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交付情况汇总,零跑领跑,小米下滑,小鹏保持高位!

2025年07月01日20:40:06 科技 3915

7月1日,各大车企交出了2025年6月份交付量的成绩单,新的排名也随之出炉。在这里划一下重点:零跑汽车6月交付48,006台,创历史新高;小鹏汽车6月共交付新车34,611台,同比增长224%,连续8个月交付量超3万台;小米汽车6月交付量超过25000台。2025年6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36,279辆,第二季度共交付111,074辆;蔚来2025年6月交付车辆24,925辆,同比增长17.5%。6月交付情况汇总,零跑领跑,小米下滑,小鹏保持高位! - 天天要闻

此外,还有一家品牌值得注意,一汽奔腾6月销量18269辆,同比增长28%。2025年1-6月奔腾整车销售87517辆,半年度销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3%,增速达到行业平均增速近3倍。

与此同时,岚图汽车6月销量10053辆,同比增长83%,阿维塔6月销量10,153辆,同比增长117%。和5月销量相比,变化不大,市场表现稳定。

从以上品牌来看,大家在6月份的情况基本保持增长的形势。下半年随着更多车型上市,竞争格局或进一步重塑。

小鹏和小米势头正足

小米汽车在6月的交付量超25000台,相比较4月份和5月份均为28000辆的成绩,是有所下降的。现在看来,小米汽车6月份交付情况下滑,主要受yu7发布的影响。6月底,小米汽车发布了最新车型yu7。开售18小时,小米yu7锁单量已突破240000台。同时表示正在全力以赴抓紧生产新车。

6月交付情况汇总,零跑领跑,小米下滑,小鹏保持高位! - 天天要闻

也就是说现在,小米汽车更多的精力放在了yu7提升产能方面。从用户层面来看,在中国市场,大家明显更喜欢suv车型。2025年1月数据显示,suv在乘用车总销量中的占比约为49.7%,接近半数份额,成为乘用车市场的主力车型。我们看纯电品牌特斯拉在中国市场,model 3model y的销量就差得特别多。后者明显高于前者,2025年前5个月,model y累计销量12.78万辆,model 3累计销量7.55万辆。诸如理想、鸿蒙智行、岚图、腾势、阿维塔等品牌,其主力车型还是偏向suv。

因此,消费者对于小米yu7的观望心态难免会影响su7的六月销量,不过这也是“肉烂在锅里”的结果,小米品牌没有损失。

小鹏汽车6月共交付新车34611台,同比增长224%。2025年1-6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197189台,超过2024年全年交付量。

目前,小鹏汽车的产品已经覆盖15万-40万元市场。mona m03(售价区间11.98~13.98万a级轿车)、p7+(18.68~21.88万)、x9(高端mpv),产品矩阵实现差异化,满足多元需求。

6月交付情况汇总,零跑领跑,小米下滑,小鹏保持高位! - 天天要闻

其中,小鹏x9第二季度交付7,451台,环比增长112%,连续两个月蝉联细分市场销冠;小鹏p7+累计交付超62,000台,连续7个月位居15万-20万元级销冠;小鹏g6 6月交付8,700台,主打ai智驾和超充技术。

据了解,小鹏mona m03自2024年9月开启交付以来,已连续10个月实现单月交付量超1万台。2025年5月,mona m03 max版上市即交付,订单占比稳定在80%以上。max版搭载双orin-x芯片(算力508tops)和图灵ai智驾系统。

另外,理想和零跑这两位增程选手,表现同样不弱。尤其是零跑,通过“半价理想”的定位,价格仅为理想的一半,但配置相近(如800v快充、激光雷达、后排加热/通风等),满足家庭用户对空间和智能化的需求,迅速抢占了市场份额。

各家品牌都各自的绝招

从这几个月的发展态势来看,中国新能源车市已经出现了分化的形势。理想、小鹏、鸿蒙智行、零跑、小米各有各的绝活,在2025年的竞争中取得了领先优势。

6月交付情况汇总,零跑领跑,小米下滑,小鹏保持高位! - 天天要闻

首先要说的就是小米汽车。小米汽车凭借其在技术、产品、营销及生态整合上的创新,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黑马”。2024年,首款车型su7实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象级品牌。2024年全年交付13.69万辆,超额完成年初10万辆目标,刷新新势力品牌首款车型年销纪录。如今,yu7更是惊人,开售18小时,锁单量已突破24万台。再加上雷军超强的营销能力,使得小米汽车名声大噪。硬生生把蔚小理比成了老新势力。

小米汽车的成功源于技术普惠+生态赋能+流量裂变的三重协同,其模式重新定义了智能电动汽车的竞争维度。

和小米汽车一样,华为也有着技术普惠的优势。鸿蒙智行将huawei ads 3.0高阶智驾系统应用于多款合作车型(如问界m7、智界s7),支持高速、城区、泊车全场景自动驾驶,功能对标50万级豪华车,但合作车型售价下探至25万-40万区间。比如赛力斯、奇瑞等车企借助华为技术,快速推出高性价比智能车型,如智界s7起售价24.98万元,问界m7起售价24.98万。

