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一次當父母的寶爸寶媽(比如我),對於孩子上學一定是十分重視的,看著小傢伙從出生到長大,一步步的成長,心裡也是倍感欣慰,但同時又有一絲擔憂。
對於很多像我一樣的8090後來說,我們那時候成長的環境可不比現在。在我不是很深的記憶里,對於幼兒園的印象是十分模糊的,只記得我是在某個醫院的子弟幼兒園裡。
老師和同學都有誰早就記不清了,甚至連教室長什麼樣子都沒有印象,唯一的印象就是幼兒園門口有一片空地,旁邊堆著很多腰鼓——這是我唯一對幼兒園的記憶了!
現在的幼兒園不論是師資力量還是環境都遠勝於當年,雖然孩子是今年入園,但從去年開始我們一家就已經開始了對幼兒園的「篩選」(到底是家長選幼兒園還是幼兒園選家長?)。
我們生活的城市在西安,西安向來以教育大省自居,當然更多人對這個城市的印象是高校眾多,不過從去年的經驗來看,我覺得幼兒園也不少。
其實在西安上幼兒園不難,難的是上一個教學質量好環境好整體氛圍好學生家長整體素質又高並且價格又合理的幼兒園。
這個條件看起來很苛刻,但去年我諮詢了很多和我一樣的家長的時候,發現大家的想法卻出奇的一致,當然考慮到現實因素,很多人不懂也會放棄一些條件。
拿我住的地方周圍來說吧,附近有三個城中村,每個村裡有2到3個幼兒園,當然規模有大有小,這幾所幼兒園我都考察過了,最後無一例外地被排除在外。
原因在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了,只說兩個我覺得比較典型的,村子裡的幼兒園很多都是在民房裡開辦的,有些幼兒園所謂的操場就是學校門口的一片空地,價格確實很便宜,但思來想去還是覺得這種幼兒園太小了。
當然,並不是說村子裡的所有幼兒園都這樣,其中有兩家幼兒園確實不錯,硬體設施也不錯價格還比較低廉,但跟學校老師交流時發現年紀不大的老師說著一口陝西話,以及看到很多老人接孫子時在幼兒園門口隨地吐痰抽煙的情景,我又一次猶豫了。
後來一想,雖然說咱兜里錢不多,但讓孩子上個環境好點的幼兒園應該不是問題,於是又開始四處打聽。
功夫不負有心人,又找到了三家比較不錯的幼兒園,一家是某高校旗下的,一家是公辦的,另一家是私立的,但遺憾的是這三家也跟我擦肩而過了。
高校的那家去諮詢的時候說名額已滿,因為要優先考慮他們的子弟,這一點無可厚非,只怪咱先天沒有優勢。
第二家公辦的其實挺好,費用是真低,一個月也就幾百塊,但去了之後了解到,孩子在裡面基本上就是玩,老師不怎麼教東西(這個是有原因的,現在不讓補課),想了想咱孩子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只好含淚告別。
第三家私立幼兒園據說挺好,因為可以和某小學聯動,畢業後可以直接進入,這個條件聽起來確實很誘人,可是去了之後被告知要先給孩子報一個親子班,之後還要參加一個什麼活動,然後還要採購一大堆孩子需要的東西,看了一下密密麻麻的賬單,汗水從腦門流到了後背,算了,這不適合咱。
說實話其實這時候已經有點著急了,以前總想著隨便找一個能上的環境好的把孩子送進去就完事了,誰知道真的想上了選擇困難症又犯了。
這就跟我現在的收入一樣,處於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環節,太便宜的地方咱嫌人家師資環境不好,看得上的貴的地方咱又掏不起那錢,如果一直這樣下去那可不是個辦法。
後來聽了朋友的建議,決定找一個條件好的,哪怕學費貴一點,也就是咬咬牙的事兒。
當時家附近的幼兒園能挑的也已經不多了,剩下的都是民辦的,學費也都不低,不過已經做好決定了就不再挑三揀四了。經過一番斟酌最後把目標定在了三所幼兒園上,這也是最後的機會了,錯過了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上村子裡的幼兒園了。
