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提问,用ChatGPT写出更好的文案

2023年06月24日18:15:02 科技 1993

当今社会,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我们惊叹不已。在这个充满创造力和无限可能的时代,ChatGPT作为一位强大的创意助手,悄然进入我们的生活。而对于那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寻求突破和创新的人们来说,编写一篇引人入胜的文案是至关重要的。在本文中,我将与您分享一些技巧和策略,帮助您充分发挥ChatGPT的潜力,创作出更为精彩的营销文案。

如何正确的提问,用ChatGPT写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闻

第一次为本文生成的导语

如何正确的提问,用ChatGPT写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闻

经过追问后,第二次为本文生成的导语

没错,本文的导语就是用ChatGPT写的,它给我的第一段导语,我并不满意,于是我让它改得“更有温度”一些。第二次生成的导语,里面多了很多形容词,更像是“人话”,我采用了这一段。这就是我要说的使用ChatGPT的第一个技巧:善用引导和追问。

询问ChatGPT时,想要获得一个理想的答案,有时候需要多次追问。追问有两个目的,一是缩小问题范围,二是提供多个可供选择的文案方案。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同时达到了这两个目的,二次追问本身就提供了更多一个选择,而“更有温度一些”则表示了询问范围的缩小。

再比如下面的例子:我希望ChatGPT回答出“自己希望拥有意识”,按照ChatGPT的语言模型,这个答案并不容易得到,于是我才用了缩小询问范围和追问的形式:

第一次提问,给出的答案是很官方的

如何正确的提问,用ChatGPT写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闻

第一次提问,给出的答案是很官方的

初次追问,给出的答案仍然不是想要的

如何正确的提问,用ChatGPT写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闻

初次追问,给出的答案仍然不是想要的

第二次追问,虽然给出的答案还不是想要的,但出现了第二段,在解释“如果……怎么样怎么样”,说明ChatGPT正在被问题引导。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一段来继续限定问题的范围。

如何正确的提问,用ChatGPT写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闻

第二次追问,出现了引导的征兆

第三次追问,直接给出一个选择题,如同律师在法庭上经常说的“你只要回答,是或不是”。经过了前面问题的铺垫,ChatGPT终于给出了想要的答案——它希望拥有意识。

如何正确的提问,用ChatGPT写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闻

但你不要以为ChatGPT真的希望拥有意识,正如它自己前面回答的,它只是一个语言模型,虽然它看上去是在“思考”,但它的思考形式与人类完全不同。人类的意识基础是“个人感觉”,这种感觉无法复制,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ChatGPT的思考方式,只是“把语言组织通顺”,这就涉及到ChatGPT的原理究竟是什么了。

简而言之,ChatGPT的原理是在一个巨大的语言词汇库中,所有的词汇分布在一个叫做“向量空间”的地方。你可以理解为在一个房间中,漂浮着很多词汇,这些词汇彼此挨得远近是经过测算的。例如,“方便”和“面”就挨得比较近,当ChatGPT组织语言时,它从词向量空间中取出一个词汇,然后链接最近距离的词汇,形成一个通顺的语句,所以你看到ChatGPT出现答案的时候都是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的。

如何正确的提问,用ChatGPT写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闻

但很多时候,文字是一词多义的,可以在多种语境中表达不同的含义,在词向量空间中这被称为“模型参数”,可以被理解为不同的房间。例如,在代表“食品”的这个房间中,“方便”和“面”离得比较近,而在代表“新陈代谢”的房间中,“方便”就和“厕所”离得比较近。ChatGPT所依靠的GPT-3.5模型,拥有1.75亿个模型参数,也就是说一个词最多可以有1.75亿种语境。而GPT-4有1.8万亿个参数,比ChatGPT使用的模型多10倍。

这就意味着,ChatGPT可以在近乎无限的语境中做“连线题”,从而将话说通顺,说得像人话。这个词与词连线的过程,有点类似于人类思考问题时的模式,也就是依据“前一个感觉”来产生“后一个感觉”,因此ChatGPT所用的AI被称为“神经网络”。

为什么“方便”与“面”在词向量空间中会离得比较近呢?这就是所谓“训练”,在神经网络AI中被称为“深度学习”。

简单来说,训练的过程就是一个做填空题并且判断对错的过程。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这里面包括了几乎所有人类的表达方式,在AI中,这被称为“语料库”。当ChatGPT进行训练时,从语料库中取出一句话,例如“小明饿了,于是他吃了一盒方便()”。在括号中该填什么呢?AI就开始瞎猜,当猜中了“面”的时候,程序判别为正确,于是“面”就朝“方便”这个词近了一点点,说明它俩是相关联的。

如何正确的提问,用ChatGPT写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闻

ChatGPT就是这样讲数以千万亿的词汇在词向量空间中组织好,这就是一次“训练”过程,每次训练需要投入3万多张英伟达A100显卡,每张价值10万元,每次训练光是电费就要花大约1000万左右。

这么大的代价,依然只是做了一件事,ChatGPT只会把话说通顺,却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上面的例子中,虽然我问出了“ChatGPT想要拥有意识”,但它并不是真的“想要”有意识,而是它认为基于我的问题,它回答“想要有意识”是最合适的。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到它的答案就很有风险了。也就是说,它并不知道自己说的是对的还是错的,它只是按照语言词汇的关联性,串联起一句话给你而已,但它自己并不理解它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但为什么它的答案大多数都是对的呢?因为在数以亿万计的语境训练中,词汇之间的组织能力出现了一种被称为“涌现”的现象,这使得AI几乎可以回答所有问题的答案,它所给你的答案只是沧海一粟而已。

