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談育兒補貼:建立多部門數據共享的信息管理平台

2025年03月11日15:30:20 育兒 1461

全國人大代表談育兒補貼:建立多部門數據共享的信息管理平台 - 天天要聞

2025年全國兩會提出發放育兒補貼。圖片由何海寧使用ai工具生成

對四川省蒼溪縣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君來說,2023年,看似宏大的現代社會低生育率問題有了一個具象化的呈現:當年,岫雲村出現了「逝世的多,出生的少」的情況,「老年人走了,新生兒的數量跟不上」。

事實上,全國生育困境的徵兆早已出現。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表明,2020年,我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3,低於國際公認的「高度敏感警戒線」1.5。同年,新加坡的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1,日本為1.34,法國為1.84。

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新聞發布會上,時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稱,中國較低的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主要受到育齡婦女數量持續減少和「二孩」效應逐步減弱的影響。從2020年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生活的不確定性和對住院分娩的擔憂,進一步降低了居民生育的意願。

李君認為,導致中國生育率走低的核心原因,是養育子女的經濟負擔頗為沉重。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在2025年全國兩會上,他提交了「關於給予二孩三孩家庭發放育兒補助,助力提升生育率的建議」。他呼籲,應通過向二孩三孩家庭發放現金、教育補貼、助學貸款、獎學金等方式,減輕家庭經濟壓力,增強公眾生育信心。

這也將成為現實。2025年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補貼。

育兒成本水漲船高

李君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除了岫雲村,他對生育率走低的直觀感受,還來自身邊的朋友:「身邊很多朋友是適齡的、處於婚育期的年輕人,生育意願其實不強。」

他將經濟因素歸為造成此類現象的核心因素:近年來,從孩子出生前的產檢、孕婦營養補充,到出生後的日常生活、醫療、教育等,各項育兒成本水漲船高,給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按照李君的估算,光是一個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學費、課外輔導費、興趣班費用等教育支出,至少需要幾十萬元。

2024年,由人口學者梁建章等多位專家設立的「育媧人口研究」智庫,發布了《中國生育成本報告2024》。據該報告,全國家庭0-17歲孩子的養育成本平均為53.8萬元,養育到本科畢業則平均要花費68萬元。其中,上海、北京、浙江為養娃成本最高的三大地區,分別為101萬元、93.6萬元和近85.5萬元。

問題不止於此。李君認為,對雙職工家庭來說,父母還可能因照顧孩子分心,職業道路受限。前述報告也指出,這一現象對女性的影響或許更為深遠,其原因在於,生育後,女性為了照顧家庭,可能會選擇更方便照料孩子、工資更低的崗位,導致女性長期工資率下降,這也是「母職工資懲罰」現象。

報告綜合多篇論文的研究數據得出,在中國,每生一個孩子會導致女性工資率下降12%-17%。女性工資率下降的具體幅度,也依據子女數量、所在工作部門的性質等而有所不同。

「高昂的育兒成本,使得許多年輕夫婦望而卻步,不敢輕易生育二孩、三孩。」李君說,「它確實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

經濟也並非唯一的影響因素。前述報告還引述其他研究的結果,列舉了養育孩子的時間成本:若養育一個孩子,孩子在0-6歲、7-12歲、13-18歲期間,母親平均每周閑暇時間分別減少12.6、7.7、0.7小時;若養育兩個孩子,對應年齡段內,母親平均每周閑暇時間減少14、9.1、8.68小時。類似的情況也會發生在父親身上。

李君還稱,近年來,網路上有不少人販賣生育焦慮。「當前的生育大環境確實也有一定的問題,但還是希望輿論環境能多一些正向引導。」

全國人大代表談育兒補貼:建立多部門數據共享的信息管理平台 - 天天要聞

全國人大代表李君。受訪者供圖

多樣化的補助形式

要解決當下青年人主要因經濟問題而產生的生育困境,李君的解決辦法也頗為直接:以經濟手段應對。

他的設想是,設立專項育兒補助資金。該資金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出資,專門用於補助二孩三孩家庭育兒。具體的補助標準,可根據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物價指數來確定。如中央財政在全國範圍內,提供統一標準的兜底資金,地方政府可根據各自的財政情況,適度承擔另外一部分。具體到發放方式,李君舉例,可根據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提供多樣化的補助形式。孩子處在0-3歲的嬰幼兒時期,以現金的形式發放補貼,用於奶粉、尿不濕、早教等日常開銷;孩子到了3-6歲的學前教育階段,除現金補貼外,可提供一定額度的學前教育券,用於抵扣幼兒園學費;至6-18歲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階段,政府可給予教育費用補貼,如減免學費、發放學慣用品補貼等;18歲以上高等教育階段,政府也可為符合條件的家庭提供助學貸款貼息、獎學金等支持。

「生娃實際上是最大的消費。現在都說要拉動內需,多生娃,消費自然會拉動的。」李君說,「國家把錢發給父母,他們最終還是會用掉,所以我覺得這樣的政策不僅是刺激生育,也有助於拉動內需。」

事實上,早已有地區開始發放育兒補助。2021年7月,四川省攀枝花市推出政策,對按政策生育二孩及以上孩子的家庭,每孩每月發放500元補貼金,直至孩子3歲。2024年12月,當地媒體報道稱,政策實施3年,全市累計發放補助金3200萬元,近4000個育兒家庭、2900名孕產婦得到資金幫助。攀枝花市統計局的數據亦顯示,2024年末,攀枝花市常住人口為122.3萬人,比上年度增加0.5萬人,增量居全省第三位,連續四年實現正增長。

