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秦璐)11月23日上午,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兒童中醫門診在醫院門診大廳舉辦趣味小中醫課堂,通過社會招募的40組小學生家庭來共同參與,探究中醫奧秘,讓孩子們從小了解中醫、體驗中醫、熱愛中醫,並親手製作中藥香囊等,寓教於樂。

兒童中醫治療依據四診方法,憑藉「三大絕學」
小中醫課堂上,該院兒童中醫門診專家、副主任醫師王智芳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向在場的學生和家長講述了中醫在治療兒童疾病中的獨特優勢。王智芳介紹,中醫講究「辨證論治」,能根據不同患兒的發病原因、癥狀特點和體質特徵,進行個性化的精準治療。
當前,兒童中醫門診有「三大絕學」:一是運用望聞問切、辨證施治的方法,結合中藥、小兒推拿、針灸、穴位貼敷等手段,實現綠色無害且療效顯著的治療;二是調理體質,根據兒童體質的個體化差異,糾正體質偏差,助力兒童健康成長;三是治未病,通過增強兒童體質和提高抗病能力,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
在談及兒童中醫診療與保健的目標時,王智芳表示,其核心在於調養脾胃、調理肺腑功能、益智健腦,以促進兒童全面健康地成長。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中醫理論,王智芳詳細分析了兒童五髒的特點,即脾常不足,飲食易傷;肺常不足,風邪易侵;腎常不足,腎精未成;肝常有餘,肝風內動;心常有餘,心神易驚。針對這些特點,中醫可以通過望(觀察面色、舌苔等)、聞(聽取聲音、氣味等)、問(詢問癥狀、生活習慣等)、切(診脈等)的四診方法,對兒童進行細緻的診斷,從而制定精準的治療與保健方案。

小中醫課堂傳授感冒中醫療法,小學生體驗製作中藥香囊
活動中,王智芳分享了一個臨床病例。8歲男孩皮皮(化名)因冬季乾燥、氣溫驟降,染上了風熱感冒,高燒至39.4℃。皮皮的母親張女士第一時間給孩子服用了常用的退熱藥物,皮皮的高熱暫時得到了緩解。然而過了2個小時,皮皮的熱度再次達39.2℃。按照說明書規定,需間隔4至6小時才能再次服用退燒藥。面對孩子持續的高燒,張女士決定帶皮皮前往長沙市中心醫院兒童中醫門診尋求專業幫助。
王智芳接診皮皮後,決定採用中醫特色療法——小兒推拿進行治療,包括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穴及耳後高骨、拿風池等穴位按摩,以及清肺經、清肝經、推三關、退六腑、清天河水、打馬過天河等推拿手法。通過這套手法的治療,皮皮體溫降至37.8℃,當天未再發熱。次日,皮皮的發熱逐步好轉,經過進一步恢復治療後,最終痊癒。
中醫治療兒童感冒如發熱等,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經驗。相比西醫藥物治療,中醫治療更注重整體調理和個體化治療,通過辨證施治,能針對兒童的體質和病情進行精準治療。比如小兒推拿作為中醫特色療法之一,具有安全、有效、無副作用等優點。
在冬季防治兒童感冒方面,中醫藥發揮著重要作用。王智芳介紹,除小兒推拿外,還可採用中藥湯劑、穴位貼敷、拔罐、艾灸等多種中醫治療方法,幫助兒童增強免疫力、抵禦病毒侵襲。同時,家長還應注意孩子的飲食起居,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孩子過度勞累和受涼,以預防感冒的發生。
此次小中醫課堂內容豐富且形式生動活潑,不僅有健康講座,專家現場手把手傳授兒童保健的實用推拿手法,還讓現場40名小學生親身體驗了挑選艾葉、藿香等藥材,並動手製作中藥香囊的過程。香囊製作完成後,孩子們興高采烈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並與家長一同分享參與小中醫課堂的感受與體驗。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