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產房總像冰窖?產科護士不會告訴你的3個真相

2025年04月10日22:32:09 育兒 1336

經歷過生產的媽媽應該都記得,我也記得,生娃待在產房時,那裡的冷氣像細針扎進毛孔,就感覺好冷好冷,感覺冷氣都進入骨頭縫了。

天知道,當時剛好是大夏天,外面37-38多度,產房裡面只有22-26度,相差了整整十幾度啊。

為什麼產房總像冰窖?產科護士不會告訴你的3個真相 - 天天要聞

產房裡為什麼那麼冷?

▶️冷氣里藏著3把"生命鎖"

1.細菌生命鎖

要知道,26℃是細菌開派對的溫度。

可當中央空調把室溫控制在22-24℃,就像給產房按下暫停鍵,給細菌裝了一把生命鎖。

美國婦產科醫師協會研究顯示,手術室溫度每降低1℃,感染風險下降7%。

所以,冷嗖嗖的產房對產婦也是非常友好的,它可以降低產婦感染的幾率。

為什麼產房總像冰窖?產科護士不會告訴你的3個真相 - 天天要聞

2.危險警報鎖

都說生娃就是在逛鬼門關,是進去還是出來很難說。

但產房裡那十幾度的溫差其實也是一個危險的警報器。

當產婦失血過多出現寒戰時,突然升高的體溫就是求救信號。

在平時可能不容易發現,但在產房內那低溫環境中就能讓醫護人員第一時間發現異常,增加產婦的生命安全。

3.醫護的清醒鎖

產房低溫對醫護人員也有很大的幫助。

接產時,醫護人員長時間工作,身體和腦子都容易疲勞,但低溫能讓她們腦子更清醒,手更穩。

這就比如"我們平時不清醒的時候就去用冷水洗個臉,馬上就清醒過來了",效果是一樣的。

為什麼產房總像冰窖?產科護士不會告訴你的3個真相 - 天天要聞

▶️除了室溫,產婦的身體也在上演"冰火過山車"

1.激素變化如過山車

分娩時,產婦體內的激素變化也非常大,腎上腺素也會飆升,它會讓毛孔張開,長方體南22到26度的"冷空氣"就從毛孔進入產婦身體,這種感覺就像寒冬突然脫掉羽絨服。

一個字:冷!

而此時即便是在37℃的室溫中,在神經系統里會被放大成30℃的錯覺,更別說24度的產房了。

2.血液流失過山車

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分娩的時候都會讓產婦的血液流失,尤其是剖腹產,失血量一般是順產的2倍呢。

分娩時,當90%血液湧向子宮,產婦為了"保命",手腳上的毛細血管就會主動收縮。

本來四肢末端的血液循環就沒那麼好,這會兒一收縮,就讓產婦的末梢神經誤以為身處冰源。

3.疼痛過山車

生過的媽媽們都知道,分娩的時候陣痛是很有規律,即便是在產床上。

子宮沒收縮的時候啥事沒有,子宮一收縮簡直要命,而且這種疼痛會越來越強。

芝加哥疼痛研究中心發現,人在寒冷中痛感會增強30%。

產房內低溫環境其實是放大了宮縮的疼痛記憶的。

為什麼產房總像冰窖?產科護士不會告訴你的3個真相 - 天天要聞

那些醫生不敢說的3個暖心真相,新手爸媽須知

1.冷氣是新生兒的第一件鎧甲

嘀,開機成功!

寶寶從37℃子宮跌入26℃產房,這11℃溫差能激活棕色脂肪燃燒,就像給免疫系統按下啟動鍵。

所以,產房內外相差的11度,是在激活新生兒,它暗藏著新生兒的第一口呼吸密碼。

2.加速生育的進程

產房內的低溫會加強子宮肌肉收縮。

我們看到的產婦在產床打冷戰,其實都是子宮在高效收縮。

每一次子宮收縮其實都在把寶寶向前推進0.5cm,加快寶寶娩出的過程。

為什麼產房總像冰窖?產科護士不會告訴你的3個真相 - 天天要聞

3.新手爸爸的正確打開方式

作為新手,爸爸可能不了解產房為什麼要這麼低溫,但請也別傻乎乎要求調高空調!

如果真的心疼產婦,可以用搓熱的掌心敷在妻子兩側的腰部,盡量減少產婦的不適。

產前產後照顧好產婦比口頭上口頭上的所有承諾都動人。

在產房裡如何保暖?

看看過來人的保命清單:

①可以選厚一點且方便的衣服,或者穿上長襪子。

②用保溫杯準備一些驅寒補氣血的茶,如紅棗茶,薑茶,隨時能喝。

③帶一些能夠快速補充能量的食物,比如說巧克力,小蛋糕,紅糖雞蛋羹。

這個是真的有用,我閨蜜生孩子的時候,婆婆就煮了一大桶紅糖雞蛋羹,待產時,每次宮縮的間隙閨蜜就吃幾口,進產房前還喝了幾口糖水, 在產房的時候她就沒感覺有多冷了,分娩的時候也有力氣配合醫生。

為什麼產房總像冰窖?產科護士不會告訴你的3個真相 - 天天要聞

【寫在最後】

產房的冷,是寫進我們DNA里的生命密碼,這種刺骨的寒意背後,暗藏著醫院最溫柔的守護,也藏著每個產婦必須知道的生存法則。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 天天要聞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作者 | 張可沂伽放學時分,校門口的奶茶店總上演著微型人生劇場:妝容精緻的林媽媽被女兒同學誤認為「姐姐」,而穿著家居褲的王阿姨則被兒子要求「以後別來接我」。這些場景折射出一個教育真相——母親的形象管理正在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課題。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 天天要聞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大家好,我是辣媽不知道你們發現了沒有,有時候,我們隨口一句簡單的話語,就能在孩子的心中埋下強大的種子,讓他們的內心越來越堅韌。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這兩句話,就是這樣的魔力源泉。 「我相信你可以」這句簡單的話語,卻蘊含著無盡的鼓勵和信任。信任不是廉價的誇讚,而是對孩子潛能的「莊嚴托...
李佳琦回應媽媽直播帶貨:她說她正是拼的年紀 - 天天要聞

李佳琦回應媽媽直播帶貨:她說她正是拼的年紀

5月5日,美腕旗下「所有爸媽的幸福家」直播間開播,知名網紅主播李佳琦的媽媽李文利受邀參加直播。據悉,李佳琦近日在直播中表示,「我媽現在當主播了,你們跟我媽說一下,讓她就是嚴謹講話,因為我媽比我還誇張……」他展示直播間畫面並稱他媽媽在賣黃金。
王學廣:「老講解」成了我的另一個名字 - 天天要聞

王學廣:「老講解」成了我的另一個名字

5月初,「瓊崖革命的搖籃」定安母瑞山,逐漸升騰起夏日熱烈的氣息。7日午後,88歲的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終身名譽園長、義務講解員王學廣戴上老花鏡後,又從書堆里翻出了一沓紙頁,可以明顯看到,其中半數已經泛黃。 王學廣正在翻看關於他的報道。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豌 攝 「這是我收集的《海南日報》剪報,都是有關我...
萬米高空2歲娃食物卡喉 呼吸困難 - 天天要聞

萬米高空2歲娃食物卡喉 呼吸困難

▲希希轉危為安。 ▲卡住希希喉嚨的奶塊。 台海網5月8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 通訊員 林偉健)5月2日15時20分,廈航MF8467杭州—貴陽航班上,一場生命救援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