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谈AI发展:科技进步带来惊喜和挑战 人类要时刻保持清醒

2025年05月18日14:10:20 科学 1045

央广网北京5月18日消息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当天,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多位院士、科学家与产业界人士齐聚一堂,围绕基础科学突破、技术革命产业化应用、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演进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开启全天的思想盛宴。

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在致辞中表示,进入2024年、2025年,人类关于ai方面的进展进入快车道,具身智能百花齐放。但是,科技进步带来惊喜,同样也带来挑战。他强调,ai让信息获取变得异常简单,但往往会让人忽略信息的真实性,人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

张朝阳谈AI发展:科技进步带来惊喜和挑战  人类要时刻保持清醒 - 天天要闻

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

解析ai大模型技术密码 探讨教育变革新路径

在人工智能技术呈指数级跃迁的当下,人类正站在文明演进的关键节点。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探索》的演讲。他指出,2025年人工智能发展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多模态;二是应用于gdp密切相关的行业,中国在推动ai落地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他进一步介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五个环节:数据获取、预处理、模型训练、微调和推理。前三个环节需要大量算力和存储资源,通常由大型科技公司如阿里、华为、deepseek等完成。一般单位只需基于已有基础模型进行领域适配的微调和后续的推理应用。

张朝阳谈AI发展:科技进步带来惊喜和挑战  人类要时刻保持清醒 - 天天要闻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

教育如何变革以回应智能时代的挑战?福耀科技大学校长、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教育家王树国深入分析了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革命背景下,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变革趋势和蕴含的发展机遇。“世界在发生剧变,很多发明创造创新乃至新形态引领都来自于社会,社会实践走在理论的前面。”王树国指出,“大学必须从单一学科为支点传统的小圈子当中跳出来,直接与社会对话,与世界对话,这是21世纪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张朝阳谈AI发展:科技进步带来惊喜和挑战  人类要时刻保持清醒 - 天天要闻

福耀科技大学校长、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教育家王树国

在ai与艺术的交叉领域,北京电影学院原副校长、中国动画研究院院长孙立军提出,在ai时代,艺术创作人才的教育培养,更加要面对传统学科界限的破局。他表示,“我们要拥抱ai时代,我们要和它交朋友,而不能树敌。”

张朝阳谈AI发展:科技进步带来惊喜和挑战  人类要时刻保持清醒 - 天天要闻

北京电影学院原副校长、中国动画研究院院长孙立军

智能浪潮下的思想交锋:ai认知争议与人形机器人未来发展

机器智能能否突破人类认知的阈值?当技术奇点日益临近,人类文明将面临怎样的重构?围绕这些核心议题,由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刘嘉主持的“问道智能”圆桌论坛上,张朝阳,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亚勤,以及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展开讨论。

多位嘉宾一致认为,ai并非人类的替代者,而是人类认知与能力的延伸。张亚勤指出,人类还是主宰,机器或者机器人还是的从属。个体 iq与 ai 结合后,就像在蒸汽机时代,人类的体力可以翻倍。”傅盛补充道:“我认为现在ai的智商水平可能已经比人类高了,但并不影响我们使用它。” 张朝阳则强调人类直觉有不可替代性,“人总是心生一计,产生在自洽性之外的东西。”他好奇人工智能真的理解物理世界的规律吗?张亚勤回应道,ai目前更多是在结构化、规则明确的问题中表现卓越,“但是模糊的东西ai会稍微弱一点。”

人形机器人的前景如何?由初心资本合伙人许旸洋主持的“人形机器人进化论”圆桌论坛上,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和落地,以及面临的技术挑战及市场竞争。乐聚机器人创始人兼ceo常琳强调落地关键是“创造实际价值”。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员、机器人控制实验室主任赵明国则以自动驾驶的发展历程作类比指出,人形机器人走向成熟需要一个相对长的周期,当前行业尚处于探索阶段。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灵宝casbot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正涛则强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应从长期视角来看待:“我们可能会高估其短期能力,但往往低估其长期潜力。”宇树科技技术副总经理王启舟则表示:“如果年轻人相信这个行业的未来,哪怕只是一部分人进入其中,也许某一天人形机器人就能变成我们梦想中的样子。”

从浩瀚宇宙到细胞粒子 基础科学不断拓展人类认知

凝视浩瀚宇宙,人类从未放弃探索的脚步。从量子物理到深空探测,从细胞编程到气候变迁,基础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着人类对世界的理解。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发表了题为《探索宇宙:从微观粒子到浩瀚星空的物理之旅》的演讲。他介绍,历经科学发展,如今借助光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大型强子对撞机等工具,人类对微观粒子与宏观宇宙演化已有系统认知,“但这并非探索的终点”。展望未来,王贻芳强调,发展先进的科学装置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至关重要。“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作出更多原创性贡献,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这也是我们应该有的软实力。”

张朝阳谈AI发展:科技进步带来惊喜和挑战  人类要时刻保持清醒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

在材料科学领域,吉林大学唐敖庆学者-卓越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张伟,介绍了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首次发现了天然存在的少层石墨烯的过程。这一发现为月球的原位资源利用提供启发,“石墨烯的矿物催化为形成低成本高质量的石墨烯合成技术提供了有益参考。”

