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被老子鼓勵過的中國男人,看看對孩子做過這幾件扯淡的事嗎?

2022年10月16日01:00:03 育兒 1064

從未被老子鼓勵過的中國男人,看看對孩子做過這幾件扯淡的事嗎? - 天天要聞


有些男人一輩子也沒被他老子鼓勵過一次!

--彪悍的鹹魚

從未被老子鼓勵過的中國男人,看看對孩子做過這幾件扯淡的事嗎? - 天天要聞

每一個老子都是從兒子走過來的,卻做不到自己兒時想要的父親模樣,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個話題:中國式父子為何難相處?

從未被老子鼓勵過的中國男人,看看對孩子做過這幾件扯淡的事嗎? - 天天要聞


在說到父子關係難相處時,我們可能會反問:難道會比婆媳關係更難?

其實不然,相較於婆媳間的過度「溝通」,大多數父子間的近乎零溝通,才是人際關係的癌症。

從未被老子鼓勵過的中國男人,看看對孩子做過這幾件扯淡的事嗎? - 天天要聞

在正文開始之前,我們評鑒一段話。

「風霜與憂患,讓奔波在外的父親逐漸有了一張嚴厲的面容,回到家來,孩子的無知與懶散又讓他有了一顆急躁的心。怎麼樣才能讓孩子明白,擺在他們眼前的,是一條多麼崎嶇的長路。怎麼樣才能讓孩子知道,父親的呵護是多麼有限和短暫。可是,孩子們不想去明白,也不想去知道,他們喜歡投向母親柔軟和溫暖的懷抱,享受那一種無限的縱容和疼愛。


在中國式家庭關係中,父親往往是唱白臉扮演家庭原則和權威的存在,

而男性自帶情感表達粗糙的基因。加之更多是為家庭在外摸爬滾打,造成了父親位置的缺失,父親簡單粗暴的將自以為好的社會經驗灌輸給自己的下一代。

而在兒子眼中的父親,時而是最值得信任的肩膀,可又有時候兩人之間又劍拔弩張。

從未被老子鼓勵過的中國男人,看看對孩子做過這幾件扯淡的事嗎? - 天天要聞

崇拜、畏懼、依賴、對抗種種情緒調和在一起,變成了一個男孩對父親最複雜的記憶。

在中國,每個男人這一輩都逃不開父與子關係的這個難題,怎樣才能避免這種傳統性父子關係呢!

下面這幾條關於父子關係的紅線,希望能讓你有所思考!

從未被老子鼓勵過的中國男人,看看對孩子做過這幾件扯淡的事嗎? - 天天要聞

父親往往扮演原則的角色,在家庭中是一把約束兒子行為的戒尺。

在日常相處中,面對孩子不合規矩的舉動,很多父親先會是一頓不分青紅皂白指責。

過度無端的指責實際是利用「喚起孩子的負面心理感受」的方式,來達到約束孩子的目的。

從未被老子鼓勵過的中國男人,看看對孩子做過這幾件扯淡的事嗎? - 天天要聞

而此種方式雖有效果,但對小孩心理產生強大的摧毀作用。

長年累月的指責讓他們變得敏感多疑,做任何事情都會畏手畏腳,在打壓下成長的孩子,無法形成一個強大的內心,往後的成長之路註定如履薄冰。

有些人一輩子都活在童年的陰影中


從未被老子鼓勵過的中國男人,看看對孩子做過這幾件扯淡的事嗎? - 天天要聞

「父子間良好溝通是情感的需要,更是成長的需要。」

然而現實中,「三句好話抵不過一馬棒」卻是很多父子之間的真實寫照,

很多父親開口就是大道理,但孩子反駁的歪理比你的還多,勞心費力,孩子只覺得嘮叨、不耐煩。然後免不了給孩子來一頓「愛的教育」。

從未被老子鼓勵過的中國男人,看看對孩子做過這幾件扯淡的事嗎? - 天天要聞

沒有同理心,不注意措辭,溝通時只管自己一時痛快地宣洩,不注意孩子的情緒。

試問下自己,當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做,估計已經要挽起袖子準備開幹了吧地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先聆聽,再思考,後發言。

對抗式的溝通只會父子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僵硬。久而久之,孩子的心門慢慢緊閉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從未被老子鼓勵過的中國男人,看看對孩子做過這幾件扯淡的事嗎?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每天總是看不見爸爸?」「為什麼爸爸回家了就總是在玩手機?」

很多父親因為自身和工作的原因,有意無意地缺席了孩子的成長。

從未被老子鼓勵過的中國男人,看看對孩子做過這幾件扯淡的事嗎? - 天天要聞

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

很多孩子在形成社會觀和人格的重要時刻,父親的缺位導致了孩子缺乏應有的教導和模仿對象。

沒有引導的孩子自顧自野蠻生長,或許他會在摸爬滾打中學習修正,也有可能在成長中迷失方向。

父愛不應成為一種奢侈品。


從未被老子鼓勵過的中國男人,看看對孩子做過這幾件扯淡的事嗎? - 天天要聞

彪悍的鹹魚快三十了,還沒被我老子鼓勵過一次,看著文章的你可能更慘,一輩子都沒有過一次。

我不敢在公眾場合大聲說話,只要在公眾場合說話都是對我的一種折磨,這不是為了碼字而捏造的事。

我清楚的知道這不好,多少次給了自己重新開始的機會,然而就是扭轉不過來! 這就是兒時缺乏鼓所造成的最嚴重後遺症!

