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挑食?因為他更懂美食,深度分析人類味覺進化史

2022年09月26日13:31:25 育兒 1903

版權聲明: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中國肥胖問題的死磕俠,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台。

本文編輯字數3005,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父母都希望孩子不挑食,和大人一樣,什麼都吃。

孩子也不明白,為什麼爸爸媽媽會喜歡西蘭花、苦瓜、苦味野菜等這些奇怪的食物

父母與孩子之間,對於食物的「代溝」,是由味覺系統決定的。

孩子為什麼挑食?因為他更懂美食,深度分析人類味覺進化史 - 天天要聞

寶寶的味覺,加上他們自己天生的好奇心,可以幫助他們探索廣闊無垠的世界。

這篇文章,給大家講一講,我們對食物的感覺,味覺進化歷程。




寶寶的味覺的發展

寶寶的味覺在子宮內就開始發育了,當懷孕第9周時,他們的嘴巴,舌頭和第一個微小味蕾就已經形成。

孩子為什麼挑食?因為他更懂美食,深度分析人類味覺進化史 - 天天要聞

子宮裡的羊水包圍著寶寶,他們自然地吞咽這種液體,這有助於他們的肺部和消化系統的發育

孕母吃的食物,喝的東西的味道,會通過血液進入羊水;當寶寶吞下羊水時,他們會第一次體驗到各種口味。

寶寶也可以聞到它們,所以,無論你是吃甜的、鹹的還是辛辣的食物,你的寶寶都會與你一起品嘗。

出生後,寶寶的味蕾非常敏感,它們可以識別酸甜的味道,但更喜歡甜,這是他們喜歡母乳味道的原因之一。

孩子為什麼挑食?因為他更懂美食,深度分析人類味覺進化史 - 天天要聞

味覺和嗅覺是聯繫在一起的,寶寶在出生時也有發達的嗅覺,他們可以聞出奶粉和母乳,甚至能聞到自己媽媽的母乳,和別人媽媽的母乳之間的區別。

寶寶的味覺,在出生時就有很好的發展,但是隨著寶寶的成長,他們對不同味覺的反應會發生變化。

→新生兒至3個月,味蕾靈敏期

在這個階段,寶寶的味覺是非常敏感的,事實上,作為一個嬰兒,他們的嘴裡的味蕾分布,比成年人更廣泛。

孩子為什麼挑食?因為他更懂美食,深度分析人類味覺進化史 - 天天要聞

新生兒的味蕾,可以在扁桃體以及舌頭等常見位置找到。

在最初的三個月里,你的寶寶可以區分甜味和苦味,他們更喜歡甜味,比如母乳的味道。

這些味蕾差異也使兒童對苦味高度敏感,雖然這可能會讓孩子不願意吃蔬菜,但它也有一個重要的作用。

我們的苦味受體,幫助我們檢測有毒化合物,孩子對苦味越敏感,他們就越不可能吃一些可能毒害他們的東西。

孩子為什麼挑食?因為他更懂美食,深度分析人類味覺進化史 - 天天要聞

從本質上講,孩子的味蕾是一種有用的安全機制

→3至6個月,探索食物期

到3個月大時,寶寶的舌頭已經長大,你可能會注意到,他們把東西放進嘴裡,比如玩具或毯子,這表明他們正在用舌頭試圖理解不同的質地和味道

不要勸阻寶寶不要把東西放進嘴裡,只要它們是安全的,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但是,要確保在家中進行嬰兒保護,避免會導致窒息和有毒的東西。

→6至12個月,探索固體食物

在6個月只吃母乳或配方奶粉之後,你開始引入固體食物時,新口味會讓寶寶感到驚奇,竟然還有這樣的硬貨,口感其實也不差?

孩子為什麼挑食?因為他更懂美食,深度分析人類味覺進化史 - 天天要聞

寶寶對新的口味和質地,一開始會有點猶豫不決,會很小心翼翼地試探,如果第一次不喜歡,可以讓他多吃嘗試,一般建議嘗試8次左右新食物。

到大約7或8個月時,你的寶寶就有能力嘗試手指食物(可以用手抓著或捏著吃的食物)。

這是他們嘗試新口味的好機會,可以給他們各種柔軟的水果或蔬菜,以探索不同的質地。

→開始挑食,和母親關係很大

寶寶會傾向於喜歡,子宮裡接觸過的食物的味道。

孩子為什麼挑食?因為他更懂美食,深度分析人類味覺進化史 - 天天要聞

而且,他們會馬上特別喜歡一些食物的味道,同時也會特別討厭某些食物。

他們會模仿成人對食物的反應,所以,最好不要在他們面前表現出對食物的厭惡,特別是當你試圖鼓勵他們吃健康食物時。

寶寶長大後喜歡的食物種類,也可能取決於母乳餵養。

研究表明,母乳中的不同食物分子,會對寶寶的味蕾產生積極影響,並使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對吃不同的食物更加開放。

孩子為什麼挑食?因為他更懂美食,深度分析人類味覺進化史 - 天天要聞

這個時間段,要小心含鹽和糖的加工食品,年幼的腎臟無法應對過多的鹽,而糖會導致蛀牙

如果你的寶寶過早接觸加工食品,他們可能會開始更喜歡它們,開始變得更容易挑食。




突然有一天,什麼都想吃

寶寶的嘴巴,是作為探索、學習和理解周圍世界的一種方式。

孩子為什麼挑食?因為他更懂美食,深度分析人類味覺進化史 - 天天要聞

對嬰兒來說,嘴巴比手指更敏感,入口的東西,給了寶寶一個更加方便的方式,來了解不同的質地和味道,包括食物和非食物。

這就是為什麼嬰兒拿起玩具,書籍和其他物品,就喜歡立即把它們放進嘴裡。

值得注意的是,寶寶可以而且會把任何東西放進嘴裡,這意味著你在陪寶寶玩時,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

