咽後壁淋巴組織增生,並可見黏(膿)性分泌物附著。

伴隨體征:腺樣體和(或)扁桃體增生肥大,部分患者表現為分泌性中耳炎的體征。

鼻鏡或者鼻竇CT均可確診。

鼻竇炎大多口服藥物保守治療,除非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需手術:

影響鼻腔通氣和引流的腺樣體肥大和(或)扁桃體肥大;

鼻息肉和(或)上頜竇後鼻孔息肉對竇口鼻道複合體引流造成阻塞;

出現顱內、眶內或眶周等併發症。

藥物治療包括:抗生素、黏液促排劑、減輕黏膜充血劑、鼻用糖皮質激素、鼻腔沖洗。

6

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鼻塞主要是鼻黏膜炎症反應引起的。除此之外,還伴隨流清涕、打噴嚏,遇到冷空氣或花粉等過敏原時比較明顯。

發作期可見鼻腔黏膜蒼白水腫。

糖皮質激素是最有效的藥物,其次是抗白三烯葯,第三是抗組胺葯。短期內迅速緩解鼻塞可以考慮鼻用減充血劑,但不能超過7天。

7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本病為EB病毒感染所致。主要表現為發熱、咽峽炎、皮疹、淋巴結腫大,其次尚有鼻塞、眼瞼浮腫、脾臟腫大、肝臟腫大。

外周血白細胞增多,淋巴細胞增多,可作為初步篩查的標準之一。其中異型淋巴細胞增多,佔比超過10%或數量超過1×10^9均可作為臨床診斷的指標。

抗EBV-CA-IgM和抗EBV-CA-IgG抗體陽性,抗EBV-NA-IgG陰性或抗EBV-CA-IgM 陰性,抗 EBV-CA-IgG 抗體低親和力陽性兩項之一的即可診斷為兒童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本病主要是抗病毒對症支持治療。

此外,先天性後鼻孔閉鎖、肉芽腫、纖毛運動障礙也都會有鼻塞表現,所以如果經常規治療無效,一定要帶孩子及時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參考文獻:

[1]陳國威, 嚴尚, 潘宏光等. 兒童鼻腔異物的臨床表現和診治[J]. 中國醫藥, 2019, 第14卷(7):1082-1085.

[2]錢南南, 王文忠. 孟魯司特和鼻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小兒腺樣體肥大研究進展[J]. 安徽醫藥,2017, 第21卷(3):435-438.

[3]李咸龍,溫湘玲.鼻中隔偏曲治療的沿革和現狀[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誌,2004(11):701-704.

[4]兒童鼻-鼻竇炎診斷和治療建議(2012年,昆明)[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2013(03):177-179.

[5]周兵,許庚.變應性鼻炎鼻塞的機制與治療[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2019,33(08):780-785.

[6]尹靜.兒童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臨床治療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處方葯,2019,17(06):32-34.

本文首發:醫學界兒科頻道

本文作者:醫學小白

責任編輯:李小榮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黃山3天撿了18個孩子 - 天天要聞

黃山3天撿了18個孩子

極目新聞記者 劉毅五一假期,不少父母帶著孩子到黃山旅遊,旅途中有孩子和家長走散。景區工作人員介紹,5月1日至3日下午4時,黃山景區一共幫著父母們找到18個孩子。5月3日下午3時許,在黃山觀石亭附近,一位來自南京的媽媽向景區工作人員求助,稱十歲的兒子走散了。工作人員找這位媽媽要了孩子的照片,然後發在工作群中。最...
10萬+播放的視頻告訴你:最愛我們的人,最容易被我們忽視 - 天天要聞

10萬+播放的視頻告訴你:最愛我們的人,最容易被我們忽視

本文1739字,閱讀約需4分鐘。刷到一個小視頻,看完後,臉上雖掛著笑,眼睛卻濕潤了。「喂,媽,生活費不夠了,再給我轉1000塊錢唄。」「你誰啊?」「媽,我聲音你都聽不出來了。我是你閨女肉肉。」「現在詐騙電話太多了。」「我手機號碼你認不出來嗎
大同一商場五一假期邀家長孩子「挖煤」,挖出的煤塊可免費帶走 - 天天要聞

大同一商場五一假期邀家長孩子「挖煤」,挖出的煤塊可免費帶走

極目新聞記者 王鵬五一假期期間,有網友發視頻在山西大同一商場體驗挖煤活動,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很多孩子頭戴安全帽,手拿鎚子和鏟子,化身小礦工不停敲擊著煤炭。小朋友化身「礦工」敲煤大同一商場「挖煤」活動大同一商場「挖煤」活動5月3日,記者採訪了該活動的負責人馬女士。馬女士稱,活動時間是從5月1日到5日,顧客可...
2歲半小孩童的養胃早餐,長高長個,又是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 天天要聞

2歲半小孩童的養胃早餐,長高長個,又是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哈咯,姐妹們,你們好呀?平時你家的寶寶愛不愛吃飯?我悄悄告訴你們哈,我家二寶真的在這方面讓人非常非常非常省心的,飯飯自己吃,而且每次都光碟!他從來不用我喂他,去了商場,也頂多拿個牛奶,其他零食他一概看不上!沒有吃零食的習慣就是好。
《小巷人家》番外144:庄超英大轉變,發現黃玲的美 - 天天要聞

《小巷人家》番外144:庄超英大轉變,發現黃玲的美

大年初三本想是好好休息一下,能早點睡覺的,可是去拍全家福就弄到很晚,鵬飛又去安排了吃飯,這一天便是過的更有意義了,回家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0點鐘了。四個小傢伙在車裡的時候就已經睡著了,黃玲她們到家已經快11點了,大家把孩子抱回屋裡,簡單洗漱一
孩子的缺點,就是孩子最大的優勢! - 天天要聞

孩子的缺點,就是孩子最大的優勢!

每當看到孩子身上的「缺點」父母總是又擔心又焦慮,其實每一個「缺點」背後,都有一個潛力和優點! 1️⃣對於不聽話有主見的孩子 我們可以告訴自己 在沒有搞清楚狀況的時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