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依然跟媽媽「很親」的孩子,大多都來自這3種家庭

2022年11月03日02:48:46 育兒 1561

長大後依然跟媽媽「很親」的孩子,大多都來自這3種家庭 - 天天要聞

魔女宅急便 侵權必刪

養育孩子過程中,不僅僅是把孩子養大,還想孩子長大後,孝順懂感恩,還要同我們很親。

昨天同鄰居阿姨聊天,聊著聊著阿姨就留下了眼淚,說,都說養兒防老,這辛辛苦苦把獨苗養大了,沒防住老,還連電話也沒打幾個。

我說,這不是非常時期,回不來嘛,阿姨說,啥非常時期,不是非常時期也沒回來過。

一年到頭也就偶爾打一個電話,現在我跟你叔心都涼了,也不盼了,只是想起了心裡依然心酸,同時也後悔小時候,對孩子太過苛刻了。

導致孩子一畢業,參加工作,就想立馬想掙脫我們的束縛,跑得遠遠的,說來,我們也有錯的。

這時,我就在想,到底什麼樣的家庭,孩子長大後不僅孝順懂感恩,還依然會同我們很親呢?


長大後依然跟媽媽「很親」的孩子,大多都來自這3種家庭 - 天天要聞

和諧的家庭氛圍

家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棲息的港灣,所以,孩子成長過程中,都希望家是溫暖和諧的。

但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卻需要一家人用心經營,而不是一個家裡,時刻充滿爭吵和戰爭。

因為充滿爭吵的家,會讓孩子在不穩定的環境和情緒里,極度惶恐,甚至內心想逃避和遠離。

但如若是,和諧的家庭氛圍,那孩子就會大膽地同父母溝通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而不是因懼怕父母的權威,不敢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例如隔壁家林姐姐,每次去他們家,他們家都充滿歡聲笑語,很自然地就被他們家庭氛圍所感染。

但讓我真正佩服的卻是林姐姐和她孩子之間的相處方式,每次見他們聊天,就像好友一樣和諧。

讓人非常地舒服,不像其他父母一樣,每次和孩子在一起,就是劍拔弩張,但在林姐孩子身上看到的,卻是孩子對林姐的一種愛和尊重。

現在想來,孩子長大後之所以能和林姐像朋友一樣,主要還是小時候林姐為他們提供的和諧氛圍。

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父母又尊重他,所以長大後自然不會遠離父母,而是依然同父母很親。

長大後依然跟媽媽「很親」的孩子,大多都來自這3種家庭 - 天天要聞

魔女宅急便 侵權必刪

心理學家說:

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就是通過父母和環境以及身邊的的行為來認知這個世界和自己的。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孩子說的話語,和讓孩子感受到的家庭氛圍,都會讓孩子感受到愛和溫暖。


長大後依然跟媽媽「很親」的孩子,大多都來自這3種家庭 - 天天要聞

民主型的父母

民主型的父母,特別尊重孩子,在民主型的家庭,只要孩子遵守該有的規矩,就可以隨意表達想法。

例如父母不對時,可以大膽的同父母提出來,給予父母意見,同時表達自己對這一事情的看法。

在民主型的家庭,沒有所謂的權威壓迫,更沒有控制,有的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的尊重和放手。

他們教會了孩子,如何管理自己,也知道了孩子什麼時候可以管,什麼時候需要適度放手。

更知道為人父母,不應該是父母就應該管孩子,也可以,在孩子對的時候,聽取孩子的意見。

不會因為是孩子,管自己而感到煩惱,因為他們的思想是開放的,思維更是民主獨立的。

長大後依然跟媽媽「很親」的孩子,大多都來自這3種家庭 - 天天要聞

處在一個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感受最多的就是父母給予的尊重和自由,哪怕孩子長大後。

他們不是像一部分孩子那樣,想要掙脫父母束縛的枷鎖,而是依然願意同父母分享自己的事情。

因為民主型父母,讓他們從未感受到過約束和窒息感,他們一直享受著父母給予的自由和尊重。

所以無論是小時候還是長大後,孩子都會處於一種狀態,並且,同父母的關係也會一直很親。

長大後依然跟媽媽「很親」的孩子,大多都來自這3種家庭 - 天天要聞

鼓勵型的父母

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父母的指責,經常被父母鼓勵的孩子,會充滿自信。

一個充滿自信的孩子,她做任何事情都會有底氣,而不是表現得畏畏縮縮,怕這怕那的。

孩子畏畏縮縮,多數是被父母指責過多或者批評過多導致,因為父母過多的批評會讓他們質疑自己。

所以,想讓孩子自信及從內心裡愛我們,就要學會正確地鼓勵孩子,而不是遇事就吼叫孩子。

試想,我們是喜歡和時常表揚和認可我們的人在一起,還是喜歡那些時常挑我們問題的人在一起。

結果,應該是,大多數人都喜歡被別人鼓勵和認可,成年人的世界都是這樣,何況是孩子呢?

