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個「龍寶寶」登場!2024年會迎來生育小高峰嗎?

2024年02月18日13:55:10 育兒 1905

新年伊始,可愛的「龍寶寶」陸續閃亮登場,為這個春節帶來濃濃的喜悅。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第一醫院了解到,從大年初一到初八,已有13個「龍寶寶」在該院出生,其中6個女寶寶、7個男寶寶,最重的龍寶寶體重達到4100g,最輕的龍寶寶2900g。

無痛分娩讓產婦不再害怕生產

13個「龍寶寶」登場!2024年會迎來生育小高峰嗎? - 天天要聞

據介紹,該院首個「龍寶寶」於大年初一4點27分順利出生,是一名3150 克的女嬰,臉蛋胖乎乎的,十分可愛。「寶寶的到來,是我們龍年收到的『最好的禮物』。」家屬說,孩子出生後,一家人爭相抱著孩子,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南京市第一醫院產科主任王雅萍說,自然分娩過程中極為強烈的疼痛感讓不少產婦心存恐懼。特別是初產婦因缺乏分娩經驗,並且對分娩相關知識了解較少,加之疼痛耐受程度低,極易在分娩過程中出現焦慮、緊張等情緒。

「無痛分娩24小時都有,產科醫生、麻醉醫師、護士24小時備班,隨時可以提供服務。」王雅萍介紹,南京市第一醫院產科的特色之一是分娩鎮痛技術,可以幫助產婦降低疼痛應激反應,縮短產程,有效減輕產婦分娩期間的疼痛感,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緩解產婦抑鬱、焦慮情緒,將產婦的應激反應降到最低。

陪伴分娩幫助產婦樹立信心

13個「龍寶寶」登場!2024年會迎來生育小高峰嗎? - 天天要聞

「家屬可以全程陪伴,幫助產婦樹立自然分娩的自信心。」南京市第一醫院產科護士長萬麗介紹,家屬可以走進產房,陪伴產婦度過生產的「艱難」時刻,這一舉措在春節期間受到了很多產婦的歡迎。

萬麗說,產婦在家庭成員的全程陪伴之下進行分娩,可以明顯改善母嬰預後,降低產後出血率、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率。產婦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地得到家屬的支持與鼓勵,能夠消除焦慮情緒,感到更舒適安全,從而順利、愉快地度過分娩期,

先進的雜交手術室,「一站式」解決多種疾病

「依託醫院強大的多學科綜合實力和重症救治力量,我們能夠在雜交手術室里同時解決產科的多種問題」,王雅萍說。

雜交(Hybrid)技術是介入醫學、外科學和影像診斷學三大技術的完美結合。雜交手術室(hybridoperation room)也稱為複合手術室,可以同時進行外科手術、介入治療和影像檢查,不需要在介入導管室和傳統外科手術室之間轉移患者,從而避免患者的多次麻醉和轉運可能帶來的風險。

南京市第一醫院早在2015年就啟用了第一間雜交手術室,2021年啟用了第二間雜交手術室,手術室面積約是普通手術室的2.5倍左右,不僅配備了介入治療所需的DSA系統,同時還具備各種複雜外科手術所有要求的硬體條件,可以讓病人在同一個手術室完成不同的手術,既節省時間,也避免了轉運可能帶來的風險。

「春節期間有一例從揚州轉來的兇險性前置胎盤產婦,生命垂危,我們多學科聯合,在雜交手術室給她做的手術,最終搶救過來了,手術很成功!」 王雅萍介紹,產科利用國內先進的雜交手術室,已多次成功救治兇險性前置胎盤產婦等疑難危重病人,對於各類疑難、複雜的疾病,能夠「一站式」以最小的創傷讓孕產婦得到最大的獲益。

「龍」年已到,會迎來生育小高峰嗎?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龍」被賦予了眾多豐富、美好的內涵。生肖「龍」一直深受中國人的喜愛,生育一個龍寶寶,是許多年輕父母的願望,飽含著對孩子「望子成龍」的期盼。龍年會迎來生育小高峰嗎?

「從孕婦建卡來看,今年稍微多一點。」王雅萍說,至於生育率是否會明顯增加,增加到什麼程度,目前還看不出來。目前該院產科還有空床。

通訊員 孫忠河 章琛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任紅娟

(通訊員供圖)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與媽媽展開一場關於更年期的對話 - 天天要聞

與媽媽展開一場關於更年期的對話

34種癥狀在2025年3月播出的紀錄片《看不見的更年期》中,主持人李靜首次袒露自己的絕經過程:「今年我54歲,已經絕經兩年了。」盜汗的癥狀和手足無措甚至自我厭棄的情緒瀰漫在李靜的更年期。在一次發布會上,正在主持的李靜經歷了嚴重的盜汗,「我就像進入了一個桑拿房,粉底混著汗水不斷地流進鎖骨,我的大腦一片空白,完...
《偷聽母親》丨讀者分享會新加坡母親節專場,分享了這篇文章 - 天天要聞

《偷聽母親》丨讀者分享會新加坡母親節專場,分享了這篇文章

奔流新聞訊(記者鄭重)5月11日下午,新加坡讀者分享會第4期母親節專場在中國文化中心圖書館舉行。來自新加坡各行各業熱愛閱讀的華人朋友們歡聚一堂,以共讀美文的方式慶祝母親節。除了現場的60多名觀眾,新媒體《獅城頭條》現場直播也吸引了線上5000多名的觀眾參與。此次活動由獅城讀者分享會、讀者雜誌社、新加坡善濟文化...
川渝媽媽是怎麼做到統一的? - 天天要聞

川渝媽媽是怎麼做到統一的?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愛瑾,感謝大家點點關注,找我不迷路哦!!!今天是母親節,在這裡祝天下的媽媽們母親節快樂!有一種愛,叫川渝母親對子女的愛!這種愛帶點陰陽怪氣,陪伴著我們長大,成年後,又傳承給孩子:我媽媽:一天到黑懶收拾,現在找不到怪那
因為是一個母親,所以更要懂得愛自己 - 天天要聞

因為是一個母親,所以更要懂得愛自己

今天是母親節,朋友圈裡到處都是曬母親節禮物的!是女兒,是媽媽,是兒媳,這是我的多重角色,作為女兒,我希望我的媽媽健康長壽,媽媽健康了,我們才能安心的工作,才能安心的照顧好小家!作為媽媽,我希望我的孩子永遠平安健康!作為兒媳,我也希望我的婆婆
退休後才發現:原來夫妻恩愛全是演給孩子看的 - 天天要聞

退休後才發現:原來夫妻恩愛全是演給孩子看的

搭夥半輩子,戲散場了才看清年輕時候,總覺得兩口子吵架不吉利,在孩子面前裝也得裝出和睦樣。摔了碗要憋著火笑,心裡涼透了還得並排散步。那時候想著,演戲是為了孩子好,別讓娃在提心弔膽里長大。可等到孩子成家搬走了,退休在家大眼瞪小眼,才發現——戲台
母親節致敬我親愛的媽媽 - 天天要聞

母親節致敬我親愛的媽媽

母親節致敬我親愛的媽媽 監利市白螺中心小學五(三)班鄒知夏 親愛的媽媽今天是我們相遇的第1524天,相識的1831天,多出的307天是我在你肚子里和你單獨生活的天數。都說虛歲的來源是和媽媽最親密的十個月。 從這1524天里我見到了一位正值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