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两天进入7月,各地的电动车管理新规已经发布,接下来就要进入实施阶段。从7月1日起,除了必须要佩戴头盔以外,电动车、三轮车上路,还需要满足“4禁2不要”新要求,标准已经明确,一起来了解一下。

7月1日起,电动车、三轮车禁止4种违规
骑电动车必须要佩戴安全头盔,这样才能保护头部安全,除了车主以外,搭乘人员也必须要佩戴,这已经是各地电动车上路的标配。
除了戴头盔以外,电动车、三轮车上路,还禁止这4种违规行为,而且都是常见违规,经常容易被忽视,车主一定要提前了解。
禁止伪造、篡改号牌
众所周知,电动车上路必须要有牌照,不仅要正确悬挂号牌,而且要求号牌与车辆信息一致,不允许涂改伪造或使用他人号牌,这些行为都被看作是无牌上路。
无牌电动车上路,被交警查处,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电动自行车会口头警告并要求上牌照,电动摩托车的会扣车,同时最高可罚2000元。

禁止室内停放、充电
使用电动车的时候,需要注意规范停放与充电,这也是各地交警严查的重点,特别是炎热的夏季,经常因为违规充电而造成火灾。
骑行完电动车后,最好停放到指定的区域,禁止停放在公共门厅、消防通道等区域,更不能在这些区域里私拉电线、飞线充电。
禁止非法改装与道路飙车
使用电动车的时候,不能随意改变车辆的配置,包括电动车的硬件配置,比如改装电池、电机,也不允许改变电动车的外观结构,比如安装遮阳伞、遮雨棚等等,这些都属于非法改装行为。
另外各地严查夜间道路飙车行为,为了提高车辆速度,这类车辆往往都进行过非法改装,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

禁止生产和销售无3c认证的车辆
从7月1日起,北京市《电动自行车经营门店服务指南》将正式实施,在服务指南里明确了禁止生产和销售无3c认证的车辆。
3c认证的车型,意味着已经通过了国家强制性认证,覆盖电池防火、充电器过充保护等多项安全指标。
无3c认证的车型,没有通过安全验证,所以车辆存在安全风险,不允许生产与销售,同时这类车辆也无法上牌照,影响车主的正常上路。
7月1日起,电动车有“2不要”的新要求
如果想要安全使用电动车,需要注意“2不要”的新要求,包括不要高温环境充电与不要违反交通规则。
不要高温充电
无论是铅酸电池还是锂电池,对温度都比较敏感,特别是锂电池,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出现热失控,到了炎热的夏季,充电时要选择通风、干燥、低温的环境。

可以选择在夜间或者清晨给电动车充电,不要在太阳直射的中午,这样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且减少安全隐患。
不要违反交通规则
骑电动车出行,安全永远是第1位的,所以不要违反交通规则,这才是保障车辆上路安全的基础。
骑电动车时,不要闯红灯、逆向行驶、占用机动车道,这些都是出现交通事故的高发违规行为。
只有遵守交规,按照道路交通标线或者信号灯指示行驶,这才能保障出行安全,为车主出行提供了基础保护。

总结
进入7月1日,各地电动车管理新规向及实施,除了必须要佩戴安全头盔上路以外,电动车、三轮车在上路的时候,还要禁止4种违规行为,同时做到“2不要”,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出行安全,而且不会违规,不用担心交警查车。
那么,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