不過,李君認為,地方支持生育的政策力度有限,「還是要形成一種國家層面支持生育的局面」。

2025年全國兩會回應了這一訴求。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放育兒補貼之後,3月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也透露,正會同有關部門起草育兒補貼的操作方案。

不過,無論是多少額度的育兒補助,還要確保其能發到每一個符合條件的家庭手中。對此,李君的設想是,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建立育兒補助信息管理平台。通過與民政、公安、教育、醫保等部門的數據共享,精準識別二孩、三孩家庭,再根據家庭實際情況確定補助金額和發放方式。

申請補貼的流程也可以簡化,實行線上申請、審核。李君稱,考慮到目前女性懷孕就可在醫院建檔,此後的孕檢、分娩等流程也有數據可追蹤,前述措施完全是有可行性的。至於補助發放,則可參考目前農村的一卡通系統,「國家給的低保、糧食補貼等錢都是直接能到卡的」。

除此之外,李君認為,還應加強補助資金監管,並將育兒補助政策與其他生育支持政策相結合,形成政策合力。

前述生育報告也對配套措施有所提及。以建託兒所為例,國家衛生健康委2021年發布的數據顯示,3歲以下嬰幼兒在中國各類托幼機構的入托率僅為5.5%。報告建議把3歲以下孩子的入托率提高到50%左右。要實現這一目標,政府有必要直接或者牽頭興建至少十萬個幼托中心。按照3歲以下有4000萬兒童計算,每個兒童補貼20000元的營運費用,結合50%的入托率目標,每年大概需要4000億左右的財政補貼。報告預計,該部分措施能夠提升生育率10%左右,每年多生100萬個孩子。

南方周末記者 姜博文

責編 何海寧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中化二建「同歲媽媽」:綻放於事業與家庭間的璀璨繁花 - 天天要聞

中化二建「同歲媽媽」:綻放於事業與家庭間的璀璨繁花

在中化二建,有這樣一群獨特而耀眼的女性——「同歲媽媽」。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她們便開啟了與孩子成長同步的「媽媽旅程」。在時光的流轉中,她們遊刃有餘地穿梭於工作與家庭之間,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何為堅韌與擔當,何為溫柔與慈愛。對於剛踏上事業征程的新手媽媽們來說,產後身體的變化和繁重的工作任務,無疑是兩...
懷孕三個月,來談談這段時間的感受 - 天天要聞

懷孕三個月,來談談這段時間的感受

文 | 貓姐圖片 |網路本文字數 |1468這是老陸不老為你寫的第197個故事01昨天去醫院建了檔,做了nt,可以正式宣告懷孕三個月了。這三個月里來,我有千萬個感嘆想抒發了,從最早得知我懷孕了,我挺開心的,畢竟剛結婚一個月就懷上了寶寶,對於
AI PC滿周歲,聯想正讓它「越用越聰明」 - 天天要聞

AI PC滿周歲,聯想正讓它「越用越聰明」

自從聯想在2024年的Tech World大會上,提出屬於全新的AI PC概念後,一場屬於PC行業的AI革命已經悄然開始。站在一年後的今天回望當初,或許很難想像這麼短的時間裡,AI PC就從簡單的A....
小個頭也能順產,順轉剖「不吃虧」!這些順產「冷知識」,武漢市婦幼助產士講給你聽 - 天天要聞

小個頭也能順產,順轉剖「不吃虧」!這些順產「冷知識」,武漢市婦幼助產士講給你聽

極目新聞通訊員 秦穎 戴伶「個子小,還能順產嗎」「一想到生娃就害怕,怎麼辦」「生完孩子盆底會受影響嗎」……8日,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孕產保健科舉辦的國際助產士日活動現場,該院助產士團隊與市民面對面,解答孕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諮詢現場小個子「准媽媽」只能剖?專家:也有能順產的「我身高才1.55米,生娃是不是只能...
vivo Y300 GT正式上市,國補後最低僅1614元 - 天天要聞

vivo Y300 GT正式上市,國補後最低僅1614元

繼不久前vivo方面啟動Y系列新機Y300 GT預約活動,並確認其將於5月9日上市後,陸續在預熱活動中揭曉的產品端相關信息也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關注。今天vivo Y300 GT正式開售,官方也公布了其產品端的具體詳情,並且這款機型在疊加國補後最低僅需1614元即可入手。外觀方面,Y300 GT機身正面依舊採用的是目前主流的居中開孔直屏...
基層醫療機構開辦普惠托育園啦!全市首批兩家,均在昌平 - 天天要聞

基層醫療機構開辦普惠托育園啦!全市首批兩家,均在昌平

5月6日北京市首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辦的普惠托育園和科學育兒指導驛站分別在昌平沙河、北七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揭牌運行兩園共可提供超過100個普惠托位將以「醫育結合」為特色為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提供全面、科學、優質的健康管理和普惠托育服務沙河鎮愛
家裡那點事兒(2025—125)以後節省點兒吧,又沒人養你了 - 天天要聞

家裡那點事兒(2025—125)以後節省點兒吧,又沒人養你了

星期四聲明:本文為半分雨今日頭條原創首 發,禁止抄襲搬運。感謝您點贊,評論,轉發。本故事是以第 一人稱來寫的,純屬虛構,請不要過度解讀一齊學書昨天給我發了一個信息,說是這兩天都回不來,要在醫院裡照顧他大哥。因為他大哥不是什麼大毛病,他嫂子就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 天天要聞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真正的換位思考是一個移情的過程,需要你發自內心地體諒別人,並真正地站在他人的立場,像感受自己一樣去感受他人。——《墨菲定律》母親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媽媽們是否在期待孩子能給您一份特別的禮物?不是精美的鮮花,也不是昂貴的首飾,而是一份發自內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