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迷茫時,讀一讀《莊子》的三隻蟬

2023年11月05日15:30:16 育兒 5855

有一位學者說:「莊子眼極冷,心腸最熱。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腸熱,故感慨萬端。」

是的,莊子是一個很喜歡講故事的人,總能以物喻人,情景交融。

咀嚼莊子的故事,總能悟出一些道理,讓自己的內心亮堂堂的。

人到一定年紀,生活壓力很大,什麼事情都不太順利,往前走,迷茫一片。

如果你正處於困惑之中,就讀一讀《莊子》里的三隻蟬。

人生迷茫時,讀一讀《莊子》的三隻蟬 - 天天要聞

01

考慮長期,提高自己的認知。

《莊子·逍遙遊》里有一個故事:一隻蟬和小麻雀在一起嬉鬧。

它們忽然發現一隻大鵬,飛上了九萬里的高空。接著,嘲諷到:「我們從地面飛到榆樹上,就可以休息,隨時可以飛到地上;你飛那麼高,還持續飛,為什麼呢?」

大鵬解釋了一番,但是蟬和小麻雀,沒茫然不知所措。

想起一句古話:「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秦朝末年的陳勝,在種地的時候,和身邊的人說:「以後富貴了,不要忘了彼此。」

身邊的人發出一陣冷笑,覺得陳勝太自高自大了。

後來,陳勝離開種地的圈子,揭竿而起,做了大王。

你要相信,站在不同的高度,看到的風景是不一樣的。並且要知道一個哲理:眼睛看到的,是景色;內心看到的,是前景。

很多人迷茫,是因為自己的位置太低,處於低層次的群體里。久而久之,被身邊的人同化了,情緒感染了。

比方說,一群在廠里打工的人,每天都抱怨加班太累,收入太少,看不到希望。你不跳出這樣的圈子,那就抱怨一輩子好了。

你省吃儉用,把打工的收入,用來投資,或者去讀書。當你變成技術員,老闆,收入提升了,抱怨自然就少了。

努力做一個長期主義者,心中有詩和遠方。目標越清晰,人生就會通透。

站在深溝里,一抬頭也會看到星辰。可怕的是,有的人,盯著腳下,或者看著同伴,就是不抬頭,總是悶悶不樂。

抬頭吧,登高吧,打開心的牢籠,越是開闊的地方,越能獲得自由,前程似錦。

02

用心專一,留住最重要的東西。

莊子在《達生》里講,聖人孔子去楚國,路過一片山林。

一位駝背的老人,站在樹下,用一根長桿去黏樹上的蟬,每一次出手,都有收穫。

孔子點贊:「老人家,你太厲害了,能講一講你的技巧嗎?」

老人說:「我拿起長桿,站著練習五六個月之後,長桿上放著圓溜溜的彈丸,也不會掉下來。我站立的時候,如枯木一樣安靜;我的眼睛,除了看蟬的翅膀,就不看別的。」

宋代學者朱熹說過這樣一句話:「主一之謂敬,只是心專一,不以他念亂之。」

人不專一,就算做事聲勢浩大,也沒有什麼價值,是很虛假的。

人之所以迷茫,不是自己走投無路了,而是路很多,但是發現什麼路都不適合自己。

千般萬般,般般都會,般般不精。這是很多人的狀況。

我的一個表弟,讀中專的時候,是學電工的,還拿到了初級的證書。他離開學校,發現自己更喜歡設計,於是去一家制衣廠打工,以為可以學到服裝設計的技術。

工作很苦,表弟就跳槽,去當保安。本想保安工作輕鬆,能夠騰出時間學習,可是手機佔據了所有的空餘時間。

現在,表弟三十歲了,發現自己不知道何去何從。

一個駝背的老人,都可以憑藉一技之長,活得很好。為什麼一個正常的人,卻活得很累呢?