人要是套上自卑這層枷鎖,難有出頭之日,就像被騸了一樣,幹什麼事情都差了一股勁、少了一口氣。


兒時的你期待過父親的鼓勵嗎?現在的你經常鼓勵你的孩子嗎?

從未被老子鼓勵過的中國男人,看看對孩子做過這幾件扯淡的事嗎? - 天天要聞

從未被老子鼓勵過的中國男人,看看對孩子做過這幾件扯淡的事嗎? - 天天要聞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個世界,卻並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人有愛與被愛的需求,只有孩子才可以讓你付出完整的愛,這個愛的對象,是其他關係無法替代的。

「養兒不是為防老」,他繼承了你的眼睛、手和腿,繼續在這世間行走,繼續感受著這世界。

最後我在想:如果孩子有選擇父母的權力,這世上估計80%的人都要斷子絕孫......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我學會了炒菜 美麗的秋天 - 天天要聞

我學會了炒菜 美麗的秋天

我學會了炒菜四(七)班:馮詩涵 指導老師:武華龍 陽光灑進廚房,映在媽媽忙碌的身影上。我突發奇想,要跟媽媽學炒菜。 我打算炒一盤青菜。首先要摘菜,眼前的青菜葉片緊緊貼在一起,像親密無間的小團體。我彎下腰,小心地把發黃的,破損的葉子摘掉,再將
給孩子零花錢用這3個方法,培養出高財商孩子 - 天天要聞

給孩子零花錢用這3個方法,培養出高財商孩子

12歲男孩用零花錢買下全班同學的遊戲機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深圳一位父親堅持用"零花錢管理系統"培養兒子,孩子不僅自己存錢投資,還在疫情時用收益為武漢捐款。評論區家長集體破防:"別人家的孩子連零花錢都能玩出高度!
真正想學的孩子,根本不用補課 - 天天要聞

真正想學的孩子,根本不用補課

我小時候,補課和吃飯一樣稀鬆平常。誰家孩子不補課,就像誰家飯桌上沒鹹菜似的——怎麼看怎麼寒酸。小學補英語,初中補數學,高中什麼都補……甚至連體育,都想找私教練個「百米衝刺原地起跳」。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我們補的不是課,是心理安慰。
驗光配鏡,鏡架鏡片怎麼選價格才合理? - 天天要聞

驗光配鏡,鏡架鏡片怎麼選價格才合理?

朋友如果你家孩子視力有問題首次驗光配鏡,建議去醫院做散瞳驗光,第二天複查後再配鏡。若是成人驗光建議去老眼鏡店,或找有經驗的驗光師。成人驗光需要豐富的經驗才行。1、驗光不管兒童青少年或成年人,驗光要檢查內外隱斜視,融合視和立體視。
副業-新手薅羊毛基礎入門篇 - 天天要聞

副業-新手薅羊毛基礎入門篇

在這網路的大時代中,人人都在做自媒體。在頭條寫作得這些日子,認識了很多像我當初那樣迷茫的寶媽們,既想照顧好家庭又想給另一半減輕壓力的媽媽們,四處尋找著兩全其美得工作,真的很難!今天我只想幫助曾經的我,如果你覺得我是騙子,請繞道!
售價29.8萬元起,蔚來新ET5、新ET5T正式上市 - 天天要聞

售價29.8萬元起,蔚來新ET5、新ET5T正式上市

就在今晚,蔚來舉行了發布會,正式發布了蔚來新ET5和新ET5T。據介紹,新ET5和新ET5T整車購買起售價為29.8萬元,採用BaaS電池租用方式購買,起售價為22.8萬元,電池月租728元起。新款蔚來ET5和ET5T在設計、空間、駕控、智能方面進行了超500項升級,帶來了更強的產品力。此外,限時鎖單還可享總價值61300元權益,包含5年免費...
母親提音響陪兒子街頭追夢!腦癱男孩用歌聲打開人生另一扇窗 - 天天要聞

母親提音響陪兒子街頭追夢!腦癱男孩用歌聲打開人生另一扇窗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 全媒體記者 田甜湖南株洲的街頭,一對母子的身影常引人駐足,13歲的腦癱少年譚兆盛手握話筒,用略顯顫抖卻清澈的嗓音唱響《天之大》;身旁提著音響的母親譚淑琴,既是他的「金牌經紀人」,也是他逐夢路上最堅定的陪伴者。這對母子的故事,不僅是一段與命運抗爭的傳奇,更是一曲關於愛與希望的讚歌...
哈佛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大腦發育「高峰期」,錯過1個都可惜 - 天天要聞

哈佛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大腦發育「高峰期」,錯過1個都可惜

雖說,養育孩子,我們不要拿他去跟別人比較。但大家一起玩兒,我們難免會看到差距:為什麼有的孩子,學東西特別快,有的卻總是慢半拍?我們會想,到底是天生的差距,還是孩子成長節奏沒跟上?哈佛大學發展兒童中心有項研究指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