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證明青少年大腦會濾掉媽媽的聲音

2022年09月26日17:27:06 育兒 1318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每個父母都曾在某個時候憤怒地問自己「為什麼我的孩子從來不聽我的!?」現在,科學家們透過研究已證明 : 青少年真的不會聽母親的話,因為他們的大腦會將媽媽的聲音阻擋在外。媽媽們可以釋懷的是,這不是孩子針對性的個人行為,而是一種人體的自然功能。

這篇發表在《神經科學期刊》上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大腦會從聽媽媽的聲音轉向同齡朋友的聲音。研究人員針對46名7至16歲的孩子進行了功能性核磁共振掃描,以了解當他們聽到母親的聲音和陌生女性的聲音時,大腦會發生什麼反應。這些孩子的智商都在80或以上,並且都是由生母撫養長大。不過要注意的是,這項研究不包括男性或非二元性別照顧者。

過去有研究顯示,當嬰幼兒聽到母親的聲音時會激活大腦的獎賞中樞,但這次的新研究發現,13歲及以上的孩子並不會有相同的反應。相反地,當他們聽到陌生女性的聲音時,大腦的獎賞中樞才會動起來。主要研究作者、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臨床副教授Daniel Abrams博士解釋道「就像嬰兒知道要聽媽媽的聲音一樣,青少年也知道要聽新奇的聲音。青少年想和朋友及新朋友們在一起,他們的思想越來越敏感並且會被這些陌生的聲音所吸引。」

研究證明青少年大腦會濾掉媽媽的聲音 - 天天要聞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青少年的大腦正逐漸轉向更加獨立,這完全是自然和意料中的事。事實證明,青少年的大腦可能會根據重要性級別過濾聲音類型,所以,媽媽不再是青少年的第一位,反而可能是班上那位可愛的同學佔據了更多的思考空間。由於青少年對冒險和新奇事物越來越感興趣,這種令媽媽煩惱的新行為可能就顯得更有意義了。

這項研究除了讓媽媽們釋懷之外,也可能有助於科學界更清楚地理解自閉症兒童如何以及為什麼會適應特定的聲音和社會刺激。例如,自閉症幼童對母親聲音的反應似乎沒有如無自閉症幼童那般強烈。Abrams博士在2019年接受史丹福醫學新聞中心採訪時表示「患有自閉症的孩子經常忽略周圍的聲音,進而導致他們在社交方面的困難性,但我們還不知道原因何在。」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 天天要聞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小易(化名)媽媽怎麼也沒想通:女兒只是跳了200個繩,做了30個仰卧起坐,後果竟如此嚴重。11歲的小易今年上小學四年級,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運動打卡。幾天前,在即將完成「每日任務」時,小易突然感覺小腹一陣陣劇痛,得知情況的母親起初並沒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 天天要聞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成年人往往只能觀察到幼兒的行為,卻不了解其背後的心理動機和行為邏輯。經常容易根據成人思維推斷,給幼兒的行為簡單粗暴地貼上各種道德標籤:哭鬧是任性,不肯分享是自私,依戀媽媽是軟弱……殊不知幼兒有獨特的大腦發育程度,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切對他們來說可能猶如驚濤駭浪。這一階段面對的人生挑戰遠比成人以為的多...
警惕這些侵害孩子的行為!國家網信辦通報7類典型案例 - 天天要聞

警惕這些侵害孩子的行為!國家網信辦通報7類典型案例

近日,國家網信辦通報了一批有關網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典型案例,涉及惡意製作「沙雕動畫」短視頻、傳播未成年人軟色情、打造「網紅兒童」等共七大類。一起來看詳情2024年是《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的實施之年。網信部門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工作,依託「清朗」系列專項行動,聚焦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
世界上最厲害的人,就是在家帶孩子的人 - 天天要聞

世界上最厲害的人,就是在家帶孩子的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言語猶如溫暖的陽光和滋潤的雨露,對他們的內心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想要養育一個內核強大、情緒穩定的孩子,父母需要頻繁地說出一些特定的話語,為孩子的心靈注入力量,讓他們在面對生活的挑戰時能夠堅定自信、從容不迫。「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