张朝阳谈AI发展:科技进步带来惊喜和挑战  人类要时刻保持清醒 - 天天要闻

吉林大学唐敖庆学者-卓越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张伟

回归人类本身,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裴端卿以“细胞命运与人类未来”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生命体从受精卵发育至完整个体的过程中,细胞命运调控是理解生命的关键。目前观测显示,单个细胞在发育进程中展现出完全可逆性(full reversibility)。”

张朝阳谈AI发展:科技进步带来惊喜和挑战  人类要时刻保持清醒 - 天天要闻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裴端卿

同日线上环节,科学界和国内外产业界嘉宾还分享了最新科技趋势。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陈鹏飞,广州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周海宁,兰州大学“萃英学者”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澄海,分别围绕太阳爆发、火星探索、返老还童、气候变化等科学话题带来了主题演讲。陈鹏飞指出,太阳爆发现象每年给地球带来几十亿人民币的损失。刘海讲述了“祝融号”的探测过程,认为祝融号的发现为火星曾宜居提供了必要但非充分条件。周海宁提出人类寿命是可以突破122岁理论极限,但真正的有效寿命是健康快乐的生活。王澄海则预计未来十年全球气温持续升高,极端寒冷和高温时间频次增多。

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如今已迈入第七个年头。从聚焦5g和人工智能,到放眼全球科技突破与基础科学前沿,从技术深耕到人文关照,论坛持续拓展视野、深化思考,已发展为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ip,见证并参与了科技时代的每一次跃迁。正如张朝阳所说,搜狐科技论坛是一个持续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不止关注ai,更是面向整个科学世界。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几秒内突然加速消失”,新疆多地现不明飞行物!官方回应 - 天天要闻

“几秒内突然加速消失”,新疆多地现不明飞行物!官方回应

△点击图片即可下单5月16日晚,新疆乌鲁木齐夜空中出现不明飞行物,引发网友热议。多位目击者表示,该飞行物分为上下两个扇形,中间有一条很明显的分隔线,在夜空的衬托下特别明亮,当时有很多市民都掏出手机拍下了这一画面。乌鲁木齐网友称,16日晚22时56分,他和朋友正在从昌吉回乌鲁木齐市的路上。突然,天空中出现一个...
新疆上空“不明飞行物”是啥?当地气象局、科普博主揭秘 - 天天要闻

新疆上空“不明飞行物”是啥?当地气象局、科普博主揭秘

近日,新疆上空一发光移动的物体引发全网关注。在新疆乌鲁木齐、昌吉,甚至更远的克拉玛依、阿勒泰,都有网友拍下了这个“不明飞行物”,拍摄者称,在拍摄期间,“不明飞行物”的形状和速度还出现了变化。“不明飞行物”究竟是什么?
新疆多地出现不明飞行物,最新回应 - 天天要闻

新疆多地出现不明飞行物,最新回应

5月18日#新疆多地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冲上热搜。5月16日晚,多位目击者向记者表示该飞行物分为上下两个扇形中间有一条很明显的分隔线在夜空的衬托下特别明亮当时有很多市民都拍下了这一画面乌鲁木齐网友xerman告诉记者,16日晚10点56分,他和朋友正在从昌吉回乌鲁木齐市八钢路的路上,突然,天空中出现一个非常亮的物体,“...
张朝阳谈AI发展:科技进步带来惊喜和挑战  人类要时刻保持清醒 - 天天要闻

张朝阳谈AI发展:科技进步带来惊喜和挑战 人类要时刻保持清醒

央广网北京5月18日消息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当天,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多位院士、科学家与产业界人士齐聚一堂,围绕基础科学突破、技术革命产业化应用、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演进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开启全天的思想盛宴。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在致辞中表示,进入2024年...
热搜第一!新疆多地出现不明飞行物,最新回应→ - 天天要闻

热搜第一!新疆多地出现不明飞行物,最新回应→

5月18日,#新疆多地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冲上热搜。5月16日晚,新疆乌鲁木齐夜空中出现不明飞行物,引发网友热议。多位目击者向极目新闻记者表示,该飞行物分为上下两个扇形,中间有一条很明显的分隔线,在夜空的衬托下特别明亮,当时有很多市民都掏出
蒲慕明院士:好的科普应以“质疑、讨论公众关切的科学问题”为切入点 - 天天要闻

蒲慕明院士:好的科普应以“质疑、讨论公众关切的科学问题”为切入点

·公民的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指标。科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没有科学基础的中小学生和成年人,另一类是针对有科学基础、多学科的科研人员的“高端科普”,这类科普有助于学科交叉的发展,我们现在缺乏高端科普。公民的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指标,科普工作是科学家回报社会最直接的方式。5月17日,在上海科技...
张朝阳谈人工智能发展:人类要时刻保持清醒 - 天天要闻

张朝阳谈人工智能发展:人类要时刻保持清醒

【CNMO科技消息】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当天,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在北京举办,多位院士、科学家与产业界人士出席。 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在致辞中表示,进入2024年、2025年,人类关于AI方面的进展进入快车道,具身智能百花齐放。但是,科技进步带来惊喜,同样也带来挑战。同时他强调,A...
新疆出现不明飞行物 - 天天要闻

新疆出现不明飞行物

嘿,宝子们,来听个超逗的事儿!5 月 16 日晚上呀,新疆乌鲁木齐的夜空就像个大舞台,突然闯进个不明飞行物这个 “怪咖”,一下子就成了大家唠嗑的热门话题,这到底是啥呀?那晚,乌鲁木齐的夜空里这个神秘家伙一现身,市民们就像小侦探发现宝藏一样兴