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依然跟媽媽「很親」的孩子,大多都來自這3種家庭

2022年11月03日02:48:46 育兒 1561

長大後依然跟媽媽「很親」的孩子,大多都來自這3種家庭 - 天天要聞

魔女宅急便 侵權必刪

養育孩子過程中,不僅僅是把孩子養大,還想孩子長大後,孝順懂感恩,還要同我們很親。

昨天同鄰居阿姨聊天,聊著聊著阿姨就留下了眼淚,說,都說養兒防老,這辛辛苦苦把獨苗養大了,沒防住老,還連電話也沒打幾個。

我說,這不是非常時期,回不來嘛,阿姨說,啥非常時期,不是非常時期也沒回來過。

一年到頭也就偶爾打一個電話,現在我跟你叔心都涼了,也不盼了,只是想起了心裡依然心酸,同時也後悔小時候,對孩子太過苛刻了。

導致孩子一畢業,參加工作,就想立馬想掙脫我們的束縛,跑得遠遠的,說來,我們也有錯的。

這時,我就在想,到底什麼樣的家庭,孩子長大後不僅孝順懂感恩,還依然會同我們很親呢?


長大後依然跟媽媽「很親」的孩子,大多都來自這3種家庭 - 天天要聞

和諧的家庭氛圍

家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棲息的港灣,所以,孩子成長過程中,都希望家是溫暖和諧的。

但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卻需要一家人用心經營,而不是一個家裡,時刻充滿爭吵和戰爭。

因為充滿爭吵的家,會讓孩子在不穩定的環境和情緒里,極度惶恐,甚至內心想逃避和遠離。

但如若是,和諧的家庭氛圍,那孩子就會大膽地同父母溝通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而不是因懼怕父母的權威,不敢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例如隔壁家林姐姐,每次去他們家,他們家都充滿歡聲笑語,很自然地就被他們家庭氛圍所感染。

但讓我真正佩服的卻是林姐姐和她孩子之間的相處方式,每次見他們聊天,就像好友一樣和諧。

讓人非常地舒服,不像其他父母一樣,每次和孩子在一起,就是劍拔弩張,但在林姐孩子身上看到的,卻是孩子對林姐的一種愛和尊重。

現在想來,孩子長大後之所以能和林姐像朋友一樣,主要還是小時候林姐為他們提供的和諧氛圍。

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父母又尊重他,所以長大後自然不會遠離父母,而是依然同父母很親。

長大後依然跟媽媽「很親」的孩子,大多都來自這3種家庭 - 天天要聞

魔女宅急便 侵權必刪

心理學家說:

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就是通過父母和環境以及身邊的的行為來認知這個世界和自己的。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孩子說的話語,和讓孩子感受到的家庭氛圍,都會讓孩子感受到愛和溫暖。


長大後依然跟媽媽「很親」的孩子,大多都來自這3種家庭 - 天天要聞

民主型的父母

民主型的父母,特別尊重孩子,在民主型的家庭,只要孩子遵守該有的規矩,就可以隨意表達想法。

例如父母不對時,可以大膽的同父母提出來,給予父母意見,同時表達自己對這一事情的看法。

在民主型的家庭,沒有所謂的權威壓迫,更沒有控制,有的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的尊重和放手。

他們教會了孩子,如何管理自己,也知道了孩子什麼時候可以管,什麼時候需要適度放手。

更知道為人父母,不應該是父母就應該管孩子,也可以,在孩子對的時候,聽取孩子的意見。

不會因為是孩子,管自己而感到煩惱,因為他們的思想是開放的,思維更是民主獨立的。

長大後依然跟媽媽「很親」的孩子,大多都來自這3種家庭 - 天天要聞

處在一個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感受最多的就是父母給予的尊重和自由,哪怕孩子長大後。

他們不是像一部分孩子那樣,想要掙脫父母束縛的枷鎖,而是依然願意同父母分享自己的事情。

因為民主型父母,讓他們從未感受到過約束和窒息感,他們一直享受著父母給予的自由和尊重。

所以無論是小時候還是長大後,孩子都會處於一種狀態,並且,同父母的關係也會一直很親。

長大後依然跟媽媽「很親」的孩子,大多都來自這3種家庭 - 天天要聞

鼓勵型的父母

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父母的指責,經常被父母鼓勵的孩子,會充滿自信。

一個充滿自信的孩子,她做任何事情都會有底氣,而不是表現得畏畏縮縮,怕這怕那的。

孩子畏畏縮縮,多數是被父母指責過多或者批評過多導致,因為父母過多的批評會讓他們質疑自己。

所以,想讓孩子自信及從內心裡愛我們,就要學會正確地鼓勵孩子,而不是遇事就吼叫孩子。

試想,我們是喜歡和時常表揚和認可我們的人在一起,還是喜歡那些時常挑我們問題的人在一起。

結果,應該是,大多數人都喜歡被別人鼓勵和認可,成年人的世界都是這樣,何況是孩子呢?

但這裡切記,鼓勵孩子不是盲目鼓勵,而是有方法的鼓勵,例如,用成長型思維方式鼓勵孩子。

鼓勵不僅讓孩子獲得了自信和動力,更不會讓孩子得意和感到驕傲,這需要父母掌握對的方法。

寫在最後:

人的潛意識層面,都喜歡聽讓人舒服的語言,舒服的語言,會讓我們覺得自己真的很好。

哲學家詹姆斯也曾說過:

人性的本質是渴望欣賞,孩子尤其如此,欣賞能讓孩子長成參天大樹,貶低能讓孩子枯萎畸形。

所以,從此刻起,開始鼓勵和欣賞我們的孩子吧,當孩子一直處於愛和溫暖的環境中時。

他哪怕長大後,離你很遠,也會時刻想念自己溫暖的家和媽媽,也會一直同你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探討!