6月交付情况汇总,零跑领跑,小米下滑,小鹏保持高位! - 天天要闻

此外,鸿蒙智行通过“界”字系家族(问界、智界、享界、尊界),覆盖20万至150万元价格带。

鸿蒙智行和小米汽车还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余承东。雷军固然是营销奇才,但余承东也极具影响力。一句遥遥领先,把华为的品牌知名度从it圈带到了汽车圈,极致营销手段打破行业认知边界,

说到理想汽车,李想前几年也和余承东一样,以敢想敢说闻名,在微博上怼天怼地怼空气,掀起过不少风波,被称为“微博之王”。也可以说,这是当年的理想汽车除了压对增程这条技术路线外,李想这种具有攻击性和争议性的风格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现在,理想汽车已经过了0到1的创业阶段,李想本人的活跃度迅速下降,一改昔日的“嘴炮”作风,而变得更加务实。比如降低了今年的销量目标,调整了公司的组织架构。

6月交付情况汇总,零跑领跑,小米下滑,小鹏保持高位! - 天天要闻

零跑的成功,大家只看到了“半价理想”的功劳。其实更本质的原因是,零跑汽车因为起点低,没有所谓的偶像包袱,能够迅速调整策略。比如尽管被人称为半价理想(这在其他品牌身上不可想象——都是创业公司,我凭什么学你啊),但是零跑却保持了相当的战略定力,最后收获了销量,还成为第二家实现盈利的新势力品牌。

总结来说,头部的这几家品牌哪个都不白给,都有自己能安身立命的绝招。未来,竞争还得进一步白热化,它们之间的斗争将会更加精彩。

百姓评车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深度调整期,行业呈现出"技术迭代加速、市场分层固化"的鲜明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头部阵营尚未形成绝对优势。这种"强而不霸"的格局,为技术突破或模式创新的后来者保留了机会窗口。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微信朋友圈新变动!网友:终于取消了 - 天天要闻

微信朋友圈新变动!网友:终于取消了

今天下午话题词#微信可以不接收共同好友点赞提醒了#冲上热搜第一近日微信朋友圈灰度上线“不接收共同好友点赞提醒”的功能开启后共同好友对你互动过的朋友圈进行点赞或评论时系统不再推送红点提醒但仍可在消息列表中查看也就是共友互动时就不再通知了开启路径:将微信更新至最新版本后,进入【我】—【朋友圈】—【我的朋友...
从聊天机器人到协作伙伴:AI智能体如何重塑企业工作 - 天天要闻

从聊天机器人到协作伙伴:AI智能体如何重塑企业工作

Scott White至今仍对人工智能从新奇技术转变为真正工作伙伴的速度感到惊叹。仅仅一年多前,这位Anthropic公司Claude AI产品负责人目睹了早期AI编程工具甚至无法完成一行代码的窘境。如今,尽管并非专业程序员,他却能亲自构建
小米 16 系列迎最新爆料,Pro 系列镜头模组大改,横向延伸全尺寸设计 - 天天要闻

小米 16 系列迎最新爆料,Pro 系列镜头模组大改,横向延伸全尺寸设计

近日,包括数码闲聊站在内等多个消息源,就下一代旗舰新机纷纷进行了最新爆料,其中小米 16 系列也在近日迎来了最新消息。根据最新爆料来看,小米 16 系列将会在以往的标准版、Pro 版、Ultra 的基础上新增一款 Pro Max 型号。但一一对应来看,新款的小米 16 Pro 即对标标准版 , 为大家熟悉的 6.3 英寸小尺寸旗舰机型。而 1...
魅族 22 系列手机本月到来,提供全新开模小尺寸旗舰版本 - 天天要闻

魅族 22 系列手机本月到来,提供全新开模小尺寸旗舰版本

伴随着时间来到 7 月,各大手机厂商的新机更新计划有所放缓,不过根据多方爆料来看,“小厂代表” 星纪魅族旗下的魅族 22 系列将会在本月与大家见面。目前魅族 22 系列仍然十分 “神秘”,欠缺主要的配置爆料与外观图片作为参考。但根据部分什么爆料者的消息来看,魅族 22 系列将会全新开模,并提供小尺寸旗舰版本可供选择...
vivo X300 Pro 更多细节曝光,大 R 角直面屏,新款大底主摄方案加持 - 天天要闻

vivo X300 Pro 更多细节曝光,大 R 角直面屏,新款大底主摄方案加持

今天数码博主数码闲聊站在与网友互动中,透露了一款搭载联发科天玑 9500 的 “大杯” 工程机的最新进展。参考爆料内容与评论区互动来看,预计为 vivo X300 Pro。除搭载联发科天玑 9500 外,据悉该机一大变化之处在于屏幕部分,根据最新消息来看将会搭载一块大 R 角直屏,不再采用曲面屏或微曲面屏设计。而这也将成为下一代...
数据驱动,柔性智能建造平台助力高效管理 - 天天要闻

数据驱动,柔性智能建造平台助力高效管理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嘉)6月30日,由长沙市智能建造产业链推进办公室与中建五局三公司联合承办的“创新驱动 智建未来”科技活动举行。该活动不仅展示了长沙在智能建造领域的创新成果,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