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星爸星媽」(孤獨症患兒家長的稱呼)都會遇到一個特別讓人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孩子無法控制大小便,不適應衛生間,無時無刻不得穿上尿不濕,尤其是到了該上幼兒園的時候,常常因為無法自己大小便被幼兒園勸退,那該怎麼辦呢?
來自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脊柱外科的劉娟,在這方面有幾點經驗與「星爸星媽」們分享。
第一是準備訓練前應具有的能力
正常兒童接受大小便的平均年齡是在兩歲六個月,孩子需要能忍尿六十到九十分鐘,並且能感受到膀胱的充盈,還必須有排泄的意識,比如在排泄前後孩子會盯著大人或用動作提醒大人尿步或褲子濕了。還需具有一定的認知理解能力,能服從指令,沒有嚴重的問題行為。如果孩子不配合,不能長時間坐在馬桶上,就還不能開始如廁訓練。在孩子還不具備這些基礎能力的時候,過早進行大小便訓練,孩子和家長都會容易受挫。
第二是使用兒童馬桶
男孩女孩都應先從坐在馬桶上大小便開始,男孩在學會馬桶大小便之後還需學會站著大小便,這可以讓他們通過觀察父親或兄弟來學習。
第三是按時排便訓練
訓練按時大小便的目的是讓孩子只在馬桶上排泄,而在其他時間控制大小便,為訓練獨立大小便做準備。建議開始時每間隔九十分鐘帶孩子去一次廁所。常見的錯誤是帶孩子上衛生間的次數太多(如三十分鐘一次),這樣孩子雖然不會尿在身上,但也難以學會正常憋尿;或者感覺孩子要上廁所了才帶他去,這會強化孩子依賴大人或尿在褲子上。到了規定上廁所的時間就帶孩子去上衛生間讓她坐在馬桶上,如果做的好就要及時強化她,如果拉在了身上就要盡量讓孩子幫忙清除排泄物 。如果開始按時大小便訓練,就不要給孩子穿尿不濕,除非是在晚上或午睡中,這會造成矛盾和混亂。
當孩子大小便意外排在身上的次數少於每天一次,就可以將上廁所的間隔時間延長十五到三十分鐘了。
第四是引導獨立排便但是不能提示他上廁所
即使孩子身子扭來扭去,或者坐在椅子上就開始小便,也不能命令他或者提示他上廁所,這會使他依賴提示。
第五是檢查褲子的乾濕
定時檢查孩子褲子的乾濕,可以是問他褲子濕了沒有,也可以讓他自己摸一摸褲子。開始時可以每隔十五分鐘檢查一次,若保持乾燥便強化他,然後逐漸延長間隔時間。這樣孩子就會慢慢學會獨立大小便啦。
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脊柱外科 劉娟
編輯:陳佩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