作者介紹:

彤橦媽媽聊育兒,我是一枚熱愛學習熱愛成長的90後二胎寶媽,我喜歡用寫作的方式來記錄自己和孩子,同時,用故事的方式來點亮人生,願望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小暑逢單,秋涼早見;小暑逢雙,秋老虎狂」,啥意思,有道理? - 天天要聞

「小暑逢單,秋涼早見;小暑逢雙,秋老虎狂」,啥意思,有道理?

今天是進入 小暑的第三天,農村俗語「小暑逢單,秋涼早見;小暑逢雙,秋老虎狂」是一句流傳於中國民間的氣象諺語,通過觀察小暑節氣在農曆日期的單雙數,來預測秋季氣溫的變化趨勢。這句諺語看似簡單,卻凝結了古人長期觀察自然規律的經驗智慧。那麼,這種說法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
嬰兒需要穿襪子嗎?醫生說出「保姆級」答案,新手爸媽速藏 - 天天要聞

嬰兒需要穿襪子嗎?醫生說出「保姆級」答案,新手爸媽速藏

大家好~我是小余前兩天,小區里一位媽媽,因為穿襪子的問題跟婆婆產生了分歧。婆媳育兒,難免是會產生不同觀念,畢竟老一輩人和現代化觀念差距是很大的。據媽媽所述:大夏天,在家裡還一直忙著給寶寶穿襪子,她穿我就脫,還說我一點不會照顧孩子。那麼話又說
嬰兒頭髮「稀疏」和「茂密」,區別也很大,早知道越好 - 天天要聞

嬰兒頭髮「稀疏」和「茂密」,區別也很大,早知道越好

大家好~我是小余寶寶出生的時候,頭髮多少暗示著什麼呢?對於寶寶的頭髮,其實也是許多媽媽在熱議的一個問題,前兩天也看到了幾位媽媽在討論寶寶頭髮的問題。有的寶寶,出生的時候頭髮就很茂密,甚至比我們大人的頭髮都要茂密,還很長。有的寶寶,出生的時候
2個寶寶,一個媽媽帶一個奶奶帶,一歲後,有5個明顯差距 - 天天要聞

2個寶寶,一個媽媽帶一個奶奶帶,一歲後,有5個明顯差距

大家好~我是小余寶寶跟奶奶長大和媽媽長大,到底有什麼差距?有很多的家庭,迫於生活的壓力,不得已把寶寶放在家裡給老人照看,跟著奶奶一起長大。作為爸媽,也都希望有能力把寶寶留在自己的身邊,但是迫於生活的壓力,可能無法留在身邊。
老一輩人帶娃,有4個錯誤需警惕,容易坑害了寶寶 - 天天要聞

老一輩人帶娃,有4個錯誤需警惕,容易坑害了寶寶

大家好~我是小余老一輩人帶娃,也要注意好的習慣,一些錯誤還是要提前預知的,如果老人帶娃,也要普及錯誤。寶寶的脆弱是超出我們認知的,如果沒有被我們所重視,一些錯誤也可能會給寶寶帶來傷害。一個錯誤,也可能會坑害了寶寶。
二胎最佳「年齡差」不是1歲,也不是10歲,這個數更合適 - 天天要聞

二胎最佳「年齡差」不是1歲,也不是10歲,這個數更合適

大家好~我是小余在備孕二胎的時候,許多媽媽都產生了一些焦慮。畢竟再生就是兩個孩子,對人力、家庭收入、家庭現況都會給媽媽帶來一些焦慮。在生活中,身邊也有很多二胎的家庭,有的寶寶相差1-2歲,也有孩子相差數十歲的。那麼孩子不同的年齡差,自然影響
孩子在家一被凶就「裝死」?別大意,在外面很容易被欺負 - 天天要聞

孩子在家一被凶就「裝死」?別大意,在外面很容易被欺負

前幾天,一位媽媽在後台給我留言,短短一行字,看得我心裡一緊。她說:「多米媽,我家娃4歲,一凶她,她就悶著不說話,眼睛看著地,站著一動不動。你說這孩子是不是天生性格太悶了?還是脾氣太犟了?」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那位媽媽的無奈和焦慮。是不是覺
重磅!「惠閩寶2025」正式開售! - 天天要聞

重磅!「惠閩寶2025」正式開售!

一份安心守護,如約歸來由政府指導,14家保司聯合承保的福建省定製型商業醫療保險「惠閩寶2025」正式上線啦!點亮城市,共啟八閩保障新篇章7月8日,「惠閩寶2025」發布儀式在福建廣電演播廳隆重舉行。福建省醫療保障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福建監管局、中共福建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福建省民政廳、福...
2025年上半年售14.6萬台,銷量下滑超22%,傳祺最新銷量出爐 - 天天要聞

2025年上半年售14.6萬台,銷量下滑超22%,傳祺最新銷量出爐

2025年6月份,廣汽傳祺的單月銷量又下滑了。廣汽集團最新數據顯示(下稱官方數據),2025年6月份,廣汽傳祺單月銷量為28832台。相比去年同期,銷量下滑了12.05%。事實上,從今年1月份開始,廣汽傳祺的單月銷量就開始同比下滑了。 傳祺E8官方數據顯示,2025年1月份,廣汽傳祺的單月銷量為18327台。相比去年同期,其銷量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