第一家幼兒園是附近知名度相當高的一所,每次上下班我都會路過那座幼兒園的大門,雖然只是個幼兒園,但教學樓修的跟科技公司的總部一樣,滿滿的未來感。
於是選了一天專門請假去了一趟,去之前還穿著我最體面的一身衣服。幼兒園裡環境確實不錯,服務也十分周到,提前電話聯繫好後去了招生辦,給門衛說明來意後就被帶了進去,全程服務十分熱情,還給我送了瓶飲料。
進去大概聊了一下(其實也沒啥聊的),就直接報了價格……這裡就不說價格了,總之雖然我已經做好了多掏錢的準備,但這個價格還是我無法承受的,只好以考慮一下為借口匆匆告別。
又一所學校被我放棄了,好歹還有兩所科學,相比起第一所另外兩所就顯得接地氣的多。
另外兩所幼兒園的價格提前打聽過了,都差不多,在西安也屬於中上水平,最主要是我的能力範圍內能夠承受。
於是在一個下雨的天氣里選擇了一家幼兒園,因為之前了解過價格,所以來的時候也是信心滿滿,結果去了之後才知道普通班已經報滿,現在只能上雙語班,雙語班是好某英語培訓聯辦的,而價格要比普通班貴的多(學費要貴出一截,後期還有各種費用),畢竟有外教費用。
其實當時已經做好了掏錢的準備,但是又一想還有一家幼兒園沒去,不如看完再做決定。可是這邊的老師又說名額有限,再晚了可能連雙語班都報不上(咱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於是交了個定金就匆匆離開,心想不管咋說先佔個名額再說,好在定金不多(心疼)。
從第二個幼兒園出來趕忙聯繫最後一個幼兒園,之後第一時間去拜訪,入座之後終於鬆了一口氣。
這個幼兒園的普通班價格要高於第二個幼兒園,但是還有名額,當然幼兒園也有雙語班,老師也在一直向我推薦。
兩所學校做了對比之後,對於雙語班也思考了甚久,最終還是決定上最後一個幼兒園的普通班,雖然學費略貴,但還是在我承受範圍之內。
並且這所幼兒園的環境是真的吸引人,老師的服務等方面也做得十分到位,至少以我目前這個高不成低不就的收入來看是挑不出什麼大毛病的。
報完名之後老師還是推薦讓親子班,原本不打算上,但是得知費用的時候還是決定報名,跟最早那個幼兒園相比要便宜的多,當然價格是一方面,主要是想提前讓孩子認識一下同學。
因為工作繁忙,親子班是愛人帶著孩子去上的,至於學到了什麼我也沒過問,總之慶幸的是幼兒園的問題終於解決。
後來就是體檢、打疫苗、開家長會,這些環節應該每個學校都差不多,這裡也不用細說,前幾天去領了被褥和校服,也算是萬事俱備只差開學了。
想著孩子開學之後家裡老人也能輕鬆一些,就覺得也算是能減輕一些負擔,雖然每個月都得多出幾千元的支出,但這也是人生必須要經歷的一個步驟,也算是一種成長吧。
這裡還是要說一下,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我窮講究,但在我參觀完村辦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之後,說實話之前的想法還是動搖了,並不是說便宜的幼兒園不好(村子裡幼兒園解決了很多外來打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這一點非常值得人尊敬),只是為人父母還是希望子女能有更好一些的教育,在能力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還是希望孩子能去環境好一些的地方。
這次選擇的是民辦,就算也沒選擇那所公辦,也並不是說公辦的不如民辦,這裡也是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明白在師資力量上還是會更好一些,另一方面在教室環境以及課程安排上,我最後選擇的這所民辦學校確實很吸引人。
畢竟家裡只有一個孩子,能想條件好的就別心疼這點錢了。不過說實話,二胎咱是不敢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