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陳默:中國孩子已經變了, 家長和老師卻還沒跟上

2025年01月03日10:04:03 育兒 1294

當今的孩子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這讓當代父母在育兒過程中感覺格外艱難、疲憊不堪。

華東師範大學的陳默老師指出,現在的孩子與以往不同,他們更加自由隨性,自我意識更為強烈,心地也更加善良,但在真實感方面卻有所缺失。

心理專家陳默:中國孩子已經變了, 家長和老師卻還沒跟上 - 天天要聞

時代不斷發展進步,孩子們也隨之發生變化,然而父母和老師卻未能及時適應這種改變。

用傳統的教育模式去教導現代的孩子,這種錯配致使如今的孩子普遍出現令人驚嘆的狀況,並且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例如,孩子學習不夠努力時該怎麼辦呢?如何與處於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怎樣才能和自己內心的焦慮達成和解?孩子不聽從自己的話又該如何處理呢?

我在與眾多父母接觸後發現,教育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根源在於父母對常識缺乏應有的理解。

這一代的父母常常沿用自己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來教育下一代,這其中不乏一些過時、錯誤的教育方法:

就像有些父母企圖通過貶低打壓的手段來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結果卻使孩子變得自卑怯懦;

還有些父母在孩子童年時期為他們阻擋所有風險,僅僅對學習成績提出高標準要求,等到孩子成年後又期望他們能夠勇敢地應對一切挑戰;

心理專家陳默:中國孩子已經變了, 家長和老師卻還沒跟上 - 天天要聞

再有,有些父母只關注孩子在學業上花費的時間,卻不注重提高學習效率,孩子一味地刷題卻沒有進步,還不允許玩耍,這樣一來孩子的心理問題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

另外,父母強大的控制欲容易與孩子引發權力方面的爭鬥,親子關係危機四伏;

更有甚者,心裡明明是想表達對孩子的愛與支持,可說出口的卻是充滿諷刺、奚落的尖刻話語……

然而,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難題時,父母往往習慣從外部去尋找解決辦法。唯獨沒有意識到問題的關鍵其實就在自己身上。一旦父母改變了與孩子的溝通方式,真正放下家長的「架子」,去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感同身受他們的快樂與憂愁,很多問題就能夠輕鬆得到解決。這一代的孩子擁有更多的自主意識,並且接觸到了更為廣闊的世界。正如華東師範大學的陳默教授所說的那樣:

當今的孩子對說話的權利有著很高的要求,他們期望自己的意見能夠得到尊重,不願意受到父母的壓制。與此同時,他們的知識面相當寬廣,去過的地方較多,懂得的道理雖然只是淺嘗輒止但卻數量眾多。

心理專家陳默:中國孩子已經變了, 家長和老師卻還沒跟上 - 天天要聞

難怪陳默教授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在這個時代,孩子已經發生了改變,可父母卻還沒有跟上這種變化的步伐。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 天天要聞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農曆三月初九在民間傳統中是一個充滿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過觀察自然規律和生活經驗,總結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習俗,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些習俗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生活哲學,值得現代人細細品味並實踐。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 天天要聞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縷光悄然穿透薄霧,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徑。路邊的花草掛著晶瑩露珠,彷彿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憶之上。曾幾何時,也是在這樣的清晨,身旁有你溫暖相伴,如今卻只剩我形單影隻。我徘徊了一個又一個晨曦,期盼著轉角處能突然出現那熟悉的身影。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