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孩子戰勝恐懼,一個擁抱比「你應該這樣」更有用

2022年10月09日23:56:08 育兒 1416

4歲的孩子第一次來到海邊學習游泳,但他剛一下水就不斷掙扎,隨著海水的波動,他掙扎得更厲害,完全不能聽清楚爸爸跟他說了什麼,顯然,孩子特別害怕水。而這位爸爸,是一位可以不惜一切代價讓兒子變成游泳健將的父親。

如果是我們,也許會對我們的孩子說:「沒關係的,這是海水,不用怕。」然後就開始游泳,以示範給孩子看。

但這位4歲的爸爸並沒有這麼做。他反而走到孩子身邊,面帶微笑,扶起兒子,說了一句:「你游得太棒了,我到現在都不能浮在水面。」沒想到,就這樣一句看似沒有意義的話,卻讓孩子興奮起來,之後,孩子戰勝了對水的恐懼,很快學會了游泳。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很多令他們恐懼的事,時常我們總會理所當然地安慰孩子:沒事,這沒什麼。但是這句安慰,其實並不能起什麼作用,可是竟然不起作用,我們又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孩子戰勝恐懼呢?

心理學家埃維和心理治療師阿爾貝托合著的《兒童恐懼心理學:從塗鴉中讀懂孩子的恐懼情緒》一書就告訴了我們答案。

幫孩子戰勝恐懼,一個擁抱比「你應該這樣」更有用 - 天天要聞

這本書是我們了解孩子的恐懼心理的指南,書中向我們介紹了兒童塗鴉中所呈現的恐懼情緒,告訴我們不同類型的恐懼情緒應該如何解決。書中提出一個幫助孩子戰勝恐懼觀點:擁抱比安慰更有用。

其實,在解決孩子恐懼心理時,我們先了解恐懼。

恐懼是懦弱的表現嗎?

當我們看到孩子感到害怕時,我們常常沒有放在心裡,反而覺得孩子大驚小怪,甚至會覺得孩子過於懦弱,不夠強大。

幫孩子戰勝恐懼,一個擁抱比「你應該這樣」更有用 - 天天要聞

其實,換位思考,作為大人的我們也有感到害怕的時候,可以說,恐懼情緒是伴隨我們一生的,適當的恐懼情緒的存在其實對我們每個人是有利的。

比如,當我們來到一個黑暗的地方,那裡了無人煙,寂靜得讓我們覺得可怕,我們的恐懼情緒油然而生,此刻,因為這個情緒我們不敢接近怕前方有什麼危險,為了保護我們自己,我們每走一步,都會警惕。

這就是恐懼情緒的作用,讓我們對接近,產生了保護自己的警惕感。

這就是恐懼對我們的作用,恐懼情緒對我們而言,是生存需要,有助於我們保護自我的警惕感,有助於我們應變能力的發展。

因此, 恐懼不是懦弱的表現,相反的,這是每個人出生之後的一種本能,在恐懼情緒的驅動下,我們才能慢慢成長。正如作者所說:「恐懼存在的意義是被克服,正因為克服了恐懼,兒童才能得以成長並獲得獨立自主。」

那麼,作為父母,作為過來人,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恐懼,讓孩子從恐懼情緒中得以成長?

克服恐懼不能只是安慰

很多時候,面對孩子的恐懼,我們都站在大人的角度去俯視,於是就有了「孩子,沒事,這沒什麼,你應該這樣做……」之類看似安慰的話。但對孩子來說,孩子並不能理解大人的這些話,對他們而言,這些話是無用的,並不能幫助他們戰勝恐懼。

幫孩子戰勝恐懼,一個擁抱比「你應該這樣」更有用 - 天天要聞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做:比如孩子害怕雷聲,那麼我們可以跟他們說,孩子,我們來聽聽,這雷聲像什麼,像不像烏雲在玩撞擊遊戲呢?當孩子聽到這樣的形容,他們反而會覺得有趣,漸漸地就會消除對雷聲的恐懼。

