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育偏離不用愁,兒童養育專家來托班「把脈開方」

2025年02月06日10:23:05 育兒 1376

潮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鄭琳 記者 楊茜

近日,一場特殊的「專家會診」——杭州市拱墅區首場托育服務照護討論會在托育機構裡面召開,5位兒童養育專家齊聚,為轄區5名生長發育偏離的幼兒「把脈開方」。

「比起嚴肅陌生的診室,幼兒在輕鬆的環境更能展現真實行為,便於更加真實地看到孩子真正的發育水平。」專家之一,杭州市婦產科醫院詹建英主任表示。

一早,5個寶貝由家長送來轄區一米國托育園,在教室的不同區域進行自主探索遊戲。同時,另一個房間內,孩子所在的托育機構負責人向專家彙報5個寶貝基本概況。隨後,專家組進入班級與孩子進行約40分鐘的個性化互動交流。現場觀察結束後,專家組會根據需求再和機構、家長進行針對性的一對一溝通。最後,5個專家對個案做出綜合評估,對每一個孩子下一步在機構和家庭照護方面提出專業性的指導意見。

發育偏離不用愁,兒童養育專家來托班「把脈開方」 - 天天要聞

受訪者供圖

5個特殊寶寶來自轄區不同的托育機構,入園不久就被發現存在不同層面的發育偏離或遲緩。基於拱墅區「醫育結合」的育聯體機制,機構向區婦幼保健中心求助;為更好為轄區孩子提供科學照護,中心針對轄區同樣發育偏離的孩子,專門邀請了5位照護相關領域的專家,組織了這場深入托班的「會診」。

比如其中一個孩子,瑤瑤(化名),今年18個月,入園不久就被發現語言發育遲緩,針對這個情況,機構和家長及時溝通,也做了一些針對性的活動,但效果總是不明顯。這次通過深入幼兒遊戲現場互動觀察,專家指出:瑤瑤想要語言發展有突破,首先要發展其本身身體的協調性、平衡性和靈動性的問題——運動問題是目前要解決的關鍵。

發育偏離不用愁,兒童養育專家來托班「把脈開方」 - 天天要聞

受訪者供圖

其中一個孩子所在托育園的園長表示,「專家的意見是我和家長之前都沒想到的。今天的『會診』非常有收穫!」

通過現象看本質,專家給包括瑤瑤在內的每個孩子開具了個性化的「機構處方」和「家庭處方」,還將對這5個孩子開展2-3個月的觀察跟蹤。

發育偏離不用愁,兒童養育專家來托班「把脈開方」 - 天天要聞

受訪者供圖

「要進一步聚焦家長需求,探索多元服務,解決群眾在托育服務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孩子是家庭和國家的未來,我們不光要能照護,還要思考怎麼樣科學照護,讓孩子健康茁壯、均衡發展!」這是2024年巡察組在巡察拱墅區衛健局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進展時,提出的巡察建議。

杭州市拱墅區委第三巡察組進駐區衛健局以來,聚焦群眾關心關切問題,以監督「小切口」守護健康「大民生」。

在巡察組的幫助指導下,拱墅區衛健局以「聚焦家長需求,重視醫育結合,探索多元服務,解決育兒難題」為目標,在成功創建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範區和浙江省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務試點基礎上,滿足家長專業化、個性化的照護服務需求,全區小月齡托育比去年同期增長20%,已有300餘名小月齡嬰幼兒通過綠色通道順利入托。

「轉載請註明出處」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 天天要聞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真正的換位思考是一個移情的過程,需要你發自內心地體諒別人,並真正地站在他人的立場,像感受自己一樣去感受他人。——《墨菲定律》母親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媽媽們是否在期待孩子能給您一份特別的禮物?不是精美的鮮花,也不是昂貴的首飾,而是一份發自內心的
長沙媽媽請注意!本周末藝術Buff疊滿,帶娃or被娃帶都能嗨 - 天天要聞

長沙媽媽請注意!本周末藝術Buff疊滿,帶娃or被娃帶都能嗨

當五月的康乃馨綻放出愛的氣息,母親節便悄然而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長沙各文藝場所準備了不少活動,以儀式感加固我們與母親之間的聯繫,一起來看看,母親節我們可以和媽媽去哪些地方吧~小時候,母親帶我們看世界長大了,我們帶母親重溫經典近日,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票務中心特別策劃母親節專屬票根定製,帶...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 天天要聞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湖南衛視、芒果TV推出的代際溝通節目《是女兒是媽媽2》將於5月11日上線。黃聖依和鄧傳理、李嘉格和薄永霞、陳夢和逄敏、程瀟和梁愛群四對性格迥異的母女,攜手踏上一場只屬於母女的率性「出走」,她們在過程....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 天天要聞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是個人日記,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所有觀點, 僅代表個人立場,不具有指導作用 各位股東好:最近我們「圈友群」氣氛越來越好,原因無他:我們已經連續3天新高了。我們實盤也順利錄得新高。都知道歡樂的日子都是短暫的。那麼,問題來了,這次行情能持續多長時間呢?01其實,今天我們「實盤」能繼續上漲,我是...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 天天要聞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作者 | 張可沂伽放學時分,校門口的奶茶店總上演著微型人生劇場:妝容精緻的林媽媽被女兒同學誤認為「姐姐」,而穿著家居褲的王阿姨則被兒子要求「以後別來接我」。這些場景折射出一個教育真相——母親的形象管理正在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