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播放的視頻告訴你:最愛我們的人,最容易被我們忽視

2025年05月03日17:34:04 育兒 1068


10萬+播放的視頻告訴你:最愛我們的人,最容易被我們忽視 - 天天要聞

本文1739字,閱讀約需4分鐘。

刷到一個小視頻,看完後,臉上雖掛著笑,眼睛卻濕潤了。

「喂,媽,生活費不夠了,再給我轉1000塊錢唄。」

「你誰啊?」

「媽,我聲音你都聽不出來了。我是你閨女肉肉。」

「現在詐騙電話太多了。」

「我手機號碼你認不出來嗎?」

「騙子聲音和手機號碼都能作假呀。」

「不用那麼小心,現在哪有那麼多騙子。我真是肉肉!」

「那你說你是我女兒,我生日是幾號呀?」

「生日?哎喲,我哪記得那個呀,回來再說唄。我真是你閨女!」

「那我問你個簡單的。我今年多大了?」

「30……40,40多了吧?回來再問問姥姥,姥姥肯定知道好吧。」

「問你個最簡單的,我喜歡吃什麼?」

女兒思索,喃喃:「喜歡吃什麼……」

媽媽的畫外音:「你愛吃的紅燒肉,你愛吃的清蒸鱸魚,這蝦你也愛吃……」

女兒哽咽:「媽,說的對,我就是個騙子。」

音樂起,「若不是你渴望眼睛,若不是我救贖心情,在千山萬水人海相遇,喔,原來你也在這裡……」

手機提示音:「支付寶對賬,1000元。」

字幕浮起:最愛我們的人,也是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人。

該視頻帳號為「賢媽家的肉肉」。播放量、轉發量、收藏量都是10萬+,留言達1.4萬。

這段讓人笑著流淚的對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無數家庭的影子——我們總以為最親近的人應該彼此了解,可現實往往是:孩子說不清父母的生日,父母卻記得孩子愛吃的每一道菜。

視頻里母親的三連問,像極了現實版的「親情試卷」:

?生日題,你對我的生命起點了解多少?

?年齡題,你對我的歲月痕迹是否關注?

?口味題,你對我的喜怒哀樂是否用心?

而女兒的啞口無言,暴露了當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冰山」:

父母記得孩子幼兒園得的小紅花,孩子卻不知道父母的工作內容。父母銘記孩子點滴成就,孩子卻忽視父母工作辛勞,親子關註失衡。愛不應是?單向付出的,而是雙向的流動。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數據顯示,超過60%的親子對話停留在「作業寫完了嗎」「錢夠花嗎」的層面。親子對話聚焦學業金錢,情感交流匱乏,家庭關係缺少深度和溫度。

微信聊天記錄里最多的不是暖心問候,而是轉賬記錄和「收到請回復」。?數字時代的疏離,親情表達形式單一,需要重視情感溝通。

想起昨天午飯時,妻子抱怨道:兒子也沒有個動靜。

飯後,我悄悄地私聊兒子,適當地「添油加醋」:你媽想你了,念叨著你怎麼沒個消息。可以經常發布一些旅遊或美食信息在群里,讓家人看到你們的美好和幸福。

兒子立即回復:好哇,一會發點哈。

稍後,遊歷順德、佛山的數張相片紛至沓來:廣東粵劇博物館內精緻的戲曲道具、瓊花會館古色古香的建築、水上飛人表演的精彩視頻,還有那充滿韻味的園林、莊嚴肅穆的古廟、令人垂涎的美食,以及試穿印有棕櫚葉圖案短袖襯衫像歸國華僑的陽光青年。

兒子的照片和視頻讓我感慨,這些美好的瞬間不僅展現了他絢爛多彩的生活,也讓我意識到家庭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然而,視頻中不知道母親生日與喜好的女兒,絕非個例。追根溯源,這往往是由於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過度注重孩子的物質需求,而在情感交流與感恩教育方面有所欠缺。

具體行動指南如下?:

1.從小培育孩子的感恩意識。比如,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像掃地、洗碗等,使其親身體會父母日常操持家務的不易。正如《朱子家訓》中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2.家長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孩子樹立感恩的榜樣。在日常生活中,對長輩的孝順、對他人的關愛,孩子皆會看在眼裡,記在心中。

