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是孩子探索世界、學習與人相處的重要部分,良好的社交關係能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和能量補充。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能結交到品德良好、積極向上的朋友,不要被「爛人」糾纏,所以,我們就要教孩子學會識人辨人。
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語言,語言往往是一個人內心品質的最直接的體現。如果對方喜歡說這幾句話,人品可能會有問題,告訴孩子一定要遠離。
第一句:「這又不是我的錯,都怪……」:推卸責任的高手
朋友家的孩子瑤瑤最近就被好朋友給坑了一把。瑤瑤學校要舉辦運動會,瑤瑤負責根據最後的清單採買服裝和道具。結果收到貨後才發現數量不對,服裝顏色也買錯了。但是重新購買時間已經來不及了,最後只能硬著頭皮上,演出效果大打折扣,沒有參加上的同學充滿怨言。
活動結束後,老師組織班委會,要求大家檢討問題出在哪裡的時候,負責敲定最後清單的欣欣來了一句「不關我的事兒,是瑤瑤自己沒有核對信息,把顏色買錯了」
瑤瑤生氣地和媽媽說,「明明是欣欣最後確定的數量和顏色,她犯下的錯卻要賴在我身上!」
瑤瑤確實應該再核對一遍,但是作為清單負責人,弄錯數量和顏色,這是不是最大的疏忽呢?
「這又不是我的錯,都怪……」喜歡說這句話的人,往往缺乏擔當精神。他們害怕承擔責任帶來的後果,所以問題出現後往往第一時間先洗清自己。
而一個沒有擔當的人,是不值得信任的!因為遇到困難和挑戰時,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拋棄夥伴,只顧自己全身而退。那麼你就可能會變成「替罪羊」,承受本不該屬於自己的責任。
第二句:「我就是開個玩笑,你怎麼還當真了」:邊界感缺失者
「就是個玩笑,你怎麼還生氣了。」
「別這麼小心眼,我就是開個玩笑。」
「一個玩笑也值得生氣嗎?」
告訴孩子,如果朋友經常和他說這些話,務必要遠離。這類人常常打著「開玩笑」的旗號,調侃孩子的外貌,家庭,傳播你的秘密甚至是隱私。一旦你生氣了,他們還會說是你的心眼太小了,不大氣。
明明是他的問題,卻將錯誤歸到你的身上,很多性格內向的孩子很容易被這樣的朋友洗腦,自己先感到愧疚,真的認為是自己太小心眼了,將來會持續成為別人的「笑柄」。
家長要讓孩子明白,這種玩笑缺乏對他人的基本尊重,看似玩笑,實際上別有用心。玩笑應該建立在雙方都感到舒適的基礎上。如果有人的玩笑讓你不開心,這不是你的問題,而是對方不懂得尊重,要及時遠離,保護好自己的感受。
第三句:「你就是不行,再努力也沒用」:打壓式洗腦者
青青媽媽發現女兒這學期變得很自卑,不管做什麼事都認為自己不行。和孩子溝通後發現問題竟然出在青青的好朋友婷婷身上。
青青說,自己考好了,婷婷就給自己潑冷水,說「題目這麼簡單,想考好很簡單」;考不好,婷婷就說 「你就是不行,再努力也沒用」;前幾天班級運動會,青青想報名獨唱,結果婷婷冷笑道「你唱歌跑調自己不知道嗎?」
平時的相處中,婷婷總是有意無意地打壓女兒,說青青胖,說青青 皮膚黑不好看等等。好友的話讓星星情緒越來越低落,甚至開始變得有些自卑。
凡是喜歡給自己潑冷水的朋友,務必要遠離。
這種人內心狹隘,喜歡嫉妒,他們見不得別人進步,通過貶低他人來獲得病態的優越感。越是親近的人,他越喜歡貶低。長期與這類人相處,孩子的自我認知會受到嚴重扭曲。原本積極向上、敢於挑戰的心態,可能會逐漸被自我懷疑和怯懦取代,陷入深深的內耗當中。
要告訴孩子,真正優秀的人會鼓勵你成長,而不是把你拉進失敗的泥沼。
第四句:「我告訴你個秘密,你別告訴別人」:隱私擴散者
當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就要小心了。因為喜歡說這句話的人,自己的嘴巴就不牢,他們往往喜歡造謠,傳播別人隱私。
表面上看,你倆關係好,他才將秘密告訴了你,實際上這句話他早就不知道和多少個人說過了。他之所以告訴你,一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很厲害,知道很多別人的秘密;二是想通過所謂的秘密套取你的信任,換一個你的秘密,一旦得到,他們就會迫不及待地分享給別人。
如果身邊有嘴巴不牢,喜歡說人壞話,傳播小道消息的朋友,不必猶豫,馬上離開。
一個好朋友可以幫助孩子成長,一個壞朋友也可以毀掉孩子的人生。作為父母,我們要重視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社交對象的交往,幫助孩子交到三觀正,性格好的好朋友,在人生的路上,互相扶持,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