不要讓寶寶接觸到任何尖銳,骯髒或其他危險的東西。

孩子為什麼挑食?因為他更懂美食,深度分析人類味覺進化史 - 天天要聞

你可以通過提供具有不同質地和顏色的,適齡嬰兒玩具來幫助他們學習,以便用嘴巴探索。

當寶寶12到18個月大的時候,他們用嘴巴探索和理解物體的次數就減少了,最終會停止這種探索方式




兒童時期,開始喜歡天然食物

兒童其實也喜歡天然的食物,而不是加工食品。

在美味,安全性和可取性方面,對它們的評分更高。

最新的研究發現,這種對食物的偏好,也存在於兒童早期和中期

孩子為什麼挑食?因為他更懂美食,深度分析人類味覺進化史 - 天天要聞

愛丁堡大學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137名6至10歲的兒童。

他們得到了3個蘋果,然後告訴他們,一個是在農場里種植的,一個是實驗室里製造的,另一個是在實驗室里的樹上生長的。

研究人員發現,兒童和成人都更喜歡農場種植的蘋果,而不是那些在實驗室里種植的蘋果。

第2項研究中,85名年齡在5至7歲之間的兒童,和64名成年人,被展示了4種不同的橙汁。

一種被描述為是農場鮮榨的,一種沒有關於它的信息,一種被去除化學物質,另一種被描述為添加了化學物質。

研究人員發現,果汁的天然性,對參與者的選擇有顯著影響。

孩子為什麼挑食?因為他更懂美食,深度分析人類味覺進化史 - 天天要聞

兩項研究都表明,大人小孩都喜歡吃天然的食物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發現表明,天然食品是好的,這種信念可以在5歲,甚至年齡更小時建立起來。

這個時間段很重要,如果要減少孩子吃加工食品,家長要以身作則,少吃加工食品,少喝飲料。

要不,家裡的孩子可能一輩子被加工食品綁架,困擾。




關鍵的瘦龍說

如果孩子更喜歡吃水果,甜食,而不是蔬菜,很正常,水果比較甜,蔬菜比較苦,孩子天性對苦味敏感,這是由基因所決定的。

孩子的味覺,遠比成年人要發達。

但是,通過大人的引導,可以慢慢開始喜歡天然食物,慢慢可以接受有點異味的食物,但是需要慢慢嘗試,不要一味地硬逼他們吃。

挑食才是正常的,不挑食是不正常的,沒有幾個孩子天生就喜歡吃苦瓜。

只有大人能接受特別苦味的食物,甚至樂此不疲,其實苦味是植物保護自己的味道,也不建議多吃。相關閱讀→苦瓜吃太多,可能傷肝腎,這些人特別要注意…

在特殊的時間段,盡量讓孩子少吃加工食品,養成愛吃天然食物的好習慣。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我們的故事,不過是黃粱一夢,消散在風裡 - 天天要聞

我們的故事,不過是黃粱一夢,消散在風裡

故事的開頭,總是那般美好。那是一個落英繽紛的春日,櫻花如雪般漫天飛舞,微風輕拂,將你的髮絲輕輕撩起。我們在那片花海中偶然相遇,目光交匯的瞬間,彷彿整個世界都停止了轉動,只剩彼此眼中的熠熠星光。此後的日子,如同春日暖陽下的溪流,溫柔而歡快。我們一起漫步在悠長的小
用溫暖打破沉默 走進「星星的孩子」的世界 - 天天要聞

用溫暖打破沉默 走進「星星的孩子」的世界

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我們常常遺憾不能走進他們的世界,觸摸他們的靈魂。4月2日,在第18個「世界孤獨症關注日」之際,記者走進濟南特殊教育中心,用鏡頭和文字記錄....
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 - 天天要聞

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

這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視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32歲……這些「年輕」的數字背後是守護平安的見證而今我們又「見」到了公安英烈微笑的臉龐你踏荊棘而去我們沐光前行每一個平安的日夜都是你生命的延續陳建軍(1962.08.01—1987.12.15)「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生前系文山州硯山縣緝毒隊民警先後24次打入犯罪集...
幼兒園春日藝術節,師生用AI破解自然密碼 - 天天要聞

幼兒園春日藝術節,師生用AI破解自然密碼

極目新聞記者 肖楊實習生 邵格通訊員 劉歡 王晶「快看!琥珀里凍住了一隻彩虹甲蟲!」4月3日上午,武漢市青山區第一幼兒園的操場上,5歲的馮楚晴舉著找到的「昆蟲琥珀」沖向展台,手裡的「蜻蜓」在陽光下折射出幻彩光芒。這場將自然融入美育的春日藝術節,除了插花簽到、盲盒花花卡等驚喜外,更增設了「琥珀尋寶」闖關任務...
一個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買單,而不應該一味怪罪父母 - 天天要聞

一個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買單,而不應該一味怪罪父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就有人到處宣揚「父母無恩論」,說父母生下孩子是應該的,不應該感恩,說父母養大孩子也是應該的,不應該感恩,反正不管父母幹什麼都是應該的,父母對孩子有責任有義務,而孩子對父母不僅沒有任何的責任和義務,還不用感恩,這種言
此物最相思 - 天天要聞

此物最相思

編者的話又到一年清明時。在孩子們心中,長輩那斑白的頭髮和慈祥的笑容,是兒時最溫暖的記憶。珍藏著溫馨回憶的光碟、儲存著愛的信息的手機,都是長輩與孫輩之間愛的連接。爺爺的光碟一七一中學初三(6)班 劉予馨「咱們家的舊東西也該收拾了!」媽媽不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