3.每周設置30分鐘「無手機分享時光」,全家人輪流分享:

我這周最開心的瞬間:促進家庭成員間的情感共鳴,讓彼此了解快樂源泉。

我這周遇到的困難:有助於相互理解支持,增強家庭凝聚力與解決問題能力

我發現你的一個小優點:培養相互欣賞的習慣,增進親子關係與彼此自信。

願每個家庭都能做到:

孩子能脫口而出父母的生日,不是靠死記硬背,而是因為那天父母總會收到一張賀卡、一束鮮花、一個擁抱,一句深情的「我愛您」;

孩子會主動為父母捶捶背,不是因為有所求,而是因為知曉父母一天的疲憊;

父母了解孩子的喜好,不是通過查看購物記錄,而是因為餐桌上總有他愛喝的湯;

父母會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因為明白孩子需要理解;

當電話響起時,不需要證明「我是你女兒」,因為每一通來電都帶著親情的溫度。

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10萬+播放的視頻告訴你:最愛我們的人,最容易被我們忽視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黃山3天撿了18個孩子 - 天天要聞

黃山3天撿了18個孩子

極目新聞記者 劉毅五一假期,不少父母帶著孩子到黃山旅遊,旅途中有孩子和家長走散。景區工作人員介紹,5月1日至3日下午4時,黃山景區一共幫著父母們找到18個孩子。5月3日下午3時許,在黃山觀石亭附近,一位來自南京的媽媽向景區工作人員求助,稱十歲的兒子走散了。工作人員找這位媽媽要了孩子的照片,然後發在工作群中。最...
10萬+播放的視頻告訴你:最愛我們的人,最容易被我們忽視 - 天天要聞

10萬+播放的視頻告訴你:最愛我們的人,最容易被我們忽視

本文1739字,閱讀約需4分鐘。刷到一個小視頻,看完後,臉上雖掛著笑,眼睛卻濕潤了。「喂,媽,生活費不夠了,再給我轉1000塊錢唄。」「你誰啊?」「媽,我聲音你都聽不出來了。我是你閨女肉肉。」「現在詐騙電話太多了。」「我手機號碼你認不出來嗎
大同一商場五一假期邀家長孩子「挖煤」,挖出的煤塊可免費帶走 - 天天要聞

大同一商場五一假期邀家長孩子「挖煤」,挖出的煤塊可免費帶走

極目新聞記者 王鵬五一假期期間,有網友發視頻在山西大同一商場體驗挖煤活動,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很多孩子頭戴安全帽,手拿鎚子和鏟子,化身小礦工不停敲擊著煤炭。小朋友化身「礦工」敲煤大同一商場「挖煤」活動大同一商場「挖煤」活動5月3日,記者採訪了該活動的負責人馬女士。馬女士稱,活動時間是從5月1日到5日,顧客可...
2歲半小孩童的養胃早餐,長高長個,又是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 天天要聞

2歲半小孩童的養胃早餐,長高長個,又是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哈咯,姐妹們,你們好呀?平時你家的寶寶愛不愛吃飯?我悄悄告訴你們哈,我家二寶真的在這方面讓人非常非常非常省心的,飯飯自己吃,而且每次都光碟!他從來不用我喂他,去了商場,也頂多拿個牛奶,其他零食他一概看不上!沒有吃零食的習慣就是好。
《小巷人家》番外144:庄超英大轉變,發現黃玲的美 - 天天要聞

《小巷人家》番外144:庄超英大轉變,發現黃玲的美

大年初三本想是好好休息一下,能早點睡覺的,可是去拍全家福就弄到很晚,鵬飛又去安排了吃飯,這一天便是過的更有意義了,回家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0點鐘了。四個小傢伙在車裡的時候就已經睡著了,黃玲她們到家已經快11點了,大家把孩子抱回屋裡,簡單洗漱一
孩子的缺點,就是孩子最大的優勢! - 天天要聞

孩子的缺點,就是孩子最大的優勢!

每當看到孩子身上的「缺點」父母總是又擔心又焦慮,其實每一個「缺點」背後,都有一個潛力和優點! 1️⃣對於不聽話有主見的孩子 我們可以告訴自己 在沒有搞清楚狀況的時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