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击威力相当于20亿颗原子弹 #天文百科

2024年04月22日15:37:19 科学 70470
撞击威力相当于20亿颗原子弹 #天文百科 - 天天要闻 撞击威力相当于20亿颗原子弹 #天文百科 - 天天要闻
0:08
* 所有内容视频均从 YouTube 共享、转发和嵌入。 如有违规或错误,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推荐

北斗专访|无问芯穹夏立雪:如今更关注“用对芯片”而非“用贵芯片” - 天天要闻

北斗专访|无问芯穹夏立雪:如今更关注“用对芯片”而非“用贵芯片”

【编者按】“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人工智能迈入闪耀时刻。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上海要总结好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等成功经验,加大探索力度,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产生示...
记者手记|看见那头“熊”,一个年轻记者找回了“饥饿感”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看见那头“熊”,一个年轻记者找回了“饥饿感”

在写这篇报道前,我先去翻看了《冰点周刊》副主编从玉华在《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中写下的一篇手记:此前读书时,从老师对如何写一头“熊”的讲述让我一直念念不忘——她既不了解熊的领域,甚至对动物也无甚兴趣,不怀期待地去了成都,出发前连同编辑在内的预期都是“因为缺稿,你就去吧,也就是个二流稿子了,没...
跨越约4亿公里距离,耗费10年时间,“天问二号”开始探测小行星 - 天天要闻

跨越约4亿公里距离,耗费10年时间,“天问二号”开始探测小行星

中国行星探测将迎来里程碑的一刻,“天问二号”任务发射窗口期正式敲定,准备在5月29日实施发射,开始进行中国首个小行星与彗星联合探测任务。这次任务将耗费10年时间,探测器将飞越4亿多公里,为我国深空探索再添新篇章。“天问二号”将采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其任务主要有两大核心:一是对近地小...
陈根:长新冠最新研究警告,查不出毛病≠没病 - 天天要闻

陈根:长新冠最新研究警告,查不出毛病≠没病

文/陈根 你是疫情后的幸存者吗?今天很多人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虽然大部分的人都感染过新冠,但其实,严重到住院的还是小部分人,一些人甚至没有高烧多久,也没有咳嗽多久,没有住院,然后就觉得自己....
全球第二台、中国首台!预计7月在成都投用 - 天天要闻

全球第二台、中国首台!预计7月在成都投用

记者从四川双流经开区获悉随着全球第二台、中国首台商用Cyclone IKON30MeV(兆电子伏特)回旋加速器进入最后调试阶段成都纽瑞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加速器及同位素药物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预计在今年7月取得安全资质后开始试运行届时越来
新民·科技前沿|从科幻到现实,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 天天要闻

新民·科技前沿|从科幻到现实,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编者的话】备受瞩目的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已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等工作后,顺利转入发射区,计划5月底择机实施发射,开启宇宙之旅。它的前辈“天问一号”出色完成了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等火星探测任务,其继任者“天问三号”也将开展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启程在即的“天问二号...
云端帝国的陨落:兴登堡号飞艇的荣耀与毁灭 - 天天要闻

云端帝国的陨落:兴登堡号飞艇的荣耀与毁灭

当1936年3月4日清晨的薄雾中,齐柏林公司首席设计师路德维希·杜尔在腓特烈港船坞仰望这座庞然巨物时,他或许不会想到,这个凝聚着德意志工程智慧的造物,将在十四个月后化作一团燃烧的噩梦。
集装箱造粮仓 机器人当“管家”——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侧记 - 天天要闻

集装箱造粮仓 机器人当“管家”——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侧记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旋机器人能当粮仓“管家”了!5月27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长沙启幕。在粮油重大科技创新展览上,河南工业大学带来的多款粮食仓储机器人,引来大家围观。(5月27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长沙启幕。郑旋 摄)“别看它们小巧,行动却非常灵敏,可代替人工,大幅提高效率。”面对...
趣味实验点亮科技梦 - 天天要闻

