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永遠不要被《鱷魚》吞噬

2023年09月15日06:39:21 育兒 3411

前段時間,莫言推出了最新戲劇作品《鱷魚》。

這本書發行當日,幾分鐘首印就宣告售罄,出版社連夜緊急加印,一時間洛陽紙貴。

與此同時,它也迅速登上了各大圖書暢銷榜單。

《鱷魚》里主要講述了貪官單無憚的故事。

單無憚本是前途無量的高管,卻因為貪污受賄,逃竄到了美國。

在那裡,他精心飼養了一條小鱷魚。

在他不間斷的投喂下,鱷魚越長越大,吃得也越來越多,最終也將他吞入腹中。

通過這部戲,莫言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慾望與人性交織的世界。

正如他在書中所說,人的變質與墮落,根源於心中失控的慾望。

每個人心中的貪婪與慾念,都是一條會不斷成長的鱷魚。

你若放任它膨脹,遲早會被慾望吞噬,徹底淪為貪婪的野獸。

莫言:永遠不要被《鱷魚》吞噬 - 天天要聞

1

每個人心中

都藏著一條慾望的鱷魚

在書中,單無憚55歲生日時,生意人老黑送了他一條三十厘米長的小鱷魚。

這是一條奧里諾科鱷魚,極其昂貴,全世界僅有數千條。

它有個特性:

把它養在小柜子里,十年都長不大;但如果放進大魚缸,三年就能長成巨鱷。

而只要空間足夠大,它會一直長到六米長、一噸重。

人的慾望也像這條鱷魚,只要給它足夠的空間,它就會不斷生長。

主人公單無憚本人,出身貧寒農家,靠著勤奮和努力,被提拔為了幹部。

步入仕途後,經常有人帶著各種財物和禮品找他辦事。

剛開始,對於別人的賄賂,他一概拒絕。

後來有人勸他說,收一點又有什麼關係,不會出事的。

於是他就收下一些小額財物。

而等他嘗到了甜頭,他內心的貪念也就隨之水漲船高,再也無法抑制。

為了滿足私慾,他公然進行權錢交易,涉及的金額也越來越大。

在成為市長後,他甚至利用權力,貪污了數千萬的工程款。

最終他被人告發,只能狼狽地逃到美國,徹底斷送了仕途,並且每天擔驚受怕,始終活在恐懼當中。

被慾望沖昏頭腦的他,最終打爛一手好牌,落得了一個悲慘的下場。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鱷魚」,它可能是一件首飾、一套衣服,甚至一頓美食……

起初看似微不足道,但只要慾望被勾起,你就會被它牽著鼻子走,最終任其擺布。

《神曲》里說:盲目的貪慾煽動著人們,到後來卻永遠使人們受著酷刑。

任由貪念蔓延,放縱慾求生長,前方等待你的,必將是無底的深淵。

莫言:永遠不要被《鱷魚》吞噬 - 天天要聞

2

離慾望越近的人

終將被慾望毀滅

在一次演講中,莫言曾講過一個小故事。

一個年輕人,背著槍到沼澤地里打野鴨子。

起初,他是按照平時的量填充火藥,一槍剛好能打死一隻野鴨。

但是看著野鴨數量越來越多,自己打的卻這麼少,他內心非常不甘。

於是他就決定加大火藥的填充量。

果然,火藥添加後,獵槍的威力增大了,一次擊發可以打死了好幾隻野鴨。

年輕人非常興奮,為了打下更多的野鴨,他就不斷往槍里填充更多的火藥。

結果由於火藥裝載過量,引發了炸膛,年輕人被當場炸死。

現實中很多人也是如此,為了滿足一己之欲,不惜鋌而走險,得到了還想再要,拿到了就不願放手。

結果只能被慾望輕鬆拿捏,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明代文人劉基講過一個故事。

他居住在山上時,一天夜間有隻狸貓偷了他家一隻雞。

第二天僕人在狸貓鑽來的地方安置了捕捉工具,並用雞作誘餌,當晚就捉住了那隻狸貓。

狸貓的身子雖然被縛住了,但嘴和爪子仍然緊緊地抓著雞。

僕人一邊打一邊奪,狸貓卻始終不肯把雞放下,最後竟被活活打死。

作家寇士奇說,人和慾望是相互鎖定的關係,慾念一起,就再也掙脫不開。

面對慾望的鱷魚,你處處放縱,步步退讓,它就會變本加厲、得寸進尺,最終將你套牢。

生活中,多的是輕易屈從於慾望的人;

有了車子還想要別墅,為此不惜借錢貸款,結果債務越滾越多,無力償還;

有了財富還想要權力,於是出賣底線和良知,最後或鋃鐺入獄,或家破人亡。

所謂慾壑難填,想要的越多,越是會被拽入慾望的泥沼。

追逐太多,必將深受其累;不懂知足,註定招來禍端。

任憑慾念蔓延,只顧享一時之樂,最後毀掉的,卻是你自己。

莫言:永遠不要被《鱷魚》吞噬 - 天天要聞

3

跟慾望保持距離

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伊索寓言》里說:「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生活中誘惑叢生,我們時常面臨內心的考驗與選擇。

不懂得節制和約束自己,很容易在貪婪中迷失方向,最終因小失大。

在慾望面前,越懂得剋制的人,最後收穫的反而越多。

莫言出身貧苦,但內心卻保持著一份清醒自持。

在他成名之後,曾有富豪宣布要無償贈與他一套北京的別墅,價值上千萬元。

還有很多企業家,極力邀請他擔任自家公司的品牌代言人。

並表示,只要他允諾,想要多少酬金,都由他自己來定。

面對唾手可得的財富、豪車、洋房,莫言全都乾脆地拒絕了。

他心裡知道,物慾過多,只會擾亂內心,妨礙自己的創作。

所以多年以來,他一直保持著簡單的物質生活,過著清心寡欲的日子。

央視有次去採訪他,發現他的碗里居然只是窩窩頭加稀飯。

記者驚詫不已,莫言女兒卻解釋說:

父母是經過很苦的日子過來的,現在依舊保存著樸素的傳統。

物質的簡單,使得他能夠專註於文學創作,構建著自己的文學王國。

從茅盾文學獎,再到諾貝爾文學獎,他一步步登上了當代文學界巔峰。

叔本華說,人是慾望和需求的化身,是無數欲求的凝結。

這世上,總有放不下的貪慾,總有求不完的外物。

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無限的慾望,哪怕拼盡全力,你也永遠只是個輸家。

想要戰勝慾望,唯一的途徑,就是控制它、駕馭它,最後遠離它。

放下那些求而不得的念頭,停止永無止境的追逐。

降低需求,懂得知足,當你和慾望保持距離,才能活出真正富足的人生。

莫言在《鱷魚》里說,人由慾望組成,但過多的慾望,卻是毀滅一切的魔鬼。

說到底,人不過就是充滿慾望並受慾望驅使的動物。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被慾望支配的時候,但當我們回頭看時會發現:

縱慾帶來的滿足與快樂,都是暫時的;但慾望滿足後的代價卻是慘痛的、永久的。

讀懂這本書,學會對慾望進行修剪,永遠保持一分簡單與清醒。

摒除了物慾的紛擾,遠離心中的鱷魚,你才能收穫身心的解脫,活得輕鬆自在。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中化二建「同歲媽媽」:綻放於事業與家庭間的璀璨繁花 - 天天要聞

中化二建「同歲媽媽」:綻放於事業與家庭間的璀璨繁花

在中化二建,有這樣一群獨特而耀眼的女性——「同歲媽媽」。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她們便開啟了與孩子成長同步的「媽媽旅程」。在時光的流轉中,她們遊刃有餘地穿梭於工作與家庭之間,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何為堅韌與擔當,何為溫柔與慈愛。對於剛踏上事業征程的新手媽媽們來說,產後身體的變化和繁重的工作任務,無疑是兩...
懷孕三個月,來談談這段時間的感受 - 天天要聞

懷孕三個月,來談談這段時間的感受

文 | 貓姐圖片 |網路本文字數 |1468這是老陸不老為你寫的第197個故事01昨天去醫院建了檔,做了nt,可以正式宣告懷孕三個月了。這三個月里來,我有千萬個感嘆想抒發了,從最早得知我懷孕了,我挺開心的,畢竟剛結婚一個月就懷上了寶寶,對於
AI PC滿周歲,聯想正讓它「越用越聰明」 - 天天要聞

AI PC滿周歲,聯想正讓它「越用越聰明」

自從聯想在2024年的Tech World大會上,提出屬於全新的AI PC概念後,一場屬於PC行業的AI革命已經悄然開始。站在一年後的今天回望當初,或許很難想像這麼短的時間裡,AI PC就從簡單的A....
小個頭也能順產,順轉剖「不吃虧」!這些順產「冷知識」,武漢市婦幼助產士講給你聽 - 天天要聞

小個頭也能順產,順轉剖「不吃虧」!這些順產「冷知識」,武漢市婦幼助產士講給你聽

極目新聞通訊員 秦穎 戴伶「個子小,還能順產嗎」「一想到生娃就害怕,怎麼辦」「生完孩子盆底會受影響嗎」……8日,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孕產保健科舉辦的國際助產士日活動現場,該院助產士團隊與市民面對面,解答孕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諮詢現場小個子「准媽媽」只能剖?專家:也有能順產的「我身高才1.55米,生娃是不是只能...
vivo Y300 GT正式上市,國補後最低僅1614元 - 天天要聞

vivo Y300 GT正式上市,國補後最低僅1614元

繼不久前vivo方面啟動Y系列新機Y300 GT預約活動,並確認其將於5月9日上市後,陸續在預熱活動中揭曉的產品端相關信息也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關注。今天vivo Y300 GT正式開售,官方也公布了其產品端的具體詳情,並且這款機型在疊加國補後最低僅需1614元即可入手。外觀方面,Y300 GT機身正面依舊採用的是目前主流的居中開孔直屏...
基層醫療機構開辦普惠托育園啦!全市首批兩家,均在昌平 - 天天要聞

基層醫療機構開辦普惠托育園啦!全市首批兩家,均在昌平

5月6日北京市首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辦的普惠托育園和科學育兒指導驛站分別在昌平沙河、北七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揭牌運行兩園共可提供超過100個普惠托位將以「醫育結合」為特色為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提供全面、科學、優質的健康管理和普惠托育服務沙河鎮愛
家裡那點事兒(2025—125)以後節省點兒吧,又沒人養你了 - 天天要聞

家裡那點事兒(2025—125)以後節省點兒吧,又沒人養你了

星期四聲明:本文為半分雨今日頭條原創首 發,禁止抄襲搬運。感謝您點贊,評論,轉發。本故事是以第 一人稱來寫的,純屬虛構,請不要過度解讀一齊學書昨天給我發了一個信息,說是這兩天都回不來,要在醫院裡照顧他大哥。因為他大哥不是什麼大毛病,他嫂子就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 天天要聞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真正的換位思考是一個移情的過程,需要你發自內心地體諒別人,並真正地站在他人的立場,像感受自己一樣去感受他人。——《墨菲定律》母親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媽媽們是否在期待孩子能給您一份特別的禮物?不是精美的鮮花,也不是昂貴的首飾,而是一份發自內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