所以,作者說:「面對兒童的恐懼情緒時,並不需要講道理或概念化。」「兒童不需要邏輯性很強的道理,也不屈從於強勢或強迫,而是需要我們對其個性給予肯定和強化。」

說到個性,對於孩子的恐懼情緒也有不同的區別,這種區別來自年齡,來自不同類型的恐懼情緒,當我們足夠了解孩子的恐懼類型時,我們才能對症下藥,幫助孩子戰勝恐懼。

從塗鴉中解讀恐懼情緒

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其恐懼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在這本書中,作者從0-12歲分別列出了每個年齡階段孩子恐懼情緒的共性。但這樣還不夠,要解決好孩子的恐懼情緒,我們還需要更具體的分析,比如恐懼的具體類型。

要知道孩子恐懼的具體類型,有很多方法,但最直觀的,是通過孩子的畫來判斷。

幫孩子戰勝恐懼,一個擁抱比「你應該這樣」更有用 - 天天要聞

比如,有些孩子從小沒有安全感,害怕被拋棄,那麼他們會表現出沉默寡言、自我封閉,或者無理由的攻擊性。在他們的畫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他們畫的樹總是彎彎曲曲,他們畫的人可能沒有塗上顏色等等。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了孩子是害怕被拋棄,那麼我們就可以相應地採取措施:例如用肯定的語氣讓他們安心,在日常生活中多陪陪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親密。

總結

面對孩子的恐懼情緒,嚴苛的教育只會讓孩子產生更多的內疚感,而簡單的「你應該做」或「你不能做」也很難讓他們獨立,也許,在他們小的時候,在父母的指揮下,他們表現得很好,但等他們大了,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他失去人生的目標,無法讓自己變得強大。

所以,我們需要更好地了解恐懼,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戰勝恐懼,讓他們獲得更好地成長。有時,「具有參與感地非言語符號比安慰的話語更有用,如一個擁抱或一個愛撫要好過許多無用的話語。」

#頭條解憂館##2022育兒季#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 天天要聞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是個人日記,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所有觀點, 僅代表個人立場,不具有指導作用 各位股東好:最近我們「圈友群」氣氛越來越好,原因無他:我們已經連續3天新高了。我們實盤也順利錄得新高。都知道歡樂的日子都是短暫的。那麼,問題來了,這次行情能持續多長時間呢?01其實,今天我們「實盤」能繼續上漲,我是...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 天天要聞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作者 | 張可沂伽放學時分,校門口的奶茶店總上演著微型人生劇場:妝容精緻的林媽媽被女兒同學誤認為「姐姐」,而穿著家居褲的王阿姨則被兒子要求「以後別來接我」。這些場景折射出一個教育真相——母親的形象管理正在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課題。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 天天要聞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大家好,我是辣媽不知道你們發現了沒有,有時候,我們隨口一句簡單的話語,就能在孩子的心中埋下強大的種子,讓他們的內心越來越堅韌。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這兩句話,就是這樣的魔力源泉。 「我相信你可以」這句簡單的話語,卻蘊含著無盡的鼓勵和信任。信任不是廉價的誇讚,而是對孩子潛能的「莊嚴托...
李佳琦回應媽媽直播帶貨:她說她正是拼的年紀 - 天天要聞

李佳琦回應媽媽直播帶貨:她說她正是拼的年紀

5月5日,美腕旗下「所有爸媽的幸福家」直播間開播,知名網紅主播李佳琦的媽媽李文利受邀參加直播。據悉,李佳琦近日在直播中表示,「我媽現在當主播了,你們跟我媽說一下,讓她就是嚴謹講話,因為我媽比我還誇張……」他展示直播間畫面並稱他媽媽在賣黃金。
王學廣:「老講解」成了我的另一個名字 - 天天要聞

王學廣:「老講解」成了我的另一個名字

5月初,「瓊崖革命的搖籃」定安母瑞山,逐漸升騰起夏日熱烈的氣息。7日午後,88歲的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終身名譽園長、義務講解員王學廣戴上老花鏡後,又從書堆里翻出了一沓紙頁,可以明顯看到,其中半數已經泛黃。 王學廣正在翻看關於他的報道。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豌 攝 「這是我收集的《海南日報》剪報,都是有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