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感動中國的春運母親,以一張照片爆紅網路,懷中孩子已離世

2022年12月19日22:10:29 育兒 1946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2011年新華社記者周科憑藉在去年臨近春節時期拍攝出來的一張照片,獲得了中國新聞攝影金獎和中國新聞獎

這張被命名為《孩子,媽媽帶你回家》的照片是周科在2010年春運期間的火車站前拍攝到的,照片的主人公是一位背上背了一人多高行李,左手提著行李,右手抱著孩子的女性。

12年前感動中國的春運母親,以一張照片爆紅網路,懷中孩子已離世 - 天天要聞

當照片傳播出去的時候,雖然沒有人認識這對母子,但皆為母親的偉大而心生感動,不少人也因此想知道這位母親背後的故事,但直到10多年後,她的故事才被人知曉。

而她的故事則再次觸動了眾人柔軟的內心。

來外地打工,因孩子生病返鄉

照片上母親的名字為巴木玉布木,她懷中抱著的孩子是她的二女兒,出生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區西縣瓦岩鄉桃園村的巴木玉布木,並未過上跟村名一樣桃園般的生活,貧窮的家境使得作為老二的巴木玉布木從小就要為家庭做出貢獻。

巴木玉布木的家中有7口人,若不是巴木玉布木的哥哥和她從小就開始給家裡幹活,那一家人連吃飽飯都成了難題,桃園村並非是像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一樣,在這裡有的只是肉眼可見的貧窮,這份貧窮哪怕到了巴木玉布木結婚生子的時候也沒改變。

12年前感動中國的春運母親,以一張照片爆紅網路,懷中孩子已離世 - 天天要聞

因為家境貧窮,巴木玉布木自是沒有走出家門出去上學的機會,所以從小就給家裡幫忙的她到了結婚的年紀之後很快就嫁給了同村的一個男孩,兩人的家庭情況雖都差不多貧窮,但在愛情的催動下,使得兩人願意去攜手解決這些問題,雙方的父母也很祝福這段婚姻,於是17歲的時候巴木玉布木就嫁給了丈夫。

嫁出去後的巴木玉布木生活沒得到多大的改善,日子過的依舊艱苦,但婚後生活在夫妻二人努力經營下也算說得過去,在這樣和睦的生活中兩人的孩子很快就出生了,第一個孩子是大女兒巴木玉布木的丈夫給她起名為巫其拉布木。

在大女兒長大一點之後,巴木玉布木便又懷上了一個孩子,不久之後巴木玉布木跟丈夫的第二個孩子也出生了,第二個孩子也是個女兒,而二女兒正是巴木玉布木在照片上抱著的那個孩子

12年前感動中國的春運母親,以一張照片爆紅網路,懷中孩子已離世 - 天天要聞

雖然巴木玉布木夫婦二人對兩個孩子都盡心儘力的去培養了,可二女兒還是遭遇了凄慘的人生。

自二女兒出生之後巴木玉布木和丈夫光靠著家裡的地已經是無法養活兩個孩子了,一番思想下巴木玉布木最終決定外出去打工,畢竟只有這樣才能養活的起兩個孩子。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巴木玉布木很快就將其告知給了丈夫,丈夫聽完後沉思了良久,他知道外出後的打工生活有多艱難,可如今為了養活兩個孩子,外出打工已經成了必須要走的道路,雖擔心妻子但最終巴木玉布木的丈夫還是同意了妻子的想法。

因為巴木玉布木丈夫的身體略有問題,所以最終出去的只有巴木玉布木一個,同時為了照顧孩子巴木玉布木選擇帶走了年幼的二女兒,把大女兒放在了家中由丈夫和家人去帶,就這樣巴木玉布木帶著年幼的二女兒走出了村子,來到了大城市中打工。

