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班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厭學,一個媽媽被坑了上萬元後悟出的道理

2021年09月10日19:04:05 育兒 1043

培訓班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厭學,一個媽媽被坑了上萬元後悟出的道理 - 天天要聞

ONE


我有一個好朋友,是一個高中老師,因為自己也在教育系統,覺得自己生活在小縣城,資源比較缺乏,所以孩子的教育,她是很早就在做準備,一直也很用心在準備各種的資源,當然包括英語啟蒙。

2014年得知我開始在家教育,她很感興趣,一方面想要了解在家上學,一方面是希望我能夠跟她一起拼課,一對一的外教課,她買了兩年的課,如果我能夠跟她拼課,在漲價之前,她想多買幾年的課屯著。當然因為我們家只有我們家先生一份薪水,所以那個價格當然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就沒有同意。


後來我回老家有約她見面,有機會看到她的孩子,她自己也是時不時的會跟孩子用英文來對話,孩子也會用英文來跟回答她,孩子到五歲的時候,RAZ已經讀到h級的,也可以聽瘋狂學校了,真是讓我好生羨慕。


前一段時間,我在我的朋友圈發了幾張圖,曬我家我英語啟蒙的情況,她來找我問我給孩子聽什麼材料,然後嘆著氣說她家孩子的英語她徹底放棄了,讓我很意外,也覺得很可惜,作為好朋友我當然希望能夠幫上點忙,建議她換有趣的材料等等,她說都試過了,沒用,孩子已經非常反感了,完全輸不進去了……


在後來的聊天中了解到,媽媽習慣了"教學",外教口語課,聽音頻,自然拼讀課,閱讀訓練課,語法學習,孩子的時間被塞的滿滿的,4年的時間,孩子的興趣沒有了,原來很有趣的故事也不再能夠讓她好好享受,都變成了沉重的壓力……


語言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個長期的積累的過程,媽媽們一定要放下焦慮,不要在孩子的沉默期就催促孩子一定要開口說。

孩子學母語,每天浸泡在母語的環境里尚且要到1歲多近兩歲才開始說,何況我們不是英文環境呢?


所以媽媽的心態很重要,放下焦慮,不要拔苗助長,堅持執行,但是語言需要等待。

千萬不要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破壞了孩子學習的興趣,得不償失。


其實這樣的案例不少。

培訓班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厭學,一個媽媽被坑了上萬元後悟出的道理 - 天天要聞

這個爸爸之前很用心的在家裡做英語啟蒙,但是換來的是女兒近乎厭惡英語,近乎厭學。加入小朗後,才贏來轉機。

以致於爸爸感恩的稱小朗英語為救命稻草。

這原本厭學的孩子,經過小朗英語2個月後,給這位爸爸驚喜連連,在外教面前十分自信勇敢。別的小朋友都害怕不敢與外教交流。

培訓班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厭學,一個媽媽被坑了上萬元後悟出的道理 - 天天要聞


培訓班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厭學,一個媽媽被坑了上萬元後悟出的道理 - 天天要聞



TWO

這就像老調重彈反覆發生的故事:孩子喜歡音樂,上幾天鋼琴課,再也不喜歡了;孩子喜歡藝術,上幾天繪畫班,再也不玩畫筆了;孩子喜歡舞蹈,上幾天舞蹈班,再也不喜歡舞蹈了......

孩子喜歡英語,上幾天英語培訓班,討厭英語了。

不管報什麼興趣班,最後就討厭這些科目,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過早進入程式化的課堂模式學習了,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

培訓班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厭學,一個媽媽被坑了上萬元後悟出的道理 - 天天要聞



THR

這就是為什麼台灣教育部禁止幼兒上英語培訓班的重要原因。靜坐的課堂式學習,有損幼兒的身心發展。

培訓班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厭學,一個媽媽被坑了上萬元後悟出的道理 - 天天要聞


FOUR

台灣教育部這樣的做法也給父母很大的誤解,以為幼兒不宜英語啟蒙。其實這是很大的誤區。

幼兒階段正是語言敏感期,7歲之後再進行,其實是對語言敏感期的極大浪費。因為7歲之後語言的習得能力會迅速下滑。

培訓班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厭學,一個媽媽被坑了上萬元後悟出的道理 - 天天要聞