趣味实验点亮科技梦

【来源:菏泽日报】日前,山师中铁实验学校小学部以“科技筑梦 强国有我”为主题的2025年校园科技节开幕。活动现场,学生们化身小小“科学家”,通过“悬浮的鸡蛋”“磁力小车”“隔空捏气球”“自制小电扇”等趣味实验,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具象的实

科学分类最新资讯

反违章、学标准、识隐患(116) - 天天要闻

反违章、学标准、识隐患(116)

一、违章隐患:某公司动火作业现场,氧气橡胶软管和乙炔橡胶软管混用。二、违章查处依据: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26164.1-2010 14.6.1 橡胶软管应具有足以承受气体压力的强度,并采用异色软管。氧气软管应用1
锐评|“工程师红利”从何而来 - 天天要闻

锐评|“工程师红利”从何而来

5月24日至31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科普活动走进社区、校园、乡村,进一步点燃了公众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科技创新是当今中国一大热词。这种“热”,不仅体现在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制度安排,更见于社会层面
高区:这家中心累计服务500余家企业!检测服务就在“家门口” - 天天要闻

高区:这家中心累计服务500余家企业!检测服务就在“家门口”

【来源:威海日报】5月19日上午,工信部威海电子信息产品实验检测中心电磁兼容检测室的屏蔽实验室中,技术人员正在和青岛铭创恒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李智超对一台呼吸机进行抗干扰测试。“样品是18日下午送来检测中心的,一共进行六项检测。今天上
英国历史上,最杰出最知名的4位科学家,是这四个吗? - 天天要闻

英国历史上,最杰出最知名的4位科学家,是这四个吗?

英国历史上,最杰出最知名的四位科学家,你认识几个?在人类历史上,英国以其璀璨的科学成就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从工业革命的轰鸣到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英国科学家们用智慧和汗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犹如夜空中的繁星,照亮了人类探索
《蚂蚁帝国》人类社会的缩影?蚂蚁的世界比宫斗剧还精彩! - 天天要闻

《蚂蚁帝国》人类社会的缩影?蚂蚁的世界比宫斗剧还精彩!

必小时候很多人都有观察蚂蚁的经历。它们无处不在,无孔不入,遍布各个角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童会自然而然地观察蚂蚁,并为之着迷。它们总是忙忙碌碌,不知疲倦,像愚公移山一样,一点点搬运食物。稍不留神,积少成多,它们竟能完成惊人的任务。小小的身

全站最新资讯

曼卡山下(八)|余泽江 著 - 天天要闻

曼卡山下(八)|余泽江 著

(小说)曼卡山下(八)余泽江 著第一章:一头扎下南腊河第8节:赶路途中话说,帮助参与抢救伤员的客车,下午8点钟才到达景洪车站。那位景洪县人民医院的护士,顾不得饥饿和疲倦,三步并着两步走,几乎是小跑着赶到医院。 值班医生听了护士的叙述,不敢马
定向赛助阵迎全运,澳门“体育+文化+旅游”激活城市魅力 - 天天要闻

定向赛助阵迎全运,澳门“体育+文化+旅游”激活城市魅力

“银河娱乐澳门城市文化嘉年华”日前在澳门荔枝碗船厂片区举行。路环荔枝碗是澳门现存最大的船厂片区,也是华南地区保存至今较具规模的造船工业遗址之一,如今改造成以渔村文化为主题的休闲文化活动空间,并融入时尚元素和生活气息,打造澳门离岛特色文化地标。在澳门即将迎来2025年十五运会之际,嘉年华在此举办,恰逢其时...
4车道变3车道,车辆从高架冲出路面致车坠人亡?当地回应 - 天天要闻

4车道变3车道,车辆从高架冲出路面致车坠人亡?当地回应

据澎湃新闻报道,有网友反映,5月19日,其侄儿驾车经过广东东莞环莞快速路虎门段,由于四车道变三车道,车辆从高架冲出路面后高坠,车内人员出现伤亡。出事的高架桥(图片来源于网络)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接到相关报告,事故中有人员死亡。记者随后联系到死者亲属,其表示,目前正在协商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