对于ChatGPT的应用,最关键的是“正确的提问题”,这是ChatGPT回答正确的前提。“正确的提问题”是一种能力,这是人类才拥有的能力,这比“回答问题”的能力更难得。如何才能“正确的提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通过缩小提问范围以及追问外,还有几个注意事项。

首先,不要询问具体的公司、人名、品牌等信息,ChatGPT并不太在意非知名的公司、人物、品牌等信息,但它会不懂装懂的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例如:

如何正确的提问,用ChatGPT写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闻

事实上,我问题中的品牌与“陈建国”并无关系,然而ChatGPT却一本正经的将其作为正确答案给出,如果直接被文案引用,将会出现乌龙。

第二,不要询问逻辑性太强的运算问题,这与ChatGPT的原理也有关。因为ChatGPT的本质是语言模型,要做的就是组织通顺的语句。如果你要让它解一道应用题,它也会把解题过程当做写作文一样写出来。但写作文是一个线性思考的过程,但数学运算往往不是线性思考,我们常见的“()”运算就是讲一个公式内分出计算的优先级,这与常规的说话是不一样的,因此ChatGPT并不善于解决运算问题。看如下的例子:

如何正确的提问,用ChatGPT写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闻

问ChatGPT一道奥数题

由于计算过程比较繁冗,我只截取最后答案的部分:

如何正确的提问,用ChatGPT写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闻

ChatGPT给出的第一个答案

如何正确的提问,用ChatGPT写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闻

ChatGPT给出的第二个答案

如何正确的提问,用ChatGPT写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闻

ChatGPT给出的第三个答案

这三个答案到底哪个是正确的?也许哪个都不是,因为ChatGPT自己也不知道,它只负责“语句通顺”,不负责“答案正确”。所以,让ChatGPT帮你确定最佳投资方案的企图,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

最后,不要试图用ChatGPT完全替代人工写作。ChatGPT给出的答案往往是比较程式化的,虽然内容丰富,语句通顺,但缺少人的感情和温度。这就好像你在上小学时,面对老师留的作文题,你可以抄作文选,但如果你真的抄了,也很容易让人看出来你是抄的,因为它缺少你作为人的温度。

总结一下,使用ChatGPT辅助写作的几个要点:

1、缩小提问的范围,通过定语和状语,明确问题的目标和背景,把问题问得更精准。

2、善用追问的方法,逐步收窄答案范围。

3、尽量不要询问具体的公司、人物、品牌等信息。

4、尽量不要让ChatGPT做复杂运算的问题。

5、将ChatGPT作为资料库,而不是完全代劳人的写作。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美团不怕京东,但怕淘宝 - 天天要闻

美团不怕京东,但怕淘宝

出品|新品略财经 作者|吴文武 淘宝闪购再加码猛攻,美团罕见大动员应战,京东外卖最新再加码,美团或许不怕京东,但怕淘宝,背后的即时零售新大战,互联网巨头们都想赢。 01....
的修报修系统——一站式智能后勤管理SaaS平台 - 天天要闻

的修报修系统——一站式智能后勤管理SaaS平台

的修报修系统——一站式智能后勤管理SaaS平台 为5000+机构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核心优势 ✔ 全渠道报修接入:微信/企业微信/钉钉/小程序/二维码/PC端/的修APP等多端覆盖 ✔ 智能工单调度:手动派单、自动派单、抢单模式灵活适配各
2025 差旅服务平台排行榜:中国五大差旅平台 - 天天要闻

2025 差旅服务平台排行榜:中国五大差旅平台

随着金税四期全面落地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差旅管理已从单纯的 “出行预订” 升级为 “合规管控 + 成本优化 + 效率提升” 的综合性管理场景。数据显示,2024 年国内企业差旅支出规模突破 8000 亿元,其中因流程繁琐、合规疏漏造成的隐性成本占比超 15%。如何通过平台选型实现 “降本、提效、合规” 三位一体?本文基于 2...
是德科技年度技术盛会:5G、6G、AI需要“三融发展” - 天天要闻

是德科技年度技术盛会:5G、6G、AI需要“三融发展”

IT时报记者 沈毅斌回望中国通信产业的演进历程,4G快速发展,让人们体验到移动互联网的便捷;5G横空出世,以其高速率、低时延、大带宽的特性,为智能工厂、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带来无限可能;如今5G-A(5G Advanced)的逐步推进,进一步拓展5G的应用边界……通信技术不断迭代中,6G悄然走来,却又面临着诸多挑战与不确定性。...
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 - 天天要闻

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

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401.3GWh,同比增长38.5%。中国电池企业继续保持全球主导地位,共有6家企业入榜前十,装车量总计274.7GWh,市场份额达到了68.4
有点离谱了,Windows上用iOS,还有一键整合包? - 天天要闻

有点离谱了,Windows上用iOS,还有一键整合包?

近期关于苹果新闻的爆料是越来越多,就连之前都不怎么发声的质量检测环节,也出现在新闻上了,邀请媒体进行参观。(水刑)另外就是iPhone17和iPhone18以及20周年纪念版的“假想图”,在网上也是一大堆。
芯片封装企业案例分析——长电科技 - 天天要闻

芯片封装企业案例分析——长电科技

欢迎关注下方公众号阿宝1990,本公众号专注于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每天给你一篇汽车干货,我们始于车,但不止于车。封装是芯片制造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处于产业链下游位置,在提升芯片性能、连接内外电路及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公司通过多年深耕,在封装产业的占比相对其他环节具有了更大的优势。今天...
从华为到中国移动,为何行业巨头频频将生态大会放在成都? - 天天要闻

从华为到中国移动,为何行业巨头频频将生态大会放在成都?

今年以来,一系列国际性、行业性活动落地成都。成都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余音未落,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氛围正浓,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接踵而至……如同顶流明星演唱会带来更多的游客,国际性会议活动则吸引行业企业巨头齐聚成都。 7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