12年前感動中國的春運母親,以一張照片爆紅網路,懷中孩子已離世 - 天天要聞

出發之後巴木玉布木便來到了南昌,雖然巴木玉布木有這份外出打工的決心,但她自己帶著一個年幼的孩子,沒有文化也不會普通話,自然是找不到什麼好工作的,在巴木玉布木抵達南昌之後一連找了好幾個工作巴木玉布木這才在一家磚廠落了腳。

起初磚廠的老闆是不願收下巴木玉布木的,其原因自不必多少,但最終磚廠老闆見巴木玉布木凄慘的模樣,心一軟便讓巴木玉布木留下來了,還給她提供了吃飯和住宿,但一個月的工資只有幾百塊錢。

雖然工資少但這對於巴木玉布木來說就已經足夠了,比起來之前的居無定所,這次不僅解決了住宿和吃飯問題,還找到了工作,她已經沒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了。

12年前感動中國的春運母親,以一張照片爆紅網路,懷中孩子已離世 - 天天要聞

很快巴木玉布木便投入到了磚廠的工作中去,因為巴木玉布木帶出來的二女兒較小,所以巴木玉布木無法在磚廠搬磚的時候將其放在屋內,於是巴木玉布木就把二女兒一直帶在身旁,如果女兒哭鬧了巴木玉布木便會第一時間上去安撫,待孩子安靜下來之後巴木玉布木才能重新投入到工作中來。

因為巴木玉布木從小就給家裡人幹活的原因,所以她身體的強度也高於不少女性,在磚廠搬磚的效率自不會低,因此磚廠的老闆對她也十分滿意,而沒有因為她在工作時哄孩子而將她趕走,到這一步來看似乎巴木玉布木的打工生涯正在慢慢變好,可很快災難就找上了巴木玉布木。

外出打工時最折磨人的莫過於對家鄉的思念了,可一旦想到自己要賺錢養家的事情,這樣的思念也能被壓下去,但有另外一件事情帶給巴木玉布木的煩惱是怎麼也壓不下去的,這件事情就是巴木玉布木帶出來的二女兒生病的問題。

12年前感動中國的春運母親,以一張照片爆紅網路,懷中孩子已離世 - 天天要聞

不知道是在哪裡出了問題,或許是因為二女兒年紀太小,又或許是因為巴木玉布木所在的磚廠環境不行,總之巴木玉布木的二女兒老是生病,生了病自然是要送去醫院醫治的,但巴木玉布木因為不會普通話,所以既無法跟醫生說明情況,也無法聽懂醫生說了什麼。

這讓巴木玉布木二女兒的病情一直沒有得到及時的控制,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了幾個月的時間,到了最後巴木玉布木為了女兒身體著想,決定帶著二女兒回家去,到家鄉的醫院去看一看。

因此巴木玉布木在春運時期背著自己的行李,手抱著自己的女兒來到了火車站,坐上了返鄉的火車,也就是在這時巴木玉布木的身影被記者周科拍了下來,但周科在拍了下來之後並不知道這對母女的更多信息。

12年前感動中國的春運母親,以一張照片爆紅網路,懷中孩子已離世 - 天天要聞

因此巴木玉布木的故事在多年之後,經過一番調查後找到了她,這才知曉了她的故事,人們這才知道當初她懷中的孩子在多年之前就已經逝世了。

孩子逝世,家人生活慢慢變好

在周科拍下來的照片上巴木玉布木和她的孩子定格到了這一刻,但現實中巴木玉布木還要帶著孩子匆匆趕路,去坐上回家的火車,儘早給孩子治病。

雖然巴木玉布木回家的心情急切,但火車的速度卻始終不變,載著巴木玉布木跟她女兒的列車經過一天的行駛後抵達了成都,巴木玉布木需要在成都轉乘前往西縣的火車,可當天抵達的時間太晚,已經沒有班次了,無奈之下巴木玉布木只得等第二天的車次。

