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8點40開始洗漱,9點正式上床睡覺,中間各種折騰,11點了還說睡不著,氣得揍一頓哭後才睡著,每天都這樣,吃也吃了、喝也喝了、故事也講了、我也在一旁陪了,不就是睡個覺嗎?為何就這麼難!
很多孩子入睡難的原因
就是有媽媽在一旁陪:
1.一旁有人就意味著有互動,進而就影響睡覺
想像一下,當你好不容易哄孩子入睡後,強撐著疲倦的睡眼也要再多刷會兒手機的感覺吧,同樣,躺在床上的孩子也有你那樣的感覺,只是他的娛樂項目不是手機,而是陪睡的你。
孩子不像你,要考慮第二天上班需要按時早起,他又沒有什麼事情,一心只想著拉你整夜嗨皮。這就是為什麼,對孩子越是滿足、越是有求必應的父母,哄孩子入睡的時間就會越久。誰不想多玩會兒,有放鬆娛樂的項目,誰會選擇睡覺呢?
2.擔心陪睡的你離開,不敢睡覺
即使你說,自己就純粹的陪他入睡,堅決不和他互動,好,除非孩子是那種一入睡就雷打不動的、一覺到天亮的孩子,但凡機靈一點的在自己睡著後醒來發現你不在身邊,下次即使你還陪著睡,他心裡也始終會不踏實沒有安全感——我一睡著媽媽就可能不在,那我還是盡量不要睡著吧。
所以,開始覺得是孩子不陪不行,但陪得多了你會發現,不陪反而孩子睡得更快更踏實。
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順利戒掉陪睡呢
下面提供一些思路供各位參考:
1.分房睡
假如你有和孩子分房睡的想法,可以在新房間和床品上下些功夫,比如用孩子喜歡的元素裝飾房間及床。有些孩子可能在一開始對新房間比較感興趣,住過幾天後不幹了,非要回到大床上,對此你可以提前讓孩子熟悉新房間,平時多花時間陪孩子在新的房間玩耍、睡睡午覺。
當然,為了引起足夠孩子對新房間的興趣,你可以在裝飾好房間後憋幾天,把孩子的興奮感吊到最高,最後再找一個特殊的時間(生日、過年、六一兒童節等)開放房間給孩子住。
2.逐漸離開法
如果暫時沒有分房睡的計劃,你可以使用「逐漸離開法」幫孩子戒陪睡——在陪睡的過程中,找借口出去下,在一開始可以花個一兩分鐘的時間就回來,在之後就可以花費五分鐘、十分鐘時間再回來,逐漸把離開的時間越拉越長。
每次都借口離開幾次,讓孩子逐漸習慣你離開這件事,進而給孩子機會慢慢熟悉自己在房間睡覺的感覺。
剛開始正式戒陪睡時,孩子偶爾也會有心情不佳撒嬌讓你陪的情況發生,你要先堅決地表態說不可以,之後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再適當後退一步,說你只陪15分鐘,時間一過,無論是否睡著自己都是要走的。相對不陪,能陪15分鐘對孩子來說是比較容易接受的。
戒陪睡並非必須
有些父母聽說其他家孩子已經分房睡了,會糾結要不要讓自己孩子也分房睡,其實大可不必,你只要覺得舒服開心,孩子在你陪睡下也能快速入睡,那麼不分房睡也沒什麼問題,也上升不到影響孩子獨立性的一面。
假如陪睡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你的心情,讓你很難受了,而孩子也依舊入睡比較困難,那麼戒掉陪睡就勢在必行了。當媽媽已經很辛苦了,假如也沒有一點時間是屬於自己的,那實在太可憐了,愛孩子可以,請先愛自己!
記得,如果要分房睡了,可以讓孩子帶著喜歡的物品上床,這樣可能事半功倍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