但這裡切記,鼓勵孩子不是盲目鼓勵,而是有方法的鼓勵,例如,用成長型思維方式鼓勵孩子。

鼓勵不僅讓孩子獲得了自信和動力,更不會讓孩子得意和感到驕傲,這需要父母掌握對的方法。

寫在最後:

人的潛意識層面,都喜歡聽讓人舒服的語言,舒服的語言,會讓我們覺得自己真的很好。

哲學家詹姆斯也曾說過:

人性的本質是渴望欣賞,孩子尤其如此,欣賞能讓孩子長成參天大樹,貶低能讓孩子枯萎畸形。

所以,從此刻起,開始鼓勵和欣賞我們的孩子吧,當孩子一直處於愛和溫暖的環境中時。

他哪怕長大後,離你很遠,也會時刻想念自己溫暖的家和媽媽,也會一直同你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探討!

作者介紹:

彤橦媽媽聊育兒,我是一枚熱愛學習熱愛成長的90後二胎寶媽,我喜歡用寫作的方式來記錄自己和孩子,同時,用故事的方式來點亮人生,願望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 天天要聞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近日,吳艷妮媽媽熊艷的一段訪談,引髮網友熱議。訪談中媽媽表示:吳艷妮就像是榴槤,人們對她的看法兩極分化,從小教育她要有接受不被別人喜歡的能力。熊艷在訪談中回憶,女兒吳艷妮剛去北京體育大學上學的時候被孤立,整個競技體校的女孩都不愛跟她玩,吃飯洗澡訓練都沒人陪,她就特別鬱悶。哭著給自己打電話。熊艷開導她...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 天天要聞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第一篇叫《媽媽》。孩子說:「除了媽媽,你在所有人那裡都占內存,只有媽媽,連老師發群里的照片都捨不得刪掉。」「占內存」——這屬於像素時代的詞,被孩子拿來度量愛的深淺。我們精心清理緩存、追逐流暢,媽媽卻像一片永不告急的海洋,默默沉埋所有「我」的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漸引導孩子的主見」 - 天天要聞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漸引導孩子的主見」

文|吳鉤隨筆很多家長會陷入兩個極端:一個是把孩子當提線木偶,事事包辦;一個是「過早放手」,什麼都讓孩子自己決定。可事實是——教育的真正目標,是讓孩子有主見、有方向、有判斷力,但不是讓他在沒有準備好的時候,獨自面對人生風浪。孩子不是你的人生附
鉛中毒不容忽視,孩子咬筆桿也有隱患嗎?兒科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鉛中毒不容忽視,孩子咬筆桿也有隱患嗎?兒科醫生提醒

近日,鉛中毒話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作為自然存在的毒性重金屬元素,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十大最應關注的有毒化學品之一。生活中哪些物品含鉛?鉛中毒距離我們有多遠?如何防範潛在的鉛暴露風險?潮新聞記者採訪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吳秀靜。「爆米花、松花蛋等食品可能含有較高鉛含量,長期食用容...
《爆彈》曝角色海報 山田裕貴、染谷將太亮相! - 天天要聞

《爆彈》曝角色海報 山田裕貴、染谷將太亮相!

1905電影網訊 近日,電影《爆彈》發布全新角色海報,主演山田裕貴,及伊藤沙莉、染谷將太、渡部篤郎、佐藤二朗、坂東龍汰、寬一郎等一眾卡司集體亮相!電影由永井聰(《帝一之國》)導演,八津弘幸、吳勝浩編劇,將於10月31日在日本上映。山田裕貴飾演的警方談判專家「類家」,佐藤二朗飾演自稱「鈴木田吾作」的神秘中年男...
深海對決開啟?《海綿寶寶:深海大冒險》曝海報 - 天天要聞

深海對決開啟?《海綿寶寶:深海大冒險》曝海報

1905電影網訊 近日,電影《海綿寶寶:深海大冒險》發布首張海報。海報中,3D版本的海綿寶寶帶著一副海盜眼罩,趣味十足!影片也於近日正式定檔,將於2025年12月19日在北美上映。影片由德里克·德萊蒙編劇並執導,在本作中,海綿寶寶將直擊深海中最強大的幽靈——飛天魔鬼,並和他展開一場激烈的對決!據悉,作為該系列的第...
邁克爾·B·喬丹自導自演!新版《偷天遊戲》曝卡司 - 天天要聞

邁克爾·B·喬丹自導自演!新版《偷天遊戲》曝卡司

1905電影網訊 據外媒報道,邁克爾·B·喬丹將執導並主演的亞馬遜電影《新偷天遊戲》(The Thomas Crown Affair)卡司公布,泰勒·拉塞爾、丹娜·奎里拉、莉莉·格萊斯頓、肯尼思·布拉納將出演。德魯·皮爾斯(《碟中諜5》《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在韋斯·圖克和賈斯汀·布里特-吉布森完成初稿後,為電影撰寫了劇本。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