老人的目標很小,也就是盯著一隻蟬。你的目標很大,涉獵的範圍很寬。對比一番,就知道你的錯誤了。

學會清理一些多餘的想法,專註於一件事,人生成功就容易了。打開一個行業的局面,就像打開了人生髮展的大門。

人生迷茫時,讀一讀《莊子》的三隻蟬 - 天天要聞

03

學會止損,捨去貪婪的念頭。

有一天,莊子去樹林里遊玩,看到一隻鵲從南方飛過來,還差點碰到他的額頭。

莊子拿起彈弓,準備把鵲打暈,然後飽餐一頓。

忽然,他發現鵲的眼睛,盯著樹枝上的螳螂;螳螂盯著前面的蟬。

哦,鵲之所以瞎飛,還碰到莊子的額頭,是因為眼裡只有獵物,看不到周圍的情況,連危險也看不到。

眼前的一切,讓莊子感慨萬千:「吾守形而忘身,觀於濁水而迷於清淵。」

感慨之後,他丟掉了彈弓,觀察周邊的情況,發現自己的不遠處,有深潭。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當一個人的被利益佔據了所有的精神空間,那麼他就會一直迷茫。

一塊錢不多,但是把一塊錢放下來,可以壓住一雙眼睛。你睜開眼,除了看到錢,就看不到別的,那就是睜眼瞎了。

春秋時,吳國去攻打齊國,忘記了身後還有越國。最後,越王勾踐,趁虛而入,滅了吳國,稱霸一方。

吳王夫差,真的糊塗啊,怎麼就不會前後都看看,捨去佔有的慾望呢?

貪婪是環環相扣的,是人人都盯著的利益。當你生活富有的時候,要懂得知足,避免被更強大的對手碾壓。

迷茫的人,難免是戰戰兢兢的,這就是慾望已經超越了自己的把握力,需要放手了。

人生迷茫時,讀一讀《莊子》的三隻蟬 - 天天要聞

04

蟬很小,甚至都活不過秋天。

就像莊子說的:「夏蟬不可語冰。」

可是蟬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啟發。

生活在低層次的圈子裡,要學會登高望遠,別困在其中。

生活在困頓之中,就要專註於一行,養家糊口。

生活富有的時候,捨去無休止的貪婪,回歸簡單。

上天讓你迷茫的時候,也會給你一份撥雲見日的智慧。

再長的黑夜,到頭來,還得天亮。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莫言曾在採訪中說過,母親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童年時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母親卻總能在縫補衣服時哼著小曲兒,在田埂上種菜時講著故事。這種骨子裡的鬆弛感,讓他貧瘠的童年長出了一片綠洲。
我竟然這麼自私 - 天天要聞

我竟然這麼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裡,忘記說什麼話題了,我說我還有幾年就退休了,爸爸說,這麼快啊!在爸爸眼裡,我還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樣。後來爸爸說,退休了,可以來給我做飯。我這時候才心裡驚了一下樣,這個想法我怎麼從來沒有。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 天天要聞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祥龍 攝影報道張新(左二)與劉玲玲(右一)與母親相認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會議室內,一場跨越數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張新(化名)和內蒙古人劉玲玲,兩個素不相識卻命運相似的人,在這一天,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32年、26年——漫長的等待,在這一刻化作淚水與擁抱...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一位寶媽,分享了這樣一件事:兒子在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突然,她聽到一陣哭。跑過去一看,發現是兒子推了別人,那個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發火,兒子已經先開口說:「媽媽,他一直弄不好,我一著急,就推了他。對不起,我不該這樣做的。」那一瞬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 天天要聞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曾經有位網友問財經作家吳曉波,現在錢越來越難賺,普通人該投資什麼行業最穩賺不賠。吳曉波想了想然後回答道,我投資家庭的未來才是最划算的。其實仔細思考我覺得他說得對,家庭經營好了,就是最大的資產,能扛住很多風險。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 天天要聞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內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記憶中,父親總是和賭博聯繫在一起,母親則停留在「離家出走」4個字上。今年31歲的她,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媽媽。四川眉山51歲的王群(化名),27年來,也一直想念著被攔下的女兒。32年前,年僅19歲的她到內蒙古打工時與當地一男子「結婚」(未辦理結婚證),次年生下了女兒玲玲。...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 天天要聞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很多媽媽在養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時待命的「保姆」。每天圍著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轉,從早忙到晚,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愛好,甚至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協。可結果往往讓人寒心,孩子不僅不懂得感恩,還把媽媽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