第二天一大早巴木玉布木便乘上了前往西縣的火車,在抵達西縣後巴木玉布木跟女兒距離家的又近了一步,經過一番輾轉後巴木玉布木這才帶著女兒回到了家中。

12年前感動中國的春運母親,以一張照片爆紅網路,懷中孩子已離世 - 天天要聞

當丈夫看到巴木玉布木從外地回來的時候滿臉欣喜,沒有問她在外掙了多少錢,也沒有問在外面過的好不好,而是第一時間就給妻子帶來了家的溫暖,讓妻子在回到家後能夠感受到親情。

巴木玉布木看著丈夫第一時間接過孩子和行李的樣子,在外受苦受累的她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這一刻她感覺在外吃的苦受的累也不算什麼了。

雖然巴木玉布木享受到了家的溫暖,但她也沒忘了女兒的情況,回家之後沒多久巴木玉布木便跟丈夫一塊帶著女兒去了醫院查看情況,在家鄉的醫院巴木玉布木自然是能跟醫生溝通了,但她從醫生那卻得到了一個噩耗,那就是二女兒的情況非常不好,需要去大醫院再看看。

帶著二女兒從城市中回來的巴木玉布木,在聽到醫生這番話後直接心碎了,雖然巴木玉布木想帶著女兒再去一趟城市看醫生,但被家裡人勸說阻止下來了,給出的理由是孩子要不行了,就讓他在家裡安安靜靜的走吧,別折騰了。

12年前感動中國的春運母親,以一張照片爆紅網路,懷中孩子已離世 - 天天要聞

巴木玉布木知道這是如今的家庭條件不允許她再帶著女兒去治病了,或許二女兒的逝世才是對這個家庭最好的歸宿,於是巴木玉布木也沒再堅持帶二女兒去醫院看病了,而是陪著她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程。

看著自己親手女兒的逝世,這給巴木玉布木帶來了很大的打擊,儘管巴木玉布木知道這一切都無可奈何,但她在心中還是放不下自己已逝去的女兒。

直到巴木玉布木的大女兒用關愛打動了她,讓巴木玉布木意識到自己還有其他女兒要撫養,自己不能這麼倒下,巴木玉布木這才從失去二女兒的悲痛當中脫離出來。

在二女兒逝世之後巴木玉布木決定要多掙些錢,以防未來在家庭中再出現這樣分離的場景,恰巧正在這時村子裡開展了扶貧行動,在村長的號召下巴木玉布木一家很快也加入到了這場行動中來。

12年前感動中國的春運母親,以一張照片爆紅網路,懷中孩子已離世 - 天天要聞

雖然巴木玉布木沒上過學,但她在學習上的勁頭卻不小,國家針對巴木玉布木所在的扶貧行動是讓村民們種植煙葉,煙葉的種植對於這些村民來說都是第一次,所以自然少不了一番培訓,巴木玉布木在培訓中學的很快,在她的一番行動下煙葉很快就種了下去。

經過巴木玉布木和丈夫的努力,她們一家人靠著種植煙葉獲得了5000多塊錢,這筆錢雖然不多,但對於第一年種植來說已經是很不錯的了,巴木玉布木和丈夫都在這5000多塊錢當中看到了全家過上幸福日子的那天。

之後幾年裡巴木玉布木跟丈夫種煙葉賺的錢越來越多,從一開始的5000塊錢,到了後來的1萬多元,慢慢的巴木玉布木一家人掙的錢越來越多,這筆錢不光能養活一家人的生活,還能存下來不少,此後因無錢治療而失去女兒的情況再也不會發生了。

12年前感動中國的春運母親,以一張照片爆紅網路,懷中孩子已離世 - 天天要聞

生活好了之後巴木玉布木也從陰霾當中走了出來,她跟丈夫之間的感情也好了不少,於是巴木玉布木便又跟丈夫生了幾個孩子,讓整個家庭再次變得熱鬧了起來,後來政府還幫助巴木玉布木一家蓋了新房,讓巴木玉布木一家人的生活再上一層樓。

