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生活中,許多人在不經意間,就陷入了隨大流的怪圈。
網上最近的熱點話題,即便還沒了解事件全貌,不少人總是條件反射般地先點開評論區,急於窺探他人的想法和態度。
在這些評論中,只要某個觀點獲得了大量的點贊,看起來似乎足夠權威和主流,就對其深信不疑。
事件本身的具體細節和來龍去脈卻不關心,哪怕是某些有心之人的刻意引導,也難以察覺漏洞。
在這樣的環境中,漸漸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變得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這也正是為什麼許多人總是抱怨,外在環境太容易干擾人的心智,導致自己在做事時,總是容易迷失方向。

平時為茶友答疑解惑時,也發現了這樣的問題。
許多人對茶葉的了解和認知,幾乎完全依賴於網上和書籍中的信息。
但不少觀點存在衝突,讓人越看越迷茫。
最近就有這樣一位茶友前來尋求茶葉推薦,在網上幾乎挑花了眼,卻還是難以決定。
最後他只提出了一個重點,茶湯的香氣要夠足。
有哪些茶葉能滿足這位茶友的要求?有同樣追求的看官們,不妨一起接著往下看。

《2》
推薦一:白茶白牡丹。
白毫銀針、白牡丹與壽眉,由於生長氣候存在細微差異,讓香氣滋味也有著各自的不同。
第一次喝白茶的茶友,往往在品類的選擇上就犯起了「糾結恐懼症」。
而生長時間恰好介於中間的白牡丹,香氣結合了白毫銀針和壽眉的特點,就能輕鬆解決這一難題。
正如其名,白牡丹有著「茶中仙子」的美譽。
不只是因為一芽一、二葉的秀美結構,更是因為蘊含的花香層次極為豐富。
按照國標,白牡丹有四種等級劃分,越高等級的白牡丹,採摘時間越靠前。

緊接著白毫銀針之後採摘的特級白牡丹,即俗稱的牡丹王,嫩芽飽滿,外表覆蓋著一層濃密細膩的白毫。
因此,牡丹王經過沸水沖泡,首先展現出的是濃郁毫香,其次才是花香,導致一部分茶友會將其錯認為白毫銀針。
而排列其後的一級白牡丹,花香作為主要香型,層次更加豐富,更能滿足香氣愛好者的需求。
2024一級白牡丹,儲存的時間還未滿一年,依舊處於新白茶的行列,香氣清新明麗。
玉蘭香、梔子香、小蒼蘭香……一部分凝結成蓋香,一部分落入水中。
隨著稠滑的茶湯進入口中,輕柔的花香與清郁的植物鮮香在舌面上爭先恐後地湧現。
直至湯水已經完全咽下,口腔里出現了回甘與生津的奇妙感受,仍然氤氳著清盈花香,又鮮又活。
一呼一吸間,紛紜柔香持久不散,只覺沉浸在溫柔鄉里,不忍心將其打斷。

《3》
推薦二:岩茶肉桂。
在沒有暖氣的南方,除了依靠取暖器和厚重衣物,人們也善於通過飲食來溫暖身心,消除寒意。
以前在外出差,結識了一些來自川渝地區的朋友。
在那些寒冷的冬日裡,他們總愛圍坐在一起,享受一頓麻辣鮮香的火鍋。
用熱烈的火候和濃郁的麻辣味道,驅散濕冷氣候帶來的不適與陰鬱。
在福建地區,特別是福州,辣並不屬於主流口味,喝岩茶的習慣更常見一些,尤其偏好選擇正岩肉桂。
提起肉桂,大多數人腦海里第一反應就是獨一無二的桂皮香,瞬間就能喚醒因寒冷而變得有些遲鈍的感官。
辛銳的桂皮香具有極強的穿透力,即便混在其他香氣里,也能被快速辨認。

挑選岩茶除了注重工藝,來自什麼樣的山場,也是眾多茶友們關心的因素。
這裡要推薦的,就是出自著名武夷岩茶「三坑兩澗」的慧苑坑肉桂。
湯水細膩柔滑,卻又芬芳四溢,每一衝的滋味感漸強。
抿一口茶湯,能感受到濃郁而清冽的桂皮香,渾厚而綿長的木質香,輕盈而明媚的蘭花香、甜蜜的焦糖香……
而清涼的薄荷香,盡顯端莊的坑澗氣息,彰顯著正岩好茶的中正平和與高貴典雅。
各種香氣組合在一起,在口腔中橫行激蕩,如同千軍萬馬般奔騰而過,卻又溫柔地拂過舌面,留下一路的順暢與舒適。
即使湯水咽下後數十分鐘,那份木質香、桂皮香與清涼感依然霸喉不退,持續散發著強大的氣場。

《4》
推薦三:紅茶正山小種。
如果對紅茶稍有了解,一定聽說過正山小種的名號。
甚至在一些超市的茶葉專區里,也能發現它們被包裝得極為精美,擺在最顯眼的位置上。
即便到了年底,超市裡做起了力度不小的促銷活動,以極低的價格就能將這些茶葉帶回家,也希望大家謹慎一些。
挑選六大茶類,僅憑包裝和價格判斷是遠遠不夠。
親眼目睹茶葉的實物,親自品味茶香與茶味,才是了解茶葉品質的關鍵。

對品質沒有大致把握的情況下,因為價格低而草率入手,無疑大大增加了踩坑的幾率。
線上或線下買茶,始終要認準可靠的銷售渠道,品質有保障、且符合自己口感喜好的茶葉,才是真正的物有所值。
這裡提到一點,正山小種與正山煙小種,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風味大有不同。
正山煙小種,使用的是最傳統古老的煙熏工藝製作,帶有特殊的煙熏香,在所有香味中極具辨識度。
然而,這種煙熏風味在茶圈內的接受度,卻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
有些人喝完後仍然念念不忘,新茶友或對紅茶接觸不深的人,往往喝一次就不會再喝。

因此,還是不含煙熏工藝的正山小種更推薦大家嘗試,積累一定的品鑒經驗後再深入探索也不遲。
桐木高山的氣候,使得茶葉孕育出豐富的芳香物質,對紅茶來說,花果香是不可或缺的基礎香型。
用蓋碗沖泡,蓋子上和湯水裡,蘊含著濃郁的花香與多重果香,清新花香起著襯托作用。
抿一口茶湯,花香、果香、蜜香、焦糖香等香型起初不分彼此,相互交織融合,帶來了鮮潤溫和的風味體驗。
待茶湯完全咽下後,這些香氣各自在舌面上佔據領地,持續散發著鮮甜的氣息。
生津與回甘在舌上迅速生成,同時湧起的還有甜美的花香,連續攻勢之下,令人有些猝不及防,品味間久久難以回神。

《5》
喝茶許多年愈發感受到,香氣是一種承載著記憶與情感的信息。
提到一款茶,腦袋裡瞬間就會浮現起當時的場景和味道,也忘不了那些深邃悠長的氣息。
白牡丹的花香、肉桂的桂皮香、正山小種的花果香……
每一絲氣味,都是寶貴的嗅覺享受,更是心靈的慰藉。
在瀰漫周身的馥郁芳香中,彷彿能觸摸到生活的脈搏,感受到其中的滿足與幸福感。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