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网上看到有网友说比亚迪太卷了,新车型发布2个月降2万,过两个月再降2万,多家车企因比亚迪的降价行为焦头烂额,纷纷下场发声“反内卷”。
但事实上,今年最卷的车企并不是比亚迪,而是另一家国产头牌车企吉利,因为吉利过去半年多来推出的换代车型,目的都太明显了。

比亚迪海鸥卖得好,吉利就搞一款星愿,比亚迪宋Pro卖得好,吉利就搞一款星舰,比亚迪DM-i受欢迎,吉利就搞EM-i。
吉利将车子造得大一点、配置搞得高一点,定价比比亚迪再便宜一点,上市后准能卖爆。
就是靠着这套“内卷式”打法,吉利今年的销量取得了大幅增长,根据吉利发布的最新营运业绩报告显示,今年6月总销量为236036辆,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2%。
今年上半年,吉利累计销量为1409180辆,较去年同期增长47%,其中吉利品牌累计销量为1164303辆,银河累计销量为548408辆,极氪累计销量为90740辆,领克累计销量为154137辆。
就在公布营运业绩报告的同时,吉利还正式上调了全年销量目标,此前制定的全年目标是271万辆,现在已经将目标上调到了300万辆。
也就是说,吉利下半年需要完成超过159万辆的交付量,才能够实现最新制定的销量目标,相当于下半年每月要交付至少26.5万辆,较上半年月均23.5万辆提升12.7%。
吉利下半年的销量还是有些挑战性的,但也并非不可能,只要新车型的空间、配置和价格继续内卷下去,销量必定能够得到一定保证,目标达成可期。

特别是吉利银河系列,被外界调侃“摸着比亚迪过河”。
这两年推出的车型纷纷对标比亚迪最热门车型,然后将空间做大、配置做高,定价还比比亚迪车型便宜一点。
今年上半年,吉利银河系列表现特别亮眼,累计销量达54.84万辆,同比增长232%,其中6月单月销量超9万辆,同比增长202%。
不过摆在吉利面前的挑战也很严峻,就是旗下品牌的高端化转型不太成功,上半年极氪品牌的累计销量为9万辆,同比增长3%,6月销量仅16702辆,同比下滑17%。

作为吉利旗下的高端纯电品牌,极氪原本被寄予深厚期望,但如今在小米、特斯拉等品牌的压制之下,整个表现都不太好,上市后的股价也持续低迷。
所以今年5月,吉利对旗下品牌进行了调整,宣布将极氪品牌完全合并构建“极氪-领克-吉利银河”三级品牌架构,实现“回归一个吉利”。
极氪从独立运营到回归吉利的战略调整,绝非简单的企业组织架构变化,而是折射出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阶段转变。

吉利旗下曾一度拥有吉利、领克、极氪、极星、几何、雷达、沃尔沃、路特斯等多个品牌,形成覆盖各个细分市场的品牌矩阵。
这种策略在燃油车时代或许可行,但在需要巨额研发投入的新能源赛道,资源分散导致的结果也可能是一盘散沙,最终一个能打的都没有,看起来赌注又多又全,实际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
现在极氪的回归,标志着吉利从多品牌扩张向精品聚焦的战略转向,因为现在已经到了新能源汽车最后的冲刺阶段,本质上是体系力的比拼。

未来只有既能在高端市场与BBA正面博弈,又能依托规模效应守住主流基本盘的国产汽车厂商,才能真正定义未来汽车工业的竞争规则。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