當巴木玉布木一家的情況出現在世人眼前的時候距離照片拍攝的時間一家過去了11年,11年過去巴木玉布木一家人的情況不比從前,曾經外出打工的巴木玉布木是被逼無奈的,但是在國家的幫助下巴木玉布木已經可以不出門就輕鬆養活一家人了。

現如今的巴木玉布木雖然也會偶爾外出打工,但那也是巴木玉布木在農閑的時候想要去多掙些錢以此來補貼家裡生活所做的決定,是為了讓幾個孩子未來能夠過上不錯的生活。

12年前感動中國的春運母親,以一張照片爆紅網路,懷中孩子已離世 - 天天要聞

雖然當初照片上的那個孩子已經不在了,但是巴木玉布木又如今已經過上了更好的生活,過去的日子是困難的,是難熬的,如今巴木玉布木已經等來了幸福的這天,一家人的日子也好過了不少,曾經感動中國的母親現如今依舊在憑藉自己的努力生活繼續感動著眾人。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 天天要聞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文|瑩媽01江蘇有一個女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邊的眼睛,結果眼睛嚴重過敏,壓根就睜不開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點點腫但沒完全瞎,還能看到一點點。媽媽哭笑不得,把視頻發到網上,萬萬沒有想到,同款的網友還真不少。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 天天要聞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人生似一場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臨著抉擇,每一次選擇都影響著未來的走向。懂得何時該勇往直前、何時該急流勇退,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智慧;明白何時要全力以赴去爭取、何時應謙遜禮讓以退為進,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適可而止,並非懦弱無能的表現,而是歷經世事打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 天天要聞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像一場漫長的旅行,有相聚的歡喜,也有離別的哀愁。小到日常的分別,大到生死的訣別,我們口中常說的「永遠相伴」,在無情的時光面前,也不過短短百年。當親人突然離世,為何有些人不會痛哭流涕?其實,沒有眼淚,並不意味著感情不深,那些不流淚的人,大多是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 天天要聞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近日,吳艷妮媽媽熊艷的一段訪談,引髮網友熱議。訪談中媽媽表示:吳艷妮就像是榴槤,人們對她的看法兩極分化,從小教育她要有接受不被別人喜歡的能力。熊艷在訪談中回憶,女兒吳艷妮剛去北京體育大學上學的時候被孤立,整個競技體校的女孩都不愛跟她玩,吃飯洗澡訓練都沒人陪,她就特別鬱悶。哭著給自己打電話。熊艷開導她...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 天天要聞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第一篇叫《媽媽》。孩子說:「除了媽媽,你在所有人那裡都占內存,只有媽媽,連老師發群里的照片都捨不得刪掉。」「占內存」——這屬於像素時代的詞,被孩子拿來度量愛的深淺。我們精心清理緩存、追逐流暢,媽媽卻像一片永不告急的海洋,默默沉埋所有「我」的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漸引導孩子的主見」 - 天天要聞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漸引導孩子的主見」

文|吳鉤隨筆很多家長會陷入兩個極端:一個是把孩子當提線木偶,事事包辦;一個是「過早放手」,什麼都讓孩子自己決定。可事實是——教育的真正目標,是讓孩子有主見、有方向、有判斷力,但不是讓他在沒有準備好的時候,獨自面對人生風浪。孩子不是你的人生附
鉛中毒不容忽視,孩子咬筆桿也有隱患嗎?兒科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鉛中毒不容忽視,孩子咬筆桿也有隱患嗎?兒科醫生提醒

近日,鉛中毒話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作為自然存在的毒性重金屬元素,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十大最應關注的有毒化學品之一。生活中哪些物品含鉛?鉛中毒距離我們有多遠?如何防範潛在的鉛暴露風險?潮新聞記者採訪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吳秀靜。「爆米花、松花蛋等食品可能含有較高鉛含量,長期食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