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心理學實驗告訴你,常被父母擁抱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2020年07月29日17:08:03 育兒 1843

作為爸媽,不可不知的「恆河猴實驗」

上個世紀50年代末,美國心理學家哈洛(Harry F. Harlow)及其同事們,把一隻剛出生的嬰猴與其母親分離,放進一個隔離的籠子中養育,並用兩個假猴子替代真母猴。這兩個代母猴分別用鐵絲和絨布做成。

實驗者在「鐵絲母猴」胸前安置了一個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頭,而「絨布母猴」則沒有。按哈洛的說法就是「一個是柔軟、溫暖的母親,一個是有著無限耐心、可以24小時提供奶水的母親」。

經典心理學實驗告訴你,常被父母擁抱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 天天要聞

剛開始,嬰猴多在「鐵絲母猴」身旁,但沒過幾天,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嬰猴只有飢餓時才去「鐵絲母猴」那裡喝幾口奶水,更多的時候是依偎在「絨布母猴」身上。此外實驗觀察發現,嬰猴在遭到陌生的物體,如一隻木製的大蜘蛛的威脅時,會跑到「絨布母猴」身邊並緊緊抱住它,似乎「絨布母猴」會給嬰猴更多的安全感。

經典心理學實驗告訴你,常被父母擁抱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 天天要聞

為什麼絨布媽媽比鐵絲媽媽更能讓嬰猴產生依戀和安全感?哈洛和他的同事給出了答案:「接觸」、「溫暖的觸感」。

恆河猴94%的基因與人類相同,所以很多心理學家認為雖然實驗對象是恆河猴,實驗結果同樣可以適用於人類。

哈洛的發現對當代的育兒理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許多孤兒院、社會服務機構都或多或少地依據哈洛及其同事的研究發現調整了自己的關鍵政策。部分是因為哈洛的緣故,醫生現在知道將新生嬰兒要直接放在母親的肚子上;孤兒院的工作人員知道僅僅向嬰兒提供奶瓶是不夠的,還必須抱著棄嬰來回搖動,並且要對其微笑。

常被父母擁抱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嬰猴渴求的「溫暖的觸感」,其實就是人類孩子們經常渴求的「抱抱」。有時我們會看到,一個孩子伸出雙手向爸爸媽媽要一個「抱抱」,可是爸爸媽媽卻覺得孩子太粘人,或自己很忙而拒絕。殊不知,你拒絕的不僅僅是一個「抱抱」,還有一份孩子對你的安全依戀,和他/她面對這個世界的基本安全感。

01

擁抱讓孩子產生安全感、信任感

當孩子還是一個胎兒時,生活在媽媽溫暖的子宮中,被羊水環繞,這對胎兒來說是一個安全的環境。當孩子呱呱落地,失去了媽媽子宮的庇護,孤身暴露在陌生的環境中,孩子會產生一種無助和恐懼感。所以這時媽媽或他人溫暖的擁抱,會讓孩子感到安全,能更快更好地適應這個陌生的環境。

經典心理學實驗告訴你,常被父母擁抱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 天天要聞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真觀察就會發現,假如孩子摔倒或受到某事物的驚嚇,一個溫暖的擁抱,能讓孩子的情緒很快地平復下來。因為在擁抱中,他們感覺到自己是被呵護的,是被愛的,是安全的。

02

擁抱可消除孤獨感,讓孩子感到有支撐

孩子對父母擁抱的渴望,其實就是愛的確認。擁抱是一種無言的交流。幾乎百分之七十的交流都是無言的。身體語言可以依賴於一個動作,而擁抱是無言表達自己的最好方法。

經典心理學實驗告訴你,常被父母擁抱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 天天要聞

當孩子受了委屈,一個暖心的擁抱能讓孩子感受到被支持,就會更願意表達自己的「遭遇」,化解「傷痛」,然後又能能量滿滿地去探索這個世界。

03

擁抱讓孩子遠離不良情緒困擾

經典心理學實驗告訴你,常被父母擁抱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 天天要聞

研究證實,擁抱會促進機體產生多巴胺。多巴胺是腦內的一種神經遞質,主要傳遞亢奮和歡愉的信息,直接影響人們的情緒。所以常常被擁抱的孩子會更多地感受到快樂,感受到支持,從而遠離不良情緒的困擾。

04

擁抱孩子,父母也可感受到愛的滋養

經典心理學實驗告訴你,常被父母擁抱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 天天要聞

擁抱是一個相互的動作,給予擁抱同時也獲得了他人的擁抱。愛是流動的,當父母擁抱孩子,傳達給孩子愛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孩子給你的愛的回應。

此外,孩子真摯的笑容,溫暖的擁抱,有著治癒一切的魔力,它們能洗滌成人心上的疲憊與繁雜。

所以,爸爸媽媽們,多多擁抱你們身邊小小的人兒吧~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母親節,松江這群爸爸們走進訓練營解鎖父育陪伴 - 天天要聞

母親節,松江這群爸爸們走進訓練營解鎖父育陪伴

親子關係中父親的陪伴不是母親角色的「替補」,而是提供獨特的養育維度。5月11日,洞涇鎮的二十多個爸爸帶著自家孩子一起走進由松江區同於道體育管理中心主辦的「父育生態訓練營」,在高智爾球等運動項目中默契配合,在協作對抗中增進情感連接,自覺承擔起小家庭的父育陪伴,為媽媽們分擔育兒重擔。早上8時半,孩子們在爸爸...
母親成為育兒焦慮的終端?一位人類學者的觀察 - 天天要聞

母親成為育兒焦慮的終端?一位人類學者的觀察

在關於教育問題的媒體報道中,家長常常以負面形象出現,尤其是母親。她們是有問題的大人,焦慮、偏執、嘮叨甚至瘋狂,以愛為名控制孩子,唯分數論。但是對人類學者關宜馨來說,母親和孩子一樣痛苦。他們只是先於不諳世事的孩子看到了未來就業與快樂童年之間難以兼容的社會現實,在這種悖謬中苦苦掙扎。每一位母親的進退兩難...
媽媽的模樣 - 天天要聞

媽媽的模樣

媽媽,是什麼模樣?是清晨煮粥時鬢角的白霧還是深夜蓋被時垂落的髮絲是風雨里為你撐傘的背影還是鏡前裝扮時燦爛的臉龐過去一年媽媽的故事曾經打動你我她們的模樣你還記得嗎?我們用「AI」繪出了她們的模樣點擊圖片,回顧她們的故事01「天籟」媽媽·丹正和媽媽根藏卓瑪來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茫拉鄉平時以放牧為生偶...
青年早新聞|「媽媽,我愛你,」一句話,孩子邊說邊淚崩 - 天天要聞

青年早新聞|「媽媽,我愛你,」一句話,孩子邊說邊淚崩

今天是5月11日,中國青年報「青年早新聞」來了——「青年關注、關注青年」!幾分鐘速覽最新熱點,帶你走近「寶藏學校」、觸達「青春團訊」、學習「榜樣人物」、了解「服務動態」。今天,祝所有的媽媽安康常伴,笑顏永駐圖片由AI輔助生成「媽媽,我愛你。」一句話,孩子邊說邊淚崩 婚姻登記實現「全國通辦」新修訂的《婚姻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