培訓班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厭學,一個媽媽被坑了上萬元後悟出的道理 - 天天要聞

中國古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7歲之前習得的語言,就像母語一樣,會伴隨一生。

培訓班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厭學,一個媽媽被坑了上萬元後悟出的道理 - 天天要聞

我們老師們指導幾千個家庭的經驗告訴我們,孩子7歲之前,用母語式的方式英語啟蒙,一到兩年,孩子完全可以像美國孩子英語一樣流利,達到母語的程度。

而且孩子們輕鬆有趣十分自由的習得英語,沒有任何壓力。

關鍵是,別用上課的模式學習英語。

所以培訓班,外教課實在值得幼兒階段的父母深思。



FIVE


所以,不是不應該或不需要進行英語啟蒙,而是避免錯誤的模式。採取強制或勉為其難的方法教育幼兒是有害的!

培訓班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厭學,一個媽媽被坑了上萬元後悟出的道理 - 天天要聞

盼望大家能慧眼識珠,看清什麼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學習。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度引導的價值,超出想像 - 天天要聞

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度引導的價值,超出想像

年少不懂事,老來才知其中味。歲月沉澱,我們能看清世事;人生有波折,我們更懂親情;閱歷多了,我們才體會到父母引導的意義。古人說:「養不教,父之過。」父母適度引導,是我們人生路上最寶貴的東西,能讓我們在歲月長河裡穩穩地走。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
父母成了「兒童經紀人」?「親子流量」賬號營銷亂象頻出 - 天天要聞

父母成了「兒童經紀人」?「親子流量」賬號營銷亂象頻出

原標題:「曬」娃變「啃」娃?「親子流量」賬號營銷亂象調查哭鬧打架、暴飲暴食、測評成年人化妝品、模仿奇怪行為……半月談記者發現,多個社交平台上的親子賬號雖流量火爆、吸粉眾多,但其發布的短視頻引發爭議。一些「親子流量」賬號已從記錄孩子成長異化為製造營銷「商機」。用小孩哭鬧打架來「吸睛」?「試一款不脫妝的...
兒子一句「吃了葯喝啤酒」,媽媽一直記心裡救了他一命 - 天天要聞

兒子一句「吃了葯喝啤酒」,媽媽一直記心裡救了他一命

人們常說的「頭孢配酒,說走就走」不可輕視。近日,重慶市渝北區公安、消防、衛生部門聯合,成功將一名酒後服用感冒藥陷入昏迷的年輕男子從死亡線上拉回。「我聯繫不上兒子了,他現在有可能很危險!」5月14日,渝北公安悅來派出所接到一位母親的求助。原來,市民代女士與獨居的兒子劉某失聯已近10小時,沒有兒子的消息,心...
《是女兒是媽媽》:李嘉格的「婆媽」困局 - 天天要聞

《是女兒是媽媽》:李嘉格的「婆媽」困局

看《是女兒是媽媽》,還蠻心疼李嘉格的。 我都有點擔心她的精神狀態了,長期處於如此複雜難解的情感關係中,自己暴飲暴食很容易情緒崩潰,也會影響到她自己的身體,嚴重的精神內耗,更會危及到她自己跟....
湘潭「三網聯動」築牢母嬰安全生命線 - 天天要聞

湘潭「三網聯動」築牢母嬰安全生命線

視頻監控截圖。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楊莉莎 通訊員 蘇艷敏 湘潭報道「醫生,醫生!我老婆要生了!」5月4日11時44分,湘潭市婦幼保健院綠色通道傳來急促呼喊,孕38周+2天的尹女士被丈夫攙扶著踉蹌入院。當轉運床剛抵達婦產科急診室,新生兒的小腦袋已完全娩出。「就地接生!」醫護人員瞬間啟動「快進模式」,消毒鋪巾、托舉保護...
小滿意,生日快樂 - 天天要聞

小滿意,生日快樂

親愛的小滿意:七年前的今天,你宛如一顆裹著蜜糖的小星星,降臨於「520」這個浪漫的日子,自那以後,每個「520」都成了我們家獨有的節日,愛意在此處匯聚。你既聰慧又美麗,既善良又可愛,你攜著初夏的陽光而來,給